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里居然闹狐仙,您信吗_胆小慎入!

在老北京,您知道在哪里曾经有狐仙的传说呢?在很早很早以前,所谓的邪路妖孽“五大仙”就已经被民间百姓供奉了。

这“五大仙”又叫“五大家”,分别指:狐仙,就是狐狸精、黄仙,就是黄鼠狼精、白仙,就是刺猬精、柳仙,就是蛇,还有灰仙,就是老鼠精。

其实啊,自然环境好,这些昼伏夜出的动物常常在人的周围出现,当时的人们不理解这自然与动物的关系,才编出了很多传说故事。这只能说是当时的人们还不了解大自然,这和封建迷信沾不上边。

那刚才咱们说了,老北京哪里有狐仙的传说呢?告诉您,那就是著名的天坛。

北京的天坛,坛城广阔,大约比皇城,“紫禁城”大四分之三。

天坛虽显庄严肃穆,但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由于管理粗放,当时这里,荒草蓬蒿足有一人来高,那时出没这里的多是痞子混儿混儿,还有小型野兽出没,如:狐、兔、獾、鼬,甚至还有野狗光临,那林间枝头之上昼夜常有:枭、家喜鹊、家巧儿、乌鸦等等歇息。甚或有时还有路过此地歇脚的丹顶鹤,鹭鸶等水禽出没过。可见过去的天坛,坛城内,是怎样一个环境了。

荒草中常出没的以小昆虫,小啮齿类动物为食的,蛇,刺猬,狐獾鼠鼬之类的动物,那可说是常见的,这中间要数狐狸最出名,本故事整理人就曾亲眼见过,美狐出没,见过,赤狐,白狐,银狐,黑狐,(有意思的是一次,大约是六二年,一只短尾黑狐,被游人追赶无路可逃,竟然钻进东天门,门闩洞内,被我们抓个正着)。

六十年代初,我在天坛还见到了,最难得一见的白面黑狐。可想而之,解放以前,乃至封建王朝时期,天坛坛城内,那狐獾兔鼬少的了吗?!所以围绕着这些狐獾兔鼬的传说也就很多。

天坛那么大,那到底天坛哪里以前曾流传过狐仙的传说呢?嘿,围绕着天坛的墙外,还有天坛里的礼器库等等很多地方,都传说闹过狐仙。您知道南坛筒子吗?也就是天坛南坛墙外,东起玉蜓桥西至永定门,现在叫永内东街的地段,传说就曾经有狐仙出没。

据说人间万物只要修行有道,就能成仙,成精;就象现在一些媒体所报导的那样:一只家喜鹊,从雏鸟喂养,善待于它,他也会对你有感情,慢慢的也会说人言。一只猢狲,人工飼养,感情逐渐加深,后来遇上天灾竟能舍身救主一样,这些鸟兽就算有道了吧;那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鸟兽,其实也一样,只要它善学,勇猛,就能脱颖而出,就能成王,成精,成仙。

据说在明朝天坛内野狐成群,其中有得道者,经常於殿堂嘻戏,并不伤人,就如同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所云:最多以恶作剧行为吓人为乐,所以故事传闻很多。

明万历年间,座落在天坛西南角的神乐观里的道士,逐渐办起了茶馆,酒肆,药店,甚至还出现了民间烧香,祈祷,占卜算卦等现象,一时吸引京城百姓不时逢拥而至,一些好事者,竟然在此定期,定时办起了节会民俗活动,这给当时的京城南隅,又添了一处热闹场所,每当节会,这里如同庙会集市,三教九流杂集皇家禁地,有买有卖,抽签算卦,焚香烧纸,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一派繁忙。

在这嘈杂的人群中,有一得道老狐,经常幻化成一白胡子老头,混迹於善男信女之中,有时与人对亦下棋,有时约人,品茶饮酒,老者为人慷慨,出手大方,茶余饭后争先付银结账。从不参予赌博群殴,狎妓闹事。人缘极好,人们都愿意和他往来,可他从来不把自己的住址告诉他人。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许多中年人都日渐终老辞世,可这白胡子老头,却始终身板硬朗,精神不减,天天出现在神乐观。有人向老头请教养生之道,问他为何精神矍铄,身板这么结实,问他到底多大岁数,於是他直言相告:自己是个一千多岁的老白狐,如今,幻化成人形,目的是为了便於和各位交往方便,说罢哈哈一笑飘然而去。

自此,这白胡子老头隔三差五出现在神乐观,日久天长人们也就不以为怪了。可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发现,每逢皇上驾临天坛祭天求雨的日子,这老头就总有几天不露面了,待大典结束皇帝回宫了,他就又出现了,于是有人大着胆子问老头:“好几天不见了,您老咋没露面啊?”

白狐子老头回答说:“皇上祭天的时候啊,皇帝,和天帝要在坛上相会,这时各路神灵都会前来保护,就连路口,大门,殿堂,树林,草丛,沟沟坎坎都有神灵把守控制,我想来也来不了啊,我只能躲出京城,到泰山的石洞中藏了几天”。

这大明王朝,崇信道教,尊宠张道陵之孙为“真人”(位居侍郎之上,相当今天的副部级)百姓呼为“张天师”,并在天坛神乐观南,建了一座“天师府”以备“张天师”来京时充做道场,每当天师驻锡,多有善男信女递上手帕,求真人赐予符印,带回家去,用以祛病防身。

这老狐有意戏弄天师,也想递上一方手帕,求得一印符,但他不敢亲自去送,就转求别人代将手帕呈了上去,可这天师接过手帕,展目一看,随即大喝一声:“老妖,你好大胆!竟敢借他人之手,哄骗于我,而今我的印符惹叫你骗了去,那你的道行就三界无敌了,今天我决不放过你”。

说罢丈剑纵身跃起,一剑直抵老狐命门,那老狐惨叫一声,随即倒地蜷缩一堆,露出了狐狸尾巴。从此在这神乐观一带,就再也没有人见过那白胡子老头了。

这个故事传说颇广,曾在明万历朝进士谢肇淛所著“五杂俎”一节中有记载。

这天坛里闹狐仙,可不光明朝时有所传闻;据传清末光绪二十年,因笾豆库(竹制祭器库)内晚上常有动静,有人前往,则动静全无,司库知事将此事报至有司衙门,奉祀官,吴长春,率人前往查看,动静不止,马上叫人拿来钥匙,打开库门一看:呀!有一老狐当门而卧,看见有人进门,这畜牲抬起眼皮,眨巴眨巴,似有谦意,稍倾,在众人吃惊,不知所措之时,老狐大摇大摆,慢慢悠悠步出库门扬长而去。

这祭器库旁边是乐器库,库内存放有金编钟,石玉罄等乐器,这些乐器,皆非常贵重,是祭天大典专用,钟罄皆挂在木架上,演奏时,用木槌敲打击发出美妙音符;据说,咸丰年间就有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见乐器库传出美妙的钟罄之声,看库人员开锁查看,并无人影,后推断是狐狸做祟。

因此,看库人员经常心惊肉跳,请辞回家了,再换一个,依然如此,这老换人也不是事啊?又怕那些孽畜把乐器搞坏,所以,后来为保护乐器只好把乐器转存到太常寺仓库保存了。

文|李维仲

(欢迎关注疯狂老北京)

讲述北京人身边的故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