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教你如何“打小人”

2022年3月5日是“惊蛰”节气。惊蛰,曾叫启蛰,据说为了避汉景帝刘启之讳而改称为“惊蛰”并沿用至今。它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同时也是春季第三个节气,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345°。

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意思是说,惊蛰是二月的节气。在描述农事的历书《夏小正》中,正月启蛰(书中使用的为十月历)。意思是发蛰,指冬眠的动物苏醒,开始活动。

根据《周易》相关说法:震是东方之卦,斗柄指东为春,万物在春天出生,而震卦卦象为雷,上下卦都是震卦,意为巨雷连击,有震惊、震撼、震慑之意,所以惊蛰意为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的虫子都(被雷声)惊醒而出来活动了。

总的来说,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的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

现代机械化耕种

惊蛰时节,春雷乍起,生机盎然。不过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惊蛰始雷”仅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较为吻合,此时东北和西北广大地区依旧是银装素裹的冬日景象。

惊蛰是对我国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一个时节,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来说,惊蛰意味着春耕的全面开始。

除此之外,惊蛰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那就是“打小人”。

民俗:打小人

打小人是一种流行于香港、广东民间的“民间习俗”。老百姓希望通过“打小人”来驱逐、报复所谓的“小人”。 在香港,也有很多专职的神婆提供有偿打小人服务。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首先是选择时间,自然是惊蛰日为佳,不过农历每月初六、十六、廿六和历书所记之“除日”(黄历十二值日之一,黄道吉日,意为辞旧迎新之日)也可以“打小人”。

“打小人”的地点一般是选在阴气较重的地方,比如桥底,据说在三叉路口“打小人”会比较灵验,因为那种地方杀气大。而香港最火的打小人圣地就在湾仔鹅颈桥桥底,因为鹅颈桥就位于三叉状地带,属于最佳“三煞位”。

鹅颈桥底专职神婆帮你打小人

“打小人”的仪式很有趣。首先你需要点燃简单的香烛供奉天地神明,而后将小人的姓名、生辰八字等可以注明其身份的信息写在画着小人的“小人纸”上,用拖鞋、高跟鞋等物件反复抽打小人纸,意喻殴打“小人”,同时口里同时念「打你个小人头,打到你有气无得透;打你只小人手,打到你有眼都唔识偷」等带有积极向上、正能量的神秘语句。

小人纸

打小人专用正能量口诀

在惊蛰日“打小人”则还要祭白虎。据说白虎是口舌之神,每年在惊蛰日出来觅食,会开口伤人,使人招来口舌是非之灾。你只需将肥腻的生猪肉涂抹在纸虎的嘴上,意喻用油水将白虎的嘴巴塞满,便能使其不能开口伤人。然后再将小人纸和纸虎一起烧掉。

最后点燃百解消灾符和纸元宝等祭祀用品,祈求霉运消解,大功告成。

总的来说,“打小人”作为一种民俗,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祝福,是期盼生活能够一帆风顺、福气安康,充满了正能量,绝非恶毒诅咒。

各位朋友如果觉得最近诸事不顺,霉运连连,或者身边正好有小人作祟,暗中作乱的话,不妨趁着惊蛰日的到来,也试试这个有益身心的民俗活动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