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僧俗称谓你知道多少_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地古印度,创立者出身为释迦族,姓乔达摩,名悉达多,后人称之为“释迦牟尼”。意思就是释迦族的贤人。

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的宗教,是唯一主张平等慈悲和最早提出因果报应的宗教。佛教教化人们向善,如何摆脱内心的苦恼,达到“开悟”状态,因此在佛教也是一门教人如何获得人生幸福的“大学问”。

东汉初,也就是公历纪元前后,印度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

洛阳白马寺

中国是佛教盛行的国家,早在佛教寺院全国各地均有,依据中国佛教协会官方数据:截止2012年,三大语系佛教活动场所有大约3.3万座,僧尼24万人。其中汉传佛教寺院约2.8万座,僧尼10万人;藏传佛教寺院约3000座,僧尼13万人;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1600座,僧人10000人。

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寺院,不仅是弘扬佛法,普济众生的场所,也是人们前往祈福祈愿、修身养性的好地方。再者很多寺院修建于风景秀丽的地方,故寺院也成为了观光旅游的圣地,比如“布达拉宫”、“拉卜楞寺”、“少林寺”、“寒山寺”等等,数不胜数,深山古刹,名山名寺可谓遍布全国。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古建筑爱好者,你也可以到寺院看看,那些动不动就一百几十乃至一千几百年历史的“千年古刹”,是古建筑风格、艺术的最好呈现。

到寺院我们除了见到游人,还有寺内僧人,那么我们遇见这些僧人该如何称谓呢?我们除了称呼对方为“大师”、“师傅”,还能说出其他吗?

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汉传佛教寺院内僧人的不同称谓。

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等地,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以大乘佛教为主。

在历史上,汉传佛教同时受到北传佛教与南传佛教的影响,但以北传佛教的影响力较大,南传佛教只在云南等地流传。汉传佛教的影响力,伴随中国势力传播至朝鲜半岛、日本与越南等地,并且影响了后世的藏传佛教。实质上,汉传佛教可以说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别于藏传佛教之显密并重,汉传佛教的宗派以显宗为多。另外,尽管汉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经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汉传佛教内僧侣的称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认识:

第一 身份性称谓

汉传佛教把信徒分为四众:出家男女二众,在家男女二众。四众弟子依佛陀戒律可分为七众:

(1)比丘(梵bhiksu巴bhikkhu):男众出家受具足戒者。

(2)比丘尼(梵bhiksunī巴bhikkhunī):女众出家受具足戒者。

(3)式叉摩那(梵śikṣamāṇā巴sikkhamānā):或式叉摩尼,意译为学戒女、正学女、学法女, 未受具足戒前学法中之尼众,是沙弥尼之学六法者。为僧俗七众之一,是出家五众之一。

(4)沙弥(梵śrāmaṇeraka巴sāmaṇera):意译息恶、息慈、勤策等,是止恶行慈、觅求圆寂 之意。为出家五众之一,僧 俗七众之一。沙弥是佛教僧团中已受沙弥十戒,而未受比丘具 足戒,年龄在七岁到未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

(5)沙弥尼(梵语śrāmaṇerikā,巴利语sāmaṇerī):意译勤策女、息慈女。出家五众之一,僧 俗七众之一。沙弥尼是初出家受持十戒而未受具足戒的女子,与沙弥、式叉摩那合称出家三 小众。

(6)优婆塞(梵巴语upāsaka):意译为近事、近善男、信男、清信士,是在家亲近三宝,受持 五戒的男居士。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七众之一。《优婆塞戒经》卷三说:受三归并 受持一戒者称一分优婆塞;受二戒者,称少分优婆塞;受二戒若破一戒,称为无分优婆塞; 受三、四戒者称多分优婆塞;受五戒者,则称满分优婆塞。

(7)优婆夷(梵巴语upāsikā):译为清信女、近善女、近事女、信女,亲近三宝,受三归持五 戒,施行善法之女众。为在家二众之一,四众之一,僧俗七众之一。

在家佛教徒和善友可用“法师、师父、大德”等来尊称僧尼,不必称“大师、上师”,更不宜当面称比丘、和尚或直呼法名,这都是非常不礼貌、不尊重、无修养的表现。

另外,据《增一阿含经云》说:“佛告诸比丘,有四姓出家者,无复本性,但言沙门释子。所以然者。生由我生,成由法成,其犹四大河皆从阿耨达池出。”东晋道安佛事以此为据,主张出家僧尼一律以释迦牟尼佛的“释”为姓,这样汉传佛教僧尼出家受具足戒后都统一姓“释”,意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

第二 汉传僧俗的尊称

汉传佛教僧俗尊称有多种,简介如下:

1、长老:梵语sthavira巴利语thera,指年龄长而法拉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又称上座、上首、 首座、耆年、耆宿、耆旧、长宿。

