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大秧歌你见过吗_踏着铿锵锣鼓,扭、摆、走、跳、尽情欢舞

原创作者:税之风

子洲人在宁夏秧歌队启动仪式在银川市丽景湖周末大舞台举行,偶然得知后前往一探究竟,出乎我的意料。

不得人数众多,规模也很大,在2个多小时不间断表演,体力真好。每个人都十分投入,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秧歌表演。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俗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俗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表现了陕北群众质朴、憨厚、乐观的性格,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绥德秧歌最具代表性。

从陕北甘泉县宋金古墓出土的秧歌画像砖雕证明,陕北秧歌(舞蹈形式)早在宋金时代,已在陕北广为流传。明初弘治本《延安府志》,记载了当时陕北秧歌的盛况:“舞童夸妙手,歌口逞娇容。男女观游戏,性醪献国(皇)”。清代到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传统秧歌的繁荣时期,陕北城乡,村村社社都有秧歌队,男女老幼,一齐参加。每遇春节,他们走村串户,四处演出。村社之间互相比赛,红火之极,当地称为“闹秧歌”。清道光《神木县志•艺文》载有刘喜瑞《云川 灯文》诗云:“秧歌唱共趁霄晴,客岁中秋夜月明,我道祈年还祝雨,入春阴雨最宜耕。”生动地记载了陕北闹秧歌的情景。

秧歌表演人数不等,可数十人、也有百人以上,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传统的老秧歌、神会秧歌中保存着“起场”、“谒庙”、“敬神”等祭祀礼俗,表演中还有拜门、搭彩门、踩大场、转九曲等活动。

\"也叫\"火塔塔\",先用大石和砖垒起通风的座基,上面再用大块煤炭搭垒成塔形,煤炭之间有空隙,填入柴禾、树枝以便燃点。由于当地煤炭质量好,又有柴木助燃,所以在十五日的夜晚点燃后,火焰照红夜空,秧歌队绕塔高歌欢舞,非常好看。此习是古代\"祀太乙\"\"积薪而然\"求火消灾驱邪的遗风。此风俗在清代县志中有记载,如《绥德县志》:\"并以煤块积垒如塔,至夜,然(燃)之,光明如昼。\"《米脂县志》\"铺户聚石炭垒作幢塔状(俗名\"火塔塔\"),朗如白昼。\"可见此俗由来已久。

陕北的榆林、横山、绥德、米脂、吴堡等地,每年春节各村都要组织秧歌队,演出前先到庙里拜神敬献歌舞,然后开始在村内逐日到各家表演,俗称\"排门子\",以此祝贺新春送福到家,这是古代祭社活动的延续,十五日元宵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绕火

你在想什么,是在考虑晚上吃什么吗?

绥德是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至今仍保留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其中既有古代乡人驱傩的\"神会秧歌\"、\"二十八宿老秧歌\",也有1942年之后才兴起的新秧歌。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尽情欢舞。沉浸在欢乐愉快的喜庆气氛中的陕北高原秧歌表演十分红火。秧歌吸收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

陕北秧歌表演形式,主要特点是\"扭\",所以也叫扭秧歌\",即在锣鼓乐器伴奏下以腰部为中心点。头和上体随双臂大幅度扭动, 脚下以\"十字步\"作前进、后退、左腾、右跃的走动。上下协调,步调整齐,彩绸飞舞,彩扇翻腾,同时还可以伴随着唱。

开老虎的嘴,这铁圈就叫\"虎撑\"。后来,虎撑演化为串乡治病民间医生手中发出声响的\"串铃\",成为民医的标志。它在伞头的手中,则成为消灾却病的象征物,又是指挥秧歌队表演和变化队形图案的响器。伞头是秧歌队的领头人,通晓传统秧歌唱段,能即兴编唱新词,根据场地气氛或各家的情况出口成章。演唱时,他领唱,众队员重复他最后一句,形式简朴、热闹,词句生动、易懂,唱得观众皆大欢喜。现在的秧歌舞,经过改革后角色有所不同,服饰可为现代装, 腰系红绸带。手中道具可以是镰刀、锤子,可用花伞。丑角也可不要,也可和霸王鞭结合起来。

陕北秧歌主要有三种角色,即伞头、文、武身子和丑角。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两种道具都有吉祥的含义。伞,寓义庇护众生,风调雨顺;虎撑与唐代名医孙思邈有关。据说孙思邈曾为老虎治病,为便于观察和治疗,曾用一铁圈

八十年代初,榆林地区还成立了榆林民间艺术团,主要演出陕北秧歌。民间业余秧歌的活动也十分活跃。2006年绥德县申报的陕北秧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绥德县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秧歌之乡”。

噍,那是什么?

高歌一曲山丹丹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