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人文“题眼”写好湾区大文章

粤语、粤曲、粤剧……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同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三地间丰富而集中的人文价值链,是大湾区交融合作的核心与灵魂,以文化为血脉纽带,一幅人文湾区的生动图卷正徐徐展开。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如何塑造人文精神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篇大文章而言,则是提挈全篇的“题眼”。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如何打造人文湾区成为新关注点。南方日报记者 张由琼 罗斌豪 摄

粤语、粤曲、粤剧……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同属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岭南文化。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三地间丰富而集中的人文价值链,是大湾区交融合作的核心与灵魂,以文化为血脉纽带,一幅人文湾区的生动图卷正徐徐展开。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如何塑造人文精神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篇大文章而言,则是提挈全篇的“题眼”。

日前,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广州新观察“同根同源·共融共创塑造湾区人文精神”论坛上,来自各行业的专家学者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视野下,就如何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建言献策。与会专家表示,要增强湾区文化自信,利用探索文化+的发展路径,共融共创塑造湾区人文精神。

●南方日报记者 宾红霞 周甫琦

1 传承创新

打造湾区城市文化地标

文化同根同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地缘和文化血脉,是粤港澳三地紧密联系、交流合作的血脉纽带,也是构建人文湾区的重要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一致的主流文化,也是大湾区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省广府会会长廖伟阳认为,建设人文湾区首先要搞清楚湾区的“人”和“文”,想清楚将如何将市井的、区域的、外来的文化融合,寻找湾区人文精神。

“物质性是文象,非物质性是文脉。如何解决文脉与文象之间的矛盾,是湾区人文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特聘教授李新风认为,大湾区有地域特点,有岭南文化的根脉,要将岭南文化特有的精神、特有的文脉传承好。此外,还需要根据大湾区各城市的不同特点,把城市的“真魂”总结出来,加以宣传。

如何用与时代相适应的崭新文化形式、艺术形态,进行文脉的传承?在李新风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在文化建设、艺术创造、艺术生产等具体领域中思考如何将人文建设和科技手段相结合,先行先试把文化建设和数字文化、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

作为研究广州文化建设20多年的专家,文化学者、广州市社科联原主席李明华表示广州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好,但是缺少突出的文化地标和文化标识以及本土叫得响的文化作品。“现在是做文化的黄金时期,应该抓住这个时期,把文化做起来,特别是把广州的文化招牌菜做出来。”

红色文化是大湾区的重要文化内容,湾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红色文化。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杨琪针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传播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红色文化要在广度上,特别是在情感挖掘上面要更深入一步。”杨琪认为,红色文化在传播传承形式上要推陈出新,并且要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目前人文湾区还缺少有影响力的地标,期待广东能在此方面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地标。”

“说到人文精神,首先是人的话题。人文精神的传递传承主要靠的是青少年,青少年是人文精神传承传递塑造的主体。所以当我们在谈论人文精神的时候,首先要考虑青少年群体,再去想传递什么,怎么去传递。”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李香平表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既要“上得去”,也要“下得来”,当代人在享受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文化产品是否能满足下一代。

2 协同合作

促进湾区文化产业发展

“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地理边界的连接、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文化元素的关联性,决定了大湾区城市群也属于文化生态的共同体,具有多方面合作的优势。”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会长杜佐祥谈到,湾区文旅融合发展,是弘扬湾区人文精神,提升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优化湾区特色旅游资源,建设一流人文湾区的必由路径。

如何促进文旅融合?杜佐祥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建议。“要整合共享,构造湾区历史文化遗产新景观;融合共创,打造非遗活化传承新景观,实现非遗同旅游的跨界融合;组合共襄,营造乡村民间艺术新景观。”他建议,粤港澳三地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盘活公共资源,调动社会组织和各类企业参与投资、运营文化旅游产业的积极性。

作为一个来广州23年的“新广州人”,利亚德集团励丰文化副总裁李曲柳认为,建设人文湾区,企业也应该承担责任。“人文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如何更好地推进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让大众的文化体验与文化消费能够更加精神富足与身心愉悦、秩序良好与文明进步、竞争力强且可持续性发展,这是我们作为文化工作者应该秉持的初心。”

不久前,文交会刚落下帷幕。担任文交会开幕式现场总指挥的漫友文化副董事长张显峰从企业的角度出发,结合产业实践,对建设人文湾区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大湾区的文化内核跟广府文化有很大的重合度,但是我们不能用广府文化作为大湾区文化的内核来打造。”他表示,在未来城市文化发展的趋势中,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高度集中沉淀,最后形成标准的文化体系。“如果有这么一天,广州这里应该是沉淀之地。”