净慧长老法相

传印长老法相

2、上人:梵语purusarsabha,对智德兼备可作为众僧及众人师者之高僧的尊称,比喻其出类拔萃在人之上,后泛指德行兼备僧之尊称。

宣化上人法相

济慈上人法相

3、大德:梵语Bhadanta,古印度对佛菩萨或高僧之敬称。又比丘中的长老,也称大德。佛教律部中,对现前大众泛指比丘众,称“大德僧”,比丘尼众则称“大姊僧”,后泛指高僧。近代,对于有德行之出家、在家的佛教徒,都以“大德”一词来尊称。

4、大师:梵语śāstr巴利语satthar,初果以上乃至诸佛菩萨,堪为众生之师范,故称大师。汉传把通晓佛陀教义有盛德者尊为大师,多由朝廷封赠僧号。

5、师父:以对师长、父亲的礼敬来尊称出家僧尼,通用于出家男女二众。

6、善知识:梵语kalyānamitra巴利语kalyānamitta,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又作知识、善友、胜友等。

7、贫道:为中国宗教徒僧尼、道士的自谦语,以示惭愧、自谦。

8、禅和子:也称“禅和者”,汉传佛教禅修僧、参禅人。

9、戒子:指戒场中求授三坛大戒之僧尼。

10、释子:汉传僧尼出家称释xx,是从本师释迦牟尼佛姓。

11、衲子:僧尼自谦语,佛教苦行头陀支之一衲衣而得名。

12、佛子:受佛戒者之称,又为菩萨通名,因其能绍继佛种。或总称一切众生,因具有佛性,从理论上众生未来可以修行成佛。

13、弟子:梵语Sisya、antevāsin,巴利语sissa、antevāsika,从师受教者。佛陀住世时的声闻弟子,以及佛陀入灭后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皆称佛弟子。可分为:

(1)皈依佛法僧三宝,以释迦牟尼佛为根本导师而自称为弟子。随佛陀学习称弟,闻佛法而生解故称子。(2)对亲从受教之师(梵语upādhyāya巴利语upajjhāya亲教)而称弟子三、僧尼自谦之词。

14、善男信女:指一切皈依佛法僧三宝,受持五戒的佛教徒,佛经中称作“善男子、善女人”。近代,指一切倾向于佛教的善信们。

15、檀那:梵巴语dāna译为布施、施,是给与、施舍之意。梵汉并称为檀施、檀信,檀波罗蜜乃六波罗蜜之一。檀那波底(梵dānapati)是施主、布施者。中国、日本将檀那、檀越引申为施主之称,人行布施,越贫穷海,故称檀越。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为檀那。

16、施主:原为佛门中人对施舍者的称呼,后来成为僧人对来寺院进香礼佛者的敬称。

17、龙象:梵语Nāga译为龙、象。原指诸阿罗汉中修行勇猛,最大力者。佛教以龙象为比喻,称赞住持正法的僧尼为“法门龙象”

18、菩萨: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译为觉有情、道心众生。原指大乘佛教修到一定果位的圣贤,如文殊、普贤等菩萨,现指发心精进学佛人。

19、护法:指一切护持佛法之众生,上自梵天、帝释、天龙八部,下至人间保护佛法之帝王、善士、乃至鬼神,皆称之为护法。现代指僧人对居士护持者的敬称。

第三 汉传佛教僧俗称谓礼仪:

1.任何时候均不得直呼出家众的名字,对年长比丘应尊称作:“某某长老、老法师、老和尚、上人、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应尊称作:“师父、法师、xx师”,绝不可称呼“老尼姑”,非常不礼貌。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可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某某师”。不可称呼“小和尚、小尼姑”,那是一些不懂佛教称谓礼仪的世俗人,蔑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不礼貌言行。

4.汉传佛教僧尼出家剃度后,一律姓“释”,由剃度恩师赐予法名。

5.当请问佛教出家僧尼的名号时,应双手合掌说:“请问师父上下?或请问法师尊号上下?”不可无礼貌的直呼:“小和尚,你叫什么名字?” 或直呼“小尼,你叫什么名字?”

6.在师父或大德法师面前,佛教僧俗弟子不可自称“我”。应当视自己与大德的关系而谦称“后学、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

7.与佛教出家僧尼,比丘、比丘尼法师、师父谈话时,应当处于下座,不可高坐。

8.若有问题请问法师,应该这样:先向法师,顶礼三拜。然后,长跪合掌告白:“法师,弟子(学生)有一个问题,不知法师有空否?若有空,恳请法师慈悲开示”。

9.向法师求法,应说:“顶礼法师三拜!可否请法师,传授某某法,给予弟子?”

10.法师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若有事报告,当侧立,静候,听师长招呼。不得随意插嘴,打断师长言谈,有失恭敬。

11.在聆听法师讲法或开示时,若有重要急事,需告退,应说:“法师!对不起,弟子有事先告辞。”得到法师允许后,应顶礼法师三拜或一拜,方可离开。不可以不告白,就偷偷离开,令师长担心。

以上表述,如有错误,欢迎指正赐教!

南无阿弥陀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