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气是什么意思?如何消除戾气?

戾气是什么意思?如何消除戾气?

戾气是什么意思?

  戾气,是暴戾之气,即心中常怀怒气,无形中就会散发一股戾气。譬如有的人行为粗暴,动不动就跟人破口相骂,甚至举拳相打,乃至动刀动枪。我们如果对人常心存恨意,这股怨恨之气,在未伤人之前,就已伤害到自己。

  每个人都有性格,有的人性格慈悲,能成就慈悲的事业;性格豪放的人,能成就豪放的事情;性格暴戾的人,只有失败的下场。性格里凡事专横、自私、刚愎、虚伪,不用多所研究,都是离失败不远矣。

如何化解戾气?

  忍辱

  《入菩萨行论》云:「罪恶莫过_,难行莫胜忍。」人总有脾气不好的时候,但是一味的任由_心造作,非但无济于事,更有损人际关S及身体健康。所以,忍一时的侮辱,熄灭一时的戾气,就能永享和平的生活。因此,人人应当学习忍耐,讲究修养,改_恚为慈悲的胸怀。

  「不能忍一时之气」,这是当前社会乱象的根源,很多人因为难忍一时之气,结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争,最后竟演变为刀枪棍棒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气方刚,往往睚眦必报,结果不但招来杀身之祸,整个家庭社会更因此漫著暴戾之气,究其原因,都是为了不能忍一时之气。其实,忍一口气并非就是吃亏,忍一口气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慈悲心

  今日的社会充满暴戾残忍的现象,如何才能改良社会这种凶暴之气呢?心需要慈悲。佛教有一句诗说:「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社会这种残杀的现象,是我们的凶残劣行,如乌云般把慈悲的本性掩盖了,杀害生灵习以为常,杀戮人类生命,引起悲惨的大战争,也就不以为意了。

  人人如果能怀抱佛教的慈悲精神,这个社会就能减少暴戾杀伐之气,安和乐利。有一句话说:「钱有限,心无穷。」没有钱,我可以少用一点,没有心、没有慈悲,就没有了宝藏,没有了发心,没有了道德。慈悲,能化干戈为玉帛,消怨怼于无形;慈悲,能结善缘转逆境,化暴戾趋祥和。它是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庭幸福美满的动力,是社会安和乐利的基石。所以说,宁可以无钱财,也不可以失去慈悲心。

  你大我小

  世间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伟大,因为有胜负之心,争执也就层出不穷;诚如《法句经》说:「胜则生怨,负则自鄙;去胜负心,无争自安。」如果我能怀著尊重你的伟大,我有拥护你、成就你的心态,自然能化戾气为祥和。

  微笑

  世间上最美丽的东西是什么?是微笑;最动人的表情是什么?是微笑。我们最喜欢看到的,也是笑容可掬的脸庞。处于陌生的环境,一个微笑,就能溶化所有不安。

  有个故事说:一位独居的小姐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竟然面对一个持刀的年轻人。她看他微抖的手上拿著一把菜刀,便强作镇定笑著问他:「你卖菜刀呀?多好,我正打算买一把呢!」错愕不已的歹徒,收下她递过来的五百元,一溜烟地跑掉了。微笑就有这样的魅力,令凶狠的心柔软下来,令暴戾转为祥和,令悲痛得到止息。你有多久没有微笑了?要记得拾回这个人人本具的魅力。

  戒杀

  戒杀不但可以培养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更能带给我们吉祥幸福的人生,在许多经典里面都提及戒杀的功德,为了让大家t解,我们归纳如下,并且与杀生的罪业相对比照:

  (一)杀生者,心常毒念,思惟恶事;戒杀者,心怀慈愍,喜悦长驻。

  (二)杀生者,众生憎恶,眼不见喜;戒杀者,一切众生,皆乐依附。

  (三)杀生者,睡时心怖,觉亦不安;戒杀者,得无所畏,安乐无怖。

  (四)杀生者,命终之时,狂怖恶死;戒杀者,命欲终时,不忧不悔。

  (五)杀生者,身坏命终,堕三途中,若出为人,短命多病;戒杀者,常生人天,受胜妙乐,乃至成佛,住寿无量。

  发心立愿

  发心立愿,可以坚定信心与毅力,可以增长菩提心,提N信仰,使我们的道德、人格臻于至善。尤其今日社会,如果多一个人发心立愿,志求菩提,就多播下一粒成佛的种子;多一个人学佛成佛,社会就少一分暴戾之气。所以希望人人都能经常发心立愿,发愿为自己留下信仰,为家庭留下贡献,为社会留下慈悲,为生命留下历史,为道场留下功德,为众生留下善缘,为未来留下愿心,为世界留下光明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