张显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交换、交易非常频繁,线上线下流量巨大,这对推动人文湾区建设有积极作用。“珠三角各地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但是广州依然是一个文化高地和枢纽。”

把视野放大来看,文化产业是不断形成创造、传承区域新的人文精神的来源。“文化产业满足的不仅仅是对好的、有质量的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对美的、有品质的生活的追求,它的发展对于人文精神的创造、传承、创新、弘扬都是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曾繁文说。

3 价值共鸣

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影响力

“在广州,一栋建筑正面可以是中式气质,走到背面则是西式风格,前后间中西交汇。”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曾长期生活在上海,八年前来广州后,就喜爱并沉迷于岭南文化。“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低调务实、敢为人先、连接东西、汇通中外的岭南文化,就沉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在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当中,需要挖掘那些属于共同文化记忆、社会认知、道德规范、价值观体系认同的精神,从而促进人心的相通,形成一个既保留共同文化特质和内涵,又有不同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交流和互补的和谐湾区。

“城市之所以有文化,不仅仅是给我们带来很好的体验,而是这个城市的精神具有一种高尚性,只有高尚的城市才能真正感染人,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这种精神内核的感召力。”在张志安看来,在提取文化内核时,非常重要的是找到文化里的精神力量,也就是人文的底色。

人文精神不能固步自封,文化要变成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会更有作用、效果。张志安认为,一定要在文化里面挖掘更强的情感和精神力量。在这个基础上,受众才会有精神价值的共鸣,才会有高尚性的感染,这也是未来大湾区在新媒体时代进行城市文化、情感传播的方向,形成既保持文化特质内涵,又有不同文化交流互补的人文湾区。

人文精神有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就是怎么样贴近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青少年。“我们面向青年进行跨文化的人文湾区传播,可以把数字平台当成一个新的空间,鼓励青年参与和创作,用符合他们嵌入日常生活的青年数字文化来传播粤港澳大湾区岭南文化。”张志安谈到,把高尚的文化内核加上情感化的文化体验结合起来,新媒体时代的城市文化传播才能从促进我们的认知、增加我们的共情到强化我们的共鸣。

这与暨南大学教授史怀刚的观点不谋而合。他认为,文化认同是增强湾区文化自信的根基和源泉,没有文化认同,就不可能建设人文湾区。

“人文湾区实际上突出的是人的命题,把人当做中心、目的,如何在湾区当中体现出对人的尊重、爱护,这是人文湾区最核心的地方。所以,塑造人文湾区要正视湾区的差异性,从差异性当中提取相似性,在相似性上能找到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认同,才能共融共创人文湾区。”史怀刚说。

■观点

“温暖是广州的精神特质”

“一提到广州,可能大家普遍的印象是低调、包容、开放、务实。但还有一种精神特质没有得到足够的挖掘和宣传,那就是这座城市骨子里是温暖的。”论坛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王焱以自身的研究佐证广州这座城市的温暖气质。

这种温暖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王焱观察到,广州当地人只要发现交谈对象稍稍流露出疑惑的眼神,就会立即把自己的广东话调回到普通话,即使是非常不标准的普通话。再如广州的消费力虽然在全国排前三,但广州可以满足不同消费档次的需求,高中低档都可以在这个城市找到消费空间。

从历史上看,广州的温暖由来已久。“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地处岭南的广州是中国最常见的贬谪地之一。”按常理,被贬谪之人应该是非常愁苦的,但王焱的研究成果发现,对于大多数的贬谪文人而言,岭南是他们的福地,从困顿走向安顿,开辟人生新的篇章。

“这一方面是源于他们的生命智慧,另一方面也源于岭南对于这些文人的善意包容、接纳。”在王焱看来,广州对于贬谪之人是心怀同情,心存感恩的。“岭南百姓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才德,总是毫无怨言的接纳并抚慰一颗颗从云端跌落下来的受伤灵魂。正是在这种温暖之下,大多数贬谪文人能够重新焕发生命的激情,而这些文人自身所具备的优良素养,对岭南文明进程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最终将岭南这样的蛮荒之地滋养为南国沃土。”王焱说。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当下,温暖作为广州的人文精神一直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也正是这样一份温暖,使很多移民对广州产生了反认他乡是故乡的认同。”因此,王焱建议,广州的城市叙事中,不应仅仅有城市之巅让人炫目仰视的高度,还需要有城市之腹让人安心自在的温度,让在广州生活、学习、工作的人再累再拼也会对这个城市有深深的眷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