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攻打吐蕃的逆天战绩_八千灭九万,还火烧了布达拉宫_
最近看唐朝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点,唐军的武德不是一般的爆棚啊!
那就是唐朝的“灭国”名将苏定方,居然在青藏高原接连打败吐蕃,最后还直捣了布达拉宫。
最牛的是苏定方率领的唐军,没有一次超过一万人,最少的时候手下只有一千唐军。但是居然能击败数万吐蕃军,而且能够阵斩数万人,好像吐蕃都是纸片人一样。
你不说一声逆天都对不起这些史书的记载。
那苏定方与吐蕃的乌海之战是真是假?火烧布达拉宫是否是杜撰呢?唐朝的资料是否可以佐证此战呢?
1、苏定方的逆天战绩
唐高宗在位的时候,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和吐谷浑,基本上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龙朔三年(663年)的时候,吐蕃和吐谷浑开始打嘴仗,双方都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宫廷,在高宗面前喊冤诉苦,希望唐高宗能出兵给自己出口气。
“吐蕃与吐谷浑互相攻,各遣使上表论曲直,更来求援。”(《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唐高宗当然是以和为贵了,让他出兵替这俩政权找场子,明显是有点划不来嘛。
而且俩政权的矛盾越深,唐高宗其实越高兴越安稳,要真是帮着一个灭了另一个,那唐高宗晚上就该睡不着了。
所以他只是对两国进行了习惯性的安抚。
但是后续就出事了,吐谷浑的大臣素和贵因为有罪,所以为了自保出逃到吐蕃寻求庇护,作为交换就交待吐谷浑的虚实。
“吐谷浑之臣素和贵有罪,逃奔吐蕃,具言吐谷浑虚实。”(《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这不是想瞌睡就来枕头吗?既然吐蕃有了带路党的话,那不攻打吐谷浑还留着过年吗?
结果吐谷浑被打个措手不及,可汗曷钵与弘化公主帅残余部众败走凉州,上书唐高宗请求内附。
“吐谷浑大败,河源王慕容诺曷钵,及弘化公主脱身走投凉州,遣使告急。”(《旧唐书·吐蕃传》)
唐高宗虽然怕老婆但是人又不傻,这时候肯定是要帮着吐谷浑,要不然以后谁能牵制吐蕃?
于是这次他调兵遣将动真格了,派遣凉州都督郑仁泰、右武卫将军独狐卿云等人,率大军屯诸凉州、鄯州准备抵御吐蕃。
而这次统帅大军的总指挥,就是唐朝的“灭国”名将苏定方,他受唐高宗之命节度众军。
“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为吐谷浑之援。”(《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那一场大战自然是不可避免了。
按照吐蕃方面的资料记载,苏定方与吐蕃先后大战了两场,每一场都是逆天的以少胜多。
第一场是乌海之战。
苏定方部唐军仅有一千多人,而对手达延莽布支部下有八万之众,这个达延还是原吐谷浑可汗的太子,后来归顺吐蕃当将领了。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
“及至羊年,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之东岱处,与唐朝苏定方交战。达延亦死,以八万之众败于一千。”
而根据清朝时编撰的《唐书删补》记载,此战苏定有点仓促应战的意思,因为他压根来不及披上战甲:
“定方不及披甲,帅敢死士千余,邀击于乌海,直奔其阵,大破,杀其众,达延亦死于阵。”
看样子就是苏定方横冲直撞,一个冲锋就把达延的八万之众击溃了,达延可能是死于乱军之中了。
不得不说苏定方是真的猛。
当然,苏定方这次击溃的可能是吐谷浑的归降军,战斗力不高按说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接下来面对的十万吐蕃之众,那可真是逆天中的逆天了。
2、苏定方直接攻入布达拉宫
达延兵败于苏定方之手后,吐蕃的权臣禄东赞父子,亲自率兵十万来找场子。
这点在《资治通鉴》中倒是有提及:
“吐蕃禄东赞屯青海,遣使者论仲琮入见,表陈吐谷浑之罪。”
这里只是说乌海之战后,禄东赞跟唐朝打招呼看吐谷浑不爽了,看样子是准备出手开战。
但史料中并没有提及双方的战斗。
但是根据吐蕃方面的资料记载,苏定方跟禄东赞父子着实厮杀了一场,而且又是逆天的以少胜多。
此战禄东赞部吐蕃兵有十万之众,而苏定方进率八千唐军迎击,双方军队数量及其悬殊:
“吐蕃禄东赞兴师十万众入寇,生羌十二州为其所破。定方闻之,率兵八千鏖击。”(《唐书删补》)
跟面对达延时的“邀击”相比,面对禄东赞时苏定方却是“鏖击”,可见苏定方压力还是不小的。
但最后同样是不知道苏定方,用了什么堪称鬼才的战略战术,不但成功击败了十万吐蕃军,最后还斩首九万两千余人。
“大破杀其众,斩首九万二千余,敌遁还者仅八千,禄东赞亦受创而亡。”(《唐书删补》)
如果这个记录属实的话,那这不叫逆天什么叫逆天?客场作战居然还以少胜多,居然还把敌军主将给击毙了?
