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大家说好的书法作品,老百姓并没那么喜欢?
有朋友问我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很多大家说好的书法作品,老百姓并没那么喜欢?
这个问题问的有些歧义。首先这个“大家”容易被人理解为大众,而大众和老百姓基本上是重合的。或许提问者所说的“大家”,指的是“大书法家”,所以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方便理解,比如把问题改成“为什么很多书法家认为好的书法作品,普通老百姓并没有那么喜欢?”。
下面开始正经回答。
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存在的,而结果就是这些被高估的艺术垃圾,最终都会走向历史的垃圾桶。
所有新生事物的发展,必然是一种良莠不齐的生长状态,所以在这期间出现一些我们认为不是那么好的艺术,是可以理解的。
那如何理解这种状态呢?请你想象一场森林大火,上个世纪激进的运动,将整片文化的雨林用十年的烧毁殆尽,但是好在有一些种子留了下来。一遇到宽松而且自由的土壤,他们就茁壮成长了。
在这样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杂草长出来。那为什么行家没办法分别优劣呢?可能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行家的身份就值得怀疑。由于人们根本没见过雨林里真正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的苗子是什么样子,所以一些看似非常专业的人也会看走眼,甚至他们一开始就是杂草的始作俑者。
这样看来,有一些技艺水平不高,格调低俗的书法艺术被人吹捧,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请你相信,这绝对不是常态。这就牵扯到艺术发展观的问题了。
我认为,凑够总体上来说,历史长河方向是由无数的人他们各自的合理的诉求决定的。清代梁巘在《评书帖》中说: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梁巘之所以这样说,我认为他就是看到了每一个时代,大部分的人们倾向于去选择的方向。晋朝尚韵是因为他们崇尚道教玄学,注重个人品行修养。唐人尚法是因为他们有着一种高度的帝国自信和理性精神,宋人尚意,是因为他们文人个性张扬,元明尚态,是因为他们注重自我解放。
但是梁巘的评论和总结,似乎少了什么。你可能会禁不住的想,在大唐帝国灭亡的的那一年,即公元907年,到北宋建国元年,即公元960年,这中间的历史去哪里了?他们有没有一种可以被我们总结和把握的东西?其实没有。
因为这一时期,是旧有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的时候,所以人们各自选择的方向肯定是混乱的。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期间出现了五代十国混乱的局面。战乱期间人人自危,哪还顾得上艺术传承呢?所以南宋皇帝赵构在《翰墨志》中说:
“本朝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书学之避,无如本朝”。
好在五代有一个杨疯子——杨凝式,但是他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自己也只能装疯卖傻得以保存性命。到了北宋初年书法的发展依然缓慢。欧阳修为此痛心疾首,他说:
自唐末兵戈之乱, 儒学文章扫地而尽。 圣宋兴百余年间, 雄文硕学之士相继不绝,文章之盛遂追三代之隆。独字书之法寂寞不振,未能比踪唐室,余每以为恨。
所以,在大的“毁灭”和“动乱”之后,一种新的秩序的选择,一种新的审美价值的发展方向,是慢慢逐渐形成的。到了后来,宋代有了蔡襄这样对传统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大书法家,才让书法逐渐走上了正道。
因此,我觉得无论现在有多少垃圾作品会被人吹捧,最终他们都要走向历史的垃圾堆,成为艺术长河里的一粒尘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