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双运开智慧(空海法师)
(学员结集整理)为什么要止观?如何修止?如何修观?……空海多次在各地开示过,现结集和大家分享。 (2012年7月 )
目 录 第一章 止观概述 什么是止观? 脚踏实地、如实、归零――“出世间” 正确的“观”指的是“如实观” 止观俱修,不能偏颇。 第二章 修止…… “止”的作用 静态中,从出入息法契入“止” 动态中,以“四念处”开发定力和明觉 第三章 修观…… 何为“观”? 经文解析“如实正观” 闻思,禅修相辅相成 第四章 止观双运…… 在出入息方面,如何做到有觉、有观? 什么时候要止、什么时候要观、怎么样来止观双运? 第五章 答疑…… 在什么时候进入正思惟、止观双运最好
******************************************************* 第一章 止观概述 什么是止观? 真正的原始佛法——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带领大家修行的时候,要开悟、见法、解脱,都是需要透过真正的“禅那”,“禅那”翻译出它的意思、意义,就是“静虑”,也就是“止观”。是在身心宁静、沉淀的情况之下,用一个很明觉、微细的心来体悟、来见法。 心灵成长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止”——让身心沉淀、柔软、净化,然后进一步是“止观双运”。“止观双运”就是要用一颗清净、没有污染的心来现观“法”。 “法”讲的就是宇宙的真理、宇宙的运行法则。 你要开悟、要见法、要了悟生死大事,都是在“止观双运”的情况之下,才能够体证到法、体悟到法,所以我们很重视后段的“止观双运”开智慧。 “止观双运”就是用宁静的心、清净的心、不带污染的心来看、(来)如实观宇宙的运转法则,如实观因缘法。这个“观”不是用“想象”的啊!那个“观”是代表归零、不带成见、如实的看。 脚踏实地、如实、归零——“出世间” 要修止观双运的出世间定,你必须要清楚了解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间法”?你要清楚了解什么是“出世间法”,就必须要有深厚的闻思基础,要有正知、正见,你要拥有正知、正见,就必须要有善根、福德、因缘,你要拥有善根、福德、因缘,请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把人间的基本善法好好做好。不要一修行,就马上要成佛、要证果;一修行,就马上要开悟、要明心见性;一修行就认为说自己很利根、要很快。那些真的都是“自我”他在贪图快速,因为“自我”很容易膨胀。 我们来修行,首先要脚踏实地把基本的为人处事做好,如果你没有把人际关系做好,你的修行不可能真正有成。即使你认为的“有成”也不是“出世间法”,我讲的修行有成是出世间法。如果你没有把基本的人际关系做好,你不可能走上正确的出世间的解脱道。 “人成即佛成”,要好好地落实下来,让我们的身心柔软,要懂得知恩、感恩!要跟众生广结善缘,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你才会真的累积善根、福德、因缘,你才会听闻到真正的解脱法。如果你世间善法的基础不够,就算你听闻到解脱道、解脱法,你不是不相信,不然就是不容易契入,不容易了解到里面真正的核心,就是会有障碍啊!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小看我们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身、口、意的行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好好地理解正确的因果观,你希望能够成佛、解脱自在,但不要忘了现在、当下就需要点点滴滴去播种善因,从现在开始。 正确的“观”指的是“如实观” 我讲的止观的“观”不是一般人所谓的观想的“观”,不是那种。一般的观想是用自我在想象一个情境出来。当然,那也是可以帮助修定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你闻思不正确,不深入的话,一样,你很难来到客观、如实观。 如果没有正知正见为基础,你不知道要“观”什么。有人就会引导你去观一个佛像、观一个神像,或是观一个什么境界,或是观一个极乐净土……,那些虽然也是“观”,但是不叫作“如实观”。