看样子是比淝水之战还要玄乎了。
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率领残余的吐蕃兵败逃回蕃,苏定方则集结大军穷追不舍。
然后不可思议的事就来了:
“定方复大发兵,进袭吐蕃,欲直捣虏阵,遂深入敌境,直抵布达拉宫,纵火焚之。”(《唐书删补》)
苏定方居然真的直捣黄龙,不打好不费劲地打到布达拉宫,还很不客气的一把火给烧了。
看样子他是想把吐蕃给斩草除根了。
与之相对应的多个吐蕃史料中,也有苏定方火烧布达拉宫的记载,但是关于唐军人数则多的有点“逆天”。
比如藏文古史《贤者喜宴》记载说:
“松芒赞普死时,五十万唐军抵藏(吐蕃),焚红墀孜宫。”
这个五十万之说显然是夸大到离谱了,但唐军攻入吐蕃烧了步宫,吐蕃资料却能相互印证。
比如《西藏王臣记》载:
“(禄东赞兵败后)盛传唐军入藏……未几,唐军果至,纵火烧布达拉宫。”
又比如《新红史》所载:
“在此王之时,唐军抵达吐蕃,红山(布宫)焚于火。”
至于最后唐军为什么没有占据吐蕃,根据《贤者喜宴》的说法则是,唐军被禄东赞的儿子论钦陵击败而退出。
但比较这件事比较诡谲的是,按说苏定方如果真有这么彪悍的战绩,唐朝的相关资料中居然没有任何记载。
所以不少研究者认为此事或系杜撰。
那这事真的是子虚乌有的吗?
3、苏定方或许真的这么彪悍过
尽管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没有丝毫提及苏定方的乌海之战,以及攻入吐蕃等战绩,但还是有相关线索可以查询的。
首先苏定方的确有以少胜多的能力。
比如在他跟随程咬金(程知节)征讨贺鲁时,在鹰娑川之战中,苏定方率领精骑五百直捣贼营,一举击溃贺鲁的四万之众。
“定方始休士,见尘起,率精骑五百,逾岭驰捣贼营,贼众大溃,杀千余人,所弃铠仗、牛马藉藉山野不可计。”(《新唐书·苏定方传》)
五百骑兵直捣敌营,四万敌军被他斩杀千余人,进而直接崩溃败走,缴获铠甲牛马物资不可胜计。
再比如第二次征讨贺鲁的时候,贺鲁聚集十万之众对抗,苏定方仅帅千余唐军,在一万回纥仆从军的配合下,一举毙敌有数万之众。
“贼先击步军,三冲不入,定方乘势击之,贼遂大溃,追奔三十里,杀人马数万。”(《旧唐书·苏定方传》)
所以苏定方从不缺以少胜多的战绩,而且斩首敌军数万也有案例可循,理论上他有能力在对战吐蕃军时,能够做到以少胜多。
其次苏定方可能确实与吐蕃爆发过战斗。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
“左武候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为诸将节度,以定其乱。”
这个“以定其乱”,肯定是要以武力为支撑的,而且面对气势汹汹的吐蕃军,不打上当头棒喝的一场硬仗,能让禄东赞父子乖乖安生下来吗?
而根据《资治通鉴》所说:
“以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节度诸军,为吐谷浑之援。”
既然要为吐谷浑摇旗呐喊当靠山,而吐蕃禄东赞又遣使上朝,陈述必须要攻打吐谷浑。
那双方不爆发战端几乎是不可能。
但双方可能仅仅是小规模战斗,并没有打得战火连天不可开交,应该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最后就是禄东赞确实死了。
如果根据《唐书删补》的说法,禄东赞是被苏定方击伤而不治的,所以他应该是死于战乱的。
只不过这个《唐书删补》是清朝时编写的,里面关于苏定方与吐蕃的逆天战绩,也是参考了吐蕃方面的记载,所以并不能当作一手资料。
而且根据吐蕃相关资料记载,禄东赞确实是死于跟唐军的交手中,只不过死因不是很明确。
《西藏王臣记》上说:
“率领藏军(吐蕃)十万,大袭唐军,噶尔(禄东赞)卒于军中。”
《新红史》也记载:
“大臣噶尔率十万吐蕃军破坏汉地,据说噶尔本人亦死于军中。”
所以禄东赞确实是死了,而且是死于跟苏定方的交手中,关键唐朝方面也有印证。
“帝遣使者谯让,乃使来请与吐谷浑平憾,求赤水地牧马,不许。会禄东赞死。”(《新唐书·吐蕃传》)
这个记载多少有点突兀,唐高宗回绝了吐蕃所谓的吐谷浑有罪后,还遣使出使吐蕃希望别找吐谷浑的麻烦。
然后禄东赞就莫名其妙地去世了。
这里大概率可能真的是跟唐军交手的时候,不幸在战斗中受伤而去世的,当然也可能是正常病死的。
所以结合唐朝这方面的资料看,苏定方极有可能与吐蕃交过手,但是战绩可能灌水有点严重。
(一家之言,求同存异,感谢您的阅读)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