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什么是风水?三个小知识帮你迅速了解风水的基础概念

“风水”一词,虽然最早出现在晋代郭璞的《葬书》中,但早在这之前数千年间,以及在这之后的一千多年里,都不断有众多因素融入“风水”中。


“生气说”、“天人感应说”、天文地理、五行八卦、北斗七星、二十八宿、星宿四象,甚至儒、释、道三教无不是风水的源头活水。

01“风水”一词最早出自何处?

“风水”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晋代郭璞的《葬书》中。

书中认为,充满生气的地方更适合安葬死者,也更适合活着的人生存。

但是,生气遇到风就会扩散,遇到水就会停止,而安葬人要乘生气。

为此,古人就发明出一系列让生气汇聚而不扩散、运行并适时而止的方法,这就是风水学。

从此,“藏风、得水、聚气”,“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等,逐渐盛行。

风水本是相地术,也就是临场勘查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传说风水的创始人是九天玄女。

比较完善的风水学起源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朝向、建设等的方法及原则,是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的一门学问。

九天玄女

02古代风水学都有哪些别称?

古代风水学,还曾有堪舆术、相地术,以及形法、青乌、青囊、地理、相宅、卜地、卜宅、图宅、图墓、葬术等许多别称。

堪舆,堪是指观察天,舆是指勘察地,堪舆即研究天地运行。

形法,也是风水的别称,指相地相形,但它的外延似乎更宽,还包括相人、相畜。

青乌,原指传说中黄帝时期的相地术大师。

黄帝当初划分中华州界之时,曾求教于青乌子,又名青乌公。

后世有人说他就是古代寿星彭祖的弟子,历经百岁后,在殷成仙而去。

青囊,是古人盛装相地时所用的青色囊袋,营建住宅、坟墓时需要考察审定,深思熟虑,详细计划,得出所谓的“青囊妙计”。

它又与风水学秘传著作《青囊经》有关,传说郭璞就是从该书中学到风水精髓而成为一代风水名家的。

地理,地有山川原显,各有条理,故称地理。

在古人看来,地形、地貌、地势等自然造化,都是有章可循、有迹可考的。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了解自然变化的奥妙,死生之道,才能合乎天地自然之理。

03“生气说”催生了风水学?

风水学认为,自然中有一种能让万物生长发育的强大力量,它是能够焕发生命力的要素,这就是“生气”。

风水的核心要求就是在人的停留之处要有生气。

生气不是空气、阳光、土壤和水等具体的生命要素,而是环境中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的要素的总和。

也有人认为,生气是一种“场”,一种能影响事物的微波,它能有效地改变环境,影响人的精神面貌。

在远古人类的眼中,大地就像母亲一样,给予并滋养了他们的生命。

所以,他们认为大地不但有生命,而且还和人类一样有经络穴位。

这些经络就是大地生气行走的路线,穴位就是生气聚集的处所。

中国古代的几乎每一部风水著作都以“生气”为主旨。

“生气”预示着生机,代表着昌盛,而“大地生气”说本身就是“大地有机”自然观的反映。

为了得到大地的生气,古人就千方百计地寻找最具生气的处所,从而诞生了风水学。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