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血为何稀有?还有更罕见的“恐龙血”(熊猫血有多稀缺)

相信很多看过古早言情小说或是偶像剧的朋友,对于熊猫血都不陌生,为了突出女主和男主是人群中独一无二的、天选之子的身份,熊猫血往往就会成为男女主标配。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详细讲一讲,到底什么是熊猫血。

要想了解熊猫血,我们要先知道血型到底是怎么进行划分的。相比于线粒体这样的双层膜细胞器,红细胞表面仅有一层薄膜覆盖。与其它膜结构一样,这层膜由磷脂双分子作为基本骨架,其表面镶嵌或贯穿着蛋白质以完成各种生物功能,少量糖类与蛋白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来完成信息的传递与识别,这也就是抗原。而我们所说的血型,就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类型来进行区分的。

依据表型抗原关系,我们目前已知的共有30种血型系统,其中最常见的就是Rh血型系统和我们常说的ABO血型系统。

O型血的人拥有H抗原,A型、B型或是AB型血的人,红细胞表面虽然也有H抗原,但是其所携带的控制血型的A基因和B基因,可以将H抗原修饰成A抗原与B抗原。而作为继ABO血型后发现的临床意义最大的,也是最复杂的Rh血型系统,却是由D抗原来进行划分的。红细胞表面有D抗原的为Rh阳性,没有则为Rh阴性。

之所以命名为Rh,是因为将恒河猴的血液注入家兔,其血清中会出现一种新的抗体,这种抗体不仅可以凝聚恒河猴红细胞,还能凝集85%的白种人红细胞。这也就意味着人与恒河猴的红细胞上存在相同的抗原,因而以恒河猴名称的首字母来进行命名。

而我们99%以上的国内人都是Rh阳性,因而之前一直将关注点放在ABO血型,直到发现即使是相同血型进行输血时也会出现溶血现象,这才关注到D抗原。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于Rh阴性血的稀缺性都已经有了一定了解。那既然能以我们的国宝来进行命名,那绝对不仅仅是因为稀缺,还有就是因为其非常珍贵。为什么这样说呢?

当带有不同抗原的血细胞被输送到人体后,人体会将其视为“外来者”进行攻击,细胞膜破碎就会发生我们刚才提到的溶血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O型血可以为ABO血型系统中其它血型进行输血,而Rh阴性血更是被称为“万能血”。

熊猫血已经够稀少了,但是世界上还存在着另一种少的离谱的“恐龙血”。恐龙血其实又称为“孟买型血液”,因最先在孟买被发现而得名。其独特之处在于其血液中不含H抗原,目前为止我国已知的不超过一百例。几百万分之一的概率,真可谓是天选之子中的天选之子。

拥有如“熊猫血”或是“恐龙血”这样的稀缺血型的优劣势其实非常明显。好处在于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方面为推进血液深入研究提供样本。然而由于血液的稀缺性,一旦发生严重出血,血库中相关血型库存会非常紧张,供不应求。再者,由于母子Rh血型不符合,在怀孕时,发生死胎、早产、新生儿溶血症这一些情况的几率会高于普通人。

对于以上的种种问题,各个高校、各地研究所等也在努力研究实验寻找对策。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20年,浙江大学团队研制出了“通用熊猫血”。

研究者们通过在红细胞表面构建“聚唾液酸-盐酸酪胺三维凝胶”网络,将Rh阳性红细胞包装成了“通用熊猫血”。千万不要小看这层人造仿生薄膜,正是因为它覆盖在普通红细胞表面将D抗原遮住,才使其能够顺利进入人体而不会引起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而造成溶血。 “通用熊猫血”的研究成果从基础走向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无疑为解决稀有血型人群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或许大家已经发现了,有时候所谓的百里挑一、万里挑一,并不总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但是毋庸置疑,这些拥有稀有血型的人群一直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不管是为白血病儿童凯凯献血的祝姓小哥,还是累计献血达到27600毫升的湖南廖大哥,稀有的血型并没有让他们沮丧担忧,反而保持着助人为乐的初心,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选择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人怎么不算是“天选之子”呢?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