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法用笔”是指画家对笔、水、墨、纸的掌握、认识以及运用
关于中国画的用笔,在《古画品录》中就有提到,曰:“骨法用笔”。后人更是为“骨法用笔”做了详细的解释,用笔要有力量,能做到意在笔先,心随意转,有文人之骨气。自谢赫提出“骨法用笔”之后,画家们也都对用笔的方式方法做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在表现不同的物像,体现不同的意味需要不同的线条,从而提出了,中锋用笔,逆锋用笔,顺锋用笔,藏锋用笔等。也从而确定了中国画学习的用笔方式。但是真正的画家,在创作中是不会拘泥于这些方式,而是会因自己画面表达的意味而去决定自己怎么用笔。
肖大平作品 136/34
关于用笔,近代国画大师黄宾虹也提出了,平、圆、留、重、变“五笔”之说。黄宾虹大师所提“五笔”之说也有很多解释,但是无一观点是黄宾虹先生之本意。因为黄宾虹先生所提出的平、圆、留、重、变“五笔”之说更多的是提示,是惊醒。而非框定画中国画应该怎么去画!至于黄宾虹先生对笔的运用,我们可以在其画中寻觅,但是这个寻觅只是去借鉴学习,是去感悟,而不不是“死板硬抄”。
肖大平作品 136/68
其实我们所讲的“用笔”,讲的是人,而非笔。因为用笔关键不在于笔,而是“用”。谁用呢?画家也!所以“用笔”是指的画家对画画的理解与认识,是指的画家对画面的掌控能力,是指画家对笔、水、墨、纸的把控、掌握、认识以及运用。至于“骨法用笔”也是在这种认识中形成的一种画面的意蕴。而黄宾虹提出的“五笔”也是如此,只是他们对这种画面意蕴做了不同的释义。这种形象的解读也是为了后人画家更好地学习中国画,但是切记,只是学习期间去控制这些元素的产生,到了自己创作时要有自己的感悟才可以,不然永远成不了画家。
肖大平作品 136/68(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