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驾游第三天_游千年古盐田,尝特色加加面,观中国最美教堂
西藏昌都自驾游的第三天,我们结束了在察雅的行程,开始到芒康旅行,芒康位于西藏的最东端,与四川、云南接壤,名副其实的藏东门户,也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区之一,这里高山峡谷、雪山林地、江河纵横、草甸连绵、湖泊星布,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原始古盐田——芒康盐井千年古盐田,因此这也成了我们到达芒康的第一站。
盐井古盐田盐井千年古盐田位于云南德钦县与西藏芒康之间,东北与四川巴塘相邻,南与云南德钦接壤,西与西藏左贡相连,是国道G214滇藏线入藏的第一站,也是古代茶马古道云南进入西藏的第一站,这里的晒盐方式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唯一保持完整最原始手工晒盐方式的地方。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其中盐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没有盐的存在,我们吃的任何食物,就算原本风味在浓厚,恐怕也是食之无味,正是有了盐的存在,各种美食才仿佛有了灵魂一般,我国的盐文化历史悠久,已有超过4000年的历史。相传黄帝手下有一位叫作夙沙氏的诸侯,这位夙沙氏通过煮海水,发明出了盐这种调味品。在《说文》中曾有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但是芒康千年古盐井的盐却不是煮的,而是利用太阳与风进行自然风干的。
芒康古盐田位于澜沧江两岸,这里卤水资源丰富,分布着数十口热气腾腾的天然盐井。村民们用木桶从盐井中取出卤水,背到江边低平处,倒入盐田,让阳光蒸晒,晒干后即得粗盐,经进一步晾晒打理,即成食盐。由于地质、土壤等的条件差异,盐井生产的盐以澜沧江为界,有很大的差别,江东的纳西、上盐井盐田出产白盐,江西加达、曲孜卡生产的盐为红盐。红盐只能用来泡脚,白盐才可以用来炒菜。
我们到达盐井的时候,天空尚有厚厚的云层,神奇的是,当我们泊好汽车再来到盐田边上时,天空早已云开雾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已是期待中的蓝天白云,照耀在盐田中五彩斑斓,煞是好看。而且让我们意外的是,我们还遇上了不少正在清扫井盐、培整盐田、抽取盐水的当地村民,让我们有机会亲眼目睹传承1300年的原始晒盐技艺。
盐井加加面“没有吃过加加面,等于没有来过盐井。”结束盐田的参观,我们在当地朋友的引领下来到村子里的一个老乡家,品尝了当地特色的加加面,所谓加加面,顾名思义就是“不停地加”,多采用荞麦做面,当地的藏香猪肉做臊子,配以葱花等佐料,味道鲜美。
加加面每一碗的面极少,只有五六根,仅能遮住碗底,一口就能吃完。通常,不待客人吃完,主人就往碗里如数加面,如此一碗一碗地加。据说吃得最多的人,吃了115碗,如要有人能打破这个纪录,可以获得老乡50头牦牛的奖励,可惜我只吃了二十来碗就感觉很饱了,很想去拿这个大奖,可惜实力不允许。
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庙离盐井古盐田不远,位于芒康县纳西乡觉龙村的扎古西峡谷,“扎古西”藏语意为“打开山崖门”,而文成公主庙就位于峡谷之中,庙里有一座大岩石,上面的藏王松赞干布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天然塑像,看上去栩栩如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技艺让人赞不绝口。
文成公主庙面积不大,走马观花十分钟就可以逛完,不过所在扎古西峡谷值得好好逛逛,如果春天前来,据说后面的觉龙沟会有大片的桃花,是不逊于林芝的桃花观赏地。
盐井天主教堂盐井天主教堂位于千年古盐井的上方、214国道旁,距离文成公主庙也不远,是西藏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1865年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士丁得良神父所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6008平方米,据说是全国十大最美教堂之一。
据了解,盐井村既有信奉藏传佛教的,也有信仰天主教的,而且还有同一家人,有的信奉佛教,有的信仰天主教,这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这里的天主教徒仍像其他群众一样把藏历新年视作新年的开始,但也把圣诞节当作一大节日。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到这里来旅游,千万不要胡乱去敲钟楼的钟,否则可能会有麻烦。
红拉山夕阳结束了千年古盐田、文成公主庙、天主教堂的游览,我们驱车来到海拔4200米的红拉山等待夕阳,对面是昌都最美的雪山、海拔6434米的达美拥雪山群,山顶终年积雪,十分壮美,我们到来的时候,山顶风大,云层很厚,原本以为看不到夕阳,没想到准备离开的是候,几缕霞光从山间云缝中斜射而出,形成难得一见的景观,也算是弥补了我们没看到夕阳的些许遗憾。
推荐阅读:昌都自驾游第一天:重庆飞邦达,逛古村、泡温泉,疑似拍到藏羚羊
昌都自驾游第二天:领略香堆古镇的沧桑,感受察芒公路的壮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