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法理2023章节测试答案

1、【多选题】下面选项中属于法律责任的是()。

A、违法义务

B、自己责任

C、过错

D、无过错

我的答案:ABCD

2、【多选题】下面选项中属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中的地动驾驶生产者的地位转变及其责任的是()。

A、驾驶人自己承担责任

B、生产者转变为驾驶人

C、拟制

D、改制

我的答案:BC

3、【多选题】下面选项中属于生产者发展风险抗辩的内容的是()。

A、使用时间

B、科技水平

C、判断时点

D、适用范围

我的答案:BCD

5.1人工智能立法需要机器人参与吗?

1、【多选题】针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失控,包括()的失控。

A、宏观层面

B、微观层面

C、法律层面

D、制度层面

我的答案:AB

2、【多选题】宏观层面的机器人立法的调节对象是()。

A、进行人工智能开发的人员

B、进行人工智能应用的人员

C、进行人工智能开发的机构

D、进行人工智能应用的机构

我的答案:ABCD

3、【填空题】机器人立法可以考虑采取()的原则,对不同研发和应用阶段人工智能技术采取针对性立法。

我的答案:分类指导

4、【判断题】机器人的权利和责任最后都要落实为法律,才能真正产生效果。

我的答案:√

5、【判断题】立法是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的答案:√

6、【判断题】机器人一身二任,既可以视为人类工具,也可能成为独立的权利主体,为机器人立法,需要分别进行考虑。

我的答案:√

7、【判断题】建立在人工智能技术基础上的机器人,之所以需要通过法律来确定权利和责任,根本上是因为机器人具有自主性,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后果。

我的答案:√

8、【判断题】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的立法,在这个阶段都属于前瞻性立法。

我的答案:√

9、【简答题】如何为作为工具的机器人立法?

我的答案:1.机器人作为工具,立法就是机器人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的博弈过程。2.机器人立法本身就意味着机器人不是普通工具,否则没必要立法。

5.2机器人立法的分类指导原则

1、【填空题】()指的是针对机器人使用所发生的的意外后果,解决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责任分配问题。

我的答案:善后立法

2、【判断题】立法既需要考虑机器人因为技术原因发生意外时,全产业链甚至政府分担责任的情形,也需要考虑比如机器人大量使用导致失业人数剧增的情形。

我的答案:√

5.3作为工具的机器人与立法困境

1、【简答题】作为工具的机器人立法可能遭遇什么困境?

我的答案:1.即便作为工具,智能机器人也处于主体与非主体之间。2.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在机器人身上可能高度显性化,从而导致伦理乃至法律两难。3.即便作为工具,仅仅因为有了自主能力,机器人给人类法律提出的问题,就远非法律本身能够解决的。

5.4作为权利主体的机器人与立法困境

1、【判断题】如果机器人立法也是从事实出发,那就意味着必须等到机器人有了自由意志,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之时,机器人立法才应该摆上议事日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