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自我对话,不再被空间绑架
崭新的自我对话,不再被空间绑架
恰好打开这篇文章的读者,不知道你现在的状态是否还好?但我相信至少有一部分读者由于疫情的干扰还被锁在家中。在一个被约束的空间中,同时还要处理工作、家务、孩子的需求、疫情的进展,以及自己的情绪……这无疑对每一个成年人都构成了空前的压力。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无论是长期的、突发的、反复的隔离,都会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生理和心理痛苦。例如情绪上的焦虑和恐惧,不断升级的人际矛盾(与家人、与外界),还有抑郁或急性应激障碍等等。
在这其中,有两大因素强烈干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1]:
01第一个因素是心理、生理、社会三者协调的失衡。在正常状态下,人们的心理健康(如自我意识、自我关爱)、生理健康(如睡眠、饮食)和社会健康(如人际交往)三者通常处于交叉平衡的状态。但如果由于外力——比如疫情期间的隔离——把这三者的平衡打破了,人们就要面临三者其中任何一方(或多方)所带来的危机。
02第二个因素是压力的累积。以上三者失衡后所带来的压力,由于隔离的原因无法得到快速消解,那么就会像滚雪球一般快速累积。例如以往驾轻就熟的家务事、个人卫生、孩子的学习等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和很小的空间内被曝光在你面前,压力会骤然膨胀。
被空间所暂时绑架的人生
虽然说「隔离」这两字写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具体到每个家庭和个人,隔离的形态和自己感知到的压力都是千差万别的。例如,不同类型的隔离空间本身就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被强制隔离在一个酒店里,不但居住环境模式,一些生活必需品也会缺乏。
但其相对的“好处”是隔离时间相对较短。家庭式隔离虽然有着相对比较大的空间和相对充裕的物资,但面临着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隔离结束的日期有时还不确定。
综合起来,人们要面对的可能是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要面对和处理前所未有的社会性问题
01由于隔离限制了人们的出行,自然也就限制了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人们就必须用一种“社交残障”的状态,去解决很多问题。而且在疫情下,自己所面对的一些社会规则也发生了剧烈变化。例如外出就医就要经过和以往不同的手续。
狭小空间是问题的放大镜
02被堆积到眼前的问题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时有着常态化规则,但现在却需要另寻出路的问题(比如就医、网课、收入)。另一种是平时没有留意到,在隔离期间却被无限放大的问题(比如孩子的学习能力、夫妻的感情)等。
其实早就有研究指出,在狭小空间内生活,会严重激发生物的恐惧心态,以及寻找解决方案的能力[2]。
隐私和界限的缺失
03家庭成员之间过度的“亲密”距离,也会导致隐私的缺失和矛盾的激增。尤其是,当自己必须要和平时不那么亲近的家人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时候,由于生活习惯、价值观、文化水平等方面的不和谐,一些琐事也会被拿来当成相互攻击的借口。另外,在突发情况下,一些外人(如朋友、陌生人)也会不幸被隔离在家中,导致了很多的尴尬和不便。
有限空间中崭新的自我对话
密西根大学的心理学家伊森.克洛斯明确指出过:当大脑在运作时,经常把思考的内容转化为内在的——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声音”。这个过程有点像人们在默读,当默读的内容是负面的,情绪和行为都会朝负面方向发展,反之亦然[3]。
在面对居家隔离时,一些策略是正确而有效的,另一些则是雪上加霜的。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吧[4]:
错误的应对策略正确的应对策略
拒绝接受现实。拒绝接纳自己的情绪,拒绝理解他人。理清现实,意识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并用具体的语言客观描述情绪,同时寻找消解情绪的途径。
极端主义的思维渲染。例如,由于我的情绪不好,所以全世界都在针对我。允许自己极端情绪的爆发,例如蒙着被子哭。但同时告诉自己:并不存在谁刻意针对自己。
借题发挥,外部转移。例如由于和家人有冲突,所以把怒火发在疫情工作人员身上。互利互助。通过具体的行动(例如义务工作、帮助、馈赠)来升华自己的负面状态。
冲动行事。不考虑后果,完全任由情绪带动自己的行为。如果在情绪的高峰期,说明自己不适宜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尽量让家人来完成具体的操作。自己先专注于情绪的缓解。
从开放的环境,进入到隔离的环境,就好比从缓慢的步行进入到跑马拉松,或者从休闲度假进入到高强度的工作,因此人总需要经历一个自我状态的调整过程(好比是一场准备运动),否则轻则失衡,重则受伤。
为了避免在有限的空间中被堆积的压力所绑架,这里还有几个练习方法:
1试着与当下的问题“拉开距离”。有些倏然而来的问题,就像是恼人的苍蝇。你可能打不到它,于是不如刻意保持与它的距离——站在一个外观者的角度思考:苍蝇不打死,其他事情就都无法完成了吗?
2务必为自己留出专属的时间和空间。即便是在居家隔离的状态下,更需要为自己的身心设定界限感。可以帮助自己,也可以帮助家人规划每天的「自我时刻」。在属于自己的时光里,家人不可打扰自己。可以阅读、静养,或完成呼吸练习等。
3试试用自己的名字与自己对话。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的名字——但同时又是我们最少喊出口的。试着对自己说出自己的名字,并向自己提问,这样可以更真切地感知到此刻的真实情绪,也能帮助自己识别当下的冲动、偏见、恐惧等负面心理状态。
希望大家在居家隔离时,能用自己过去数十年的丰富经历,对比当下若干天的低潮状态。用“心”去经历这种如鸟儿冲入低谷的坠落感,为的是下一时刻的腾飞。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