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在佛教里有何特殊地位?为何要读《心经》?

《心经》在佛教里面到底有什么特殊地位呢?

  从题目就可以看得出来,《心经》的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等于智慧,但是智慧不等于般若。

  因为般若有很多种意思,跟我们中国的智慧不同,此智慧非彼智慧,智慧不一定是智慧,因为有世间智慧,有儒家的智慧,有出世间的智慧,有政治智慧,有人生智慧,不要以为智慧就是智慧,智慧不一定是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最后用般若,因为它的含义跟世间的智慧不太一样。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从苦恼的此岸度过生死的大河,到达彼岸的智慧,就是说智慧的功用叫人们度过生死的大海,或者苦恼的大海到达彼岸,这就说明了《心经》的功能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化解烦恼的智慧,化解人生面对生老病死苦的智慧,让你快乐的智慧。

为什么要读《心经》?

  因为读了以后会增长智慧,学佛学什么,学佛,用现在的语言说就是学开智慧,学佛是学得有智慧,而不是学得神神叨叨。

  这个般若是智慧,然后波罗蜜多,因为你到彼岸就圆满了,就是佛陀圆满的智慧。为什么我们现在苦恼呢?什么东西才让我们不苦恼呢?

  《心经》里面告诉我们,人之所以苦恼,是因为跟一个字有关,就是“我”,一旦有了我,你就很自大,自己的自加一个大,是什么字?自+大,自大他就多一点点,要把这个点加进去就是臭,如果那个点不加上去不臭。自+大,你如实地表现自己,有自信没关系,但是如果你自大一点点,就多一点。

  所以,平时我们在家里,能干没有关系,表现自己的能干,你能干了别人就显得不能干,有时候干了活还给别人抱怨,知道为什么吗?就是自大一点就会臭,臭了就不受欢迎。

  《心经》里怎么样化解你,不要自大,一定要如实了解自我,做到无我,在佛教里面有个专用词叫空。无我不是没有我,不要把我看得是固定的。所以佛陀原来的智慧是什么?就是空幻,或者是空性,这可是真正了不起的智慧,圆满的智慧就是一种空性,这才是圆满的智慧,空的智慧。

  其实佛陀讲东西都有个目的,就是引导人们了解这种空的智慧,人就会不那么执着,不那么纠结。这一概念是整个佛陀讲法的心要,所以叫《心经》。《心经》讲的是功能,佛陀圆满的智慧是众经之要,众经的心要,叫《心经》。

  讲空的智慧,佛教里面有很多的经典,如大般若经,就有600卷,堆起来比我们人还高,600卷,几千万字呢。很多人说我没有时间念,没有时间读,佛陀慈悲又讲了一部空的智慧的经典——《金刚经》,《金刚经》有多少字?五千多个字,后来有人还嫌烦,说也太长了,佛陀能不能再简洁一点。

  佛陀看到这些人没有办法,他说算了算了,我就讲个《心经》吧,众经之心要,《心经》260个字,正因为讲了260个字太简单了,念起来虽然是省时间,但是大多数人不懂。这就是说没有智慧,就无法理解空的智慧,或者说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空。如果你要学佛,你必须从《心经》入手。

摘自:净因法师谈《心经》的人生智慧!

原文标题:化解烦恼、化解生老病死苦、让你快乐

文章转自:宝莲禅寺HK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