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天寿陵园:生命无常的觉知与死亡意识的自觉化
生死教育首先要让人将生和死两者关联起来,尤其是在意识上、观念上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认识生命的无常而将死亡意识自觉化,形成一种以生观死、以死观生的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前提。
尽管死亡随时都在我们的身边,或者说就在我们的生命里,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是不会去想到死亡的。死亡作为现实人生的终结,本来是每一个人都必须面临的人生大问题。但是,常人往往都将死看做似乎是与自己无关的,都是他人之死、旁人之死。由此,死亡所具有的对生命本身的那种“逼迫”意义也就无法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彰显出来。
死亡是与人类社会历史相伴随的,在某一侧面反映着人类历史的变迁。如果可以说,一部人类历史就是人类生命的演绎史,那么同样也可以说,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死亡史。现代社会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体现在人类生命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要“把持住”生命,便不能不充分了解死亡。可是,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又是一个“没有死亡的世代”,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婴幼期到青少年,到长大成人、就业结婚生子,从未经验到至亲好友的死亡;死亡似乎是一个奇怪、异常的事件,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占有任何恰当的位置。虽然死亡已经不再是一种禁忌,但它仍然是一个隐蔽的话题。
尽管通过将死亡遗忘和边缘化,将死亡从人们生活的中心排除了,可是在事实上,现代社会的死亡现实又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接近人们。交通事故、自然灾害、自杀,以及媒体传播的影响,现代人随时随地都成为死亡的旁观者和可能者。面对这一处境,现代人奉行“鸵鸟”哲学,对死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将死之必然还原为死之偶然。我们习惯于强调死亡的偶发原因——意外事故、疾病、感染以及年纪老迈,总希望把死亡从一种必然性还原为一种偶然的事件。现代人这种逃避死亡的努力已成为一种社会机制,一种话语权。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