什么是禅定?禅定能度散乱吗?
禅,是外来语。梵语“禅那”,译为静虑、思惟修。也译为弃恶,功德丛林。这是一种心地定法(定心之法),定之梵名为三昧,或三摩地,三摩他(他,音陀)。禅那三昧,常不分开,故译称“禅定”。六祖慧能大师解释得最为切要:“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也称“一心研修为禅,一念静止为定”。这是断除心中一切妄想杂念,使心专注一境的修持功夫。
禅定在佛学中,在佛教修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佛门有“无定不成佛,无佛不在定”之祖语佛言。定能发慧,没有定便不能开发智慧,当然不能成佛了。
禅是什么?禅是不可说的。说出来的,恐怕就不是禅了。所以,经中常说:“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不是不肯说,不想说,而是无法说,说不出。禅是离不开悟的。悟,是自己的悟,自心之悟。只有悟者自己知道,自己明白。“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们的祖师很聪明,称之为“说似一物即不中”。
禅虽不可说,定,却是可以说的。定,是一种很专注、很宝贵的能力,叫“定力”。定,是一种拒绝散乱、超越自己、高水平的精神状态、精神境界。我们的精神体验与日常用语中就有:确定、固定、镇定、坚定、稳定、安定等等。
可见,有了这种定力,临大事而不乱方寸,叫“处事若定”。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叫“指挥若定”。身如坐钟,形如枯木,心无杂染,心平如镜,叫“老僧入定”。能做到这一点,恐怕就不是常人,不是平凡之人了。当然,这些还是从世俗的角度来说的。从佛教的“禅学”来说,决不指这些。这些只是浅层次的,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定”的本质,当然也没有达到“禅”的本质。
文章转自:大觉归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