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陈宇什么女孩(陈钰后面加什么字好听)
文/周自横
陈宇常常回忆起疫情初期的那段经历。他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也是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组长,先后两次参加新冠病毒抗疫攻关工作。
2020年1月初,陈宇和实验室同事在7天之内完成了新冠病毒的鉴定和测序工作,将结果上报给政府部门,并公布在网上。“当时,人员轮流休息,机器一直工作,直到我们拿到病毒的序列,并及时上报。”他回忆说。
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抗疫团队合影
疫情高峰时期,陈宇和实验室同事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方舱医院病区、疫情防控点等地,采集气溶胶样品,最终揭示出新冠病毒空气动力学特征和传播模型。疫情缓解后,陈宇投入到疫苗研究工作中。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新兴微生物与感染》刊发了陈宇研究组的论文成果,他带领的团队在冠状病毒减毒活疫苗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陈宇看来,病毒防治不只是政府部门和研究人员的事情,更与大众息息相关,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因此科普变得非常重要。从2012年开始,武汉大学开设《病毒与生命》通识公选课,邀请数位教授参加讲座。陈宇每年都会参与其中,讲授冠状病毒的爆发与防治。
9月10日,正值开学季,陈宇将讲座从武大课堂搬到抖音直播间,做了一场特别的讲座,分享人与病毒的博弈。观众从选课的武大学生变成了屏幕里数以万计的用户。“病毒从未离开,事实上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只是很多人并不关注,以为跟自己没什么关系。直到武汉封城那一天,人与病毒成了每个公众关心的话题。”陈宇在直播间里说。
陈宇这次讲座跟学校里通识公选课的课程设置很像,是抖音“方寸之间,遇见知识——开学公开课”系列直播课程的其中一场。从9月2日到15日,来自北大、清华、武大等高校的教授学者参与其中,每人按照不同的主题完成一场讲座。流行病毒、宇宙黑洞、工业设计、电影研究,这些原本冷僻的专业知识成为了直播间里大家关注的话题。
9月7日,中国科学院教授苟利军在抖音账号@上知天文上完成了他的直播课程《目标星辰大海: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他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在苟利军的印象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天文学的兴趣并不高,将其看作是一种“无用的学科”,因为它无法直接产生经济收益。相比之下,大众更关注星座相关的通俗话题,与专业的天文学距离很远。
近年来,这种情况在变化。2019年3月,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中国科学报社、中国科技馆、字节跳动联合发起名为“DOU知计划”的全民短视频科普行动。那年4月,人类拍摄到第一张黑洞照片,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广为传播。
作为资深的黑洞研究者,苟利军曾与专业团队合作制作过一支5分钟的《黑洞》短片,他撰写脚本。黑洞照片公布后,苟利军将他的这部短片拆成5支短视频,发在国家天文台的官方抖音账号上,获得了数千万的播放。此外,他还加入了“抖音科普顾问团”,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平台上传播的天文学内容把关。
从去年到现在,我国航天领域的一系列成就进一步引起了公众对于天文学的兴趣。天文学和病毒学一样,成为了日常可以讨论的话题。技术的进步促成了这一切,而新的媒介扩大了小众话题的传播范围。原来深奥的天文学知识也可以这样有趣,天文学家并不一定要做冷板凳。
“我们本来就不高冷。”苟利军说,“科研工作者虽然必须严谨,但在生活中,我们也像所有人一样,喜欢有趣的东西,希望分享我们求知的快乐。”在他看来,看起遥远的天文学其实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天文学不仅与地球有关,它其实是对于整个宇宙的重构,相当于通过思维方式重构一个所谓的宇宙。”他补充道。
在近2个小时的直播中,苟利军教授的直播看播人次达到了12.7万。更广泛的受众人群,更即时的互动反馈,是直播课与传统课堂不一样的地方,知识传播的场景也被重构。有研究者认为,直播课堂消除了知识流通的空间局限与时间掣肘,降低了知识获取的现实门槛,扩大了知识传播的覆盖广度。
从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抖音就率先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不定期展开直播,邀请在校老师在线讲课。以清华大学直播间为例,数据显示,全年有超过3600万人在清华大学的直播间进行学习。
或许正因为这种裂变式的传播广度,越来越多的学者教授和专业名家正在走出象牙塔,通过新的媒介平台与观众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互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