那是你有欲望,你在构筑你所要的一个世界,就算你认为你观想有成,那都只是你的“自我”所投射出来的。 所谓的“如实观”它不是自我的投射,他是来到用清净的心,更严格的讲是来到用“无我”的心,不带任何的成见,没有主观意识,很如实的去看万事万物的实相,这个才叫作“如实观”、“止观双运”。 你要宁静下来就是要有定力,所以要知道,我们禅修中的禅定是要让你用来止观双运的,不是要在那里练深定。深定——那也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让你去体验一切都是无常变化。如果你没有开启智慧,你修再深的定,那都还只是世间定。你要世间定得再深,你还是一样——那个我执、身见还是破不了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止观双运”,是没办法开启智慧的。不是说禅定不好,而是“定”是为了协助我们以一个稳定的心、清净的心,来“如实观”。“定”就是稳定,(然后)要进入“止观双运”。 “如实观”是要来到心宁静下来、清清净净,没有带个人的色彩,没有带个人的“要”或“不要”,他就是完全很客观。“观”就是来到很客观,你的心要宁静、清净下来之后,才没有个人的“要”或“不要”。然后静下来、很客观的来观看宇宙的真理实相。 止观俱修,不能偏颇。 “寻、伺、喜、乐、一心”这是偏于专注、修止的初禅。 “觉、观、喜、乐、一心”这是止观双运的初禅。 对开悟、开智慧、断结、证果,最有益助的是具足“觉、观、喜、乐、一心”能止观双运的初禅,或未到地定。 初学禅定,大多偏于“专注”、“修止”,这是过程。待禅定有基础又有闻思基础,就能进行止观双运。 若片面的排斥专注,一开始就要止观双运,往往只能是散乱的观、粗浅的观。 若只修“专注”与“止”的禅定,不管深入到什么定,都只是世间法的禅定,未必会开智慧。落入世间法的禅定,往往是因为不知如何止观双运,或是所观的方向错误。 如果你没有闻思基础,没有正确走在解脱道上,在那里一直打坐,很容易就只是在“定力”上面下工夫。 戒、定做基础,有这些好的基础,进一步再来就是要止观双运,一定要用你的清净的心灵去体悟、去认清真理实相,去了解生命的实相,去了解生命的究竟皈依处,你才会真正来到安心自在。 所以定力那是助缘,他可以帮助,但不是绝对。如果你真的要见法、要开悟,你能够有初禅或是未到地定,这些都已经能够让你来止观双运。 “正定”是“止观双运”。若单纯修止,也是为了如实体验禅境的无常生灭,与方便对身心内外及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正观。 第二章 修止 “止的作用” “止”就是让身心能够安定下来! 最重要的是心要从心猿意马的状态宁静下来。因为一个动荡不安的心没办法去如实观的,你没办法看清万事万物,你都是用自我、用习性在推测、在想象。 记得,如果你没有定力,你没有静的这种功夫的话,你是随顺习性的这种冲动力,静不下来,你对事情的判断一半以上都是错误的,很多都是凭着你的想象、脾气、习性在运作,在推断。 你丑化了别人也不知道;你污染、扭曲了别人也都不知道;别人的意思不是这样,然后你凭着你的直觉,凭着你的凹凸镜去判断、去审判别人,结果大大的误解别人,你也不知道,你还认为你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但是你不知道你被你自己欺骗了。 为什么要有“静”,为什么跟大家讲要“归零”?因为你要能够静得下来,在不带成见的情况之下,你才能够学习着去如实观,你才能够逐渐的看到实相。 当你能够静得下来,然后很客观的去看,这样叫做“止观”。这种“看”有时候是透过正思惟,有时候是透过你冷静,很认真、很仔细的去体会、去体悟,这种看不是光用眼睛看,用心灵去感受也是! 所以,你要止观——静得下来去如实观,你才会看到实相,才会看到自己的颠倒梦想,那时候你的生命才会脱胎换骨!你才会知道什么叫做:过去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你的惭愧心也才会真正的生起,也才会说:喔!原来真正问题的制造者是在自己。 禅修就是让我们的心宁静下来,这是一个“止”的过程。“止”只是开始,下一步就是要观。所以我们第一、二天着重在“止”的方面,让大家的心能够渐渐的收摄下来,让你那动荡不安的心能够澄清、澄静下来。 这个“止”的过程,你不要疏忽了。你不要以为:“我人平常都在打坐,这个没有什么啊!我要求的是一些神通、一些感应、一些禅相啦!”要知道,那都是属于世间法的禅修、禅定。在“止”的过程中,记得!你越能够无所求,你越容易静下来;你越能够放松,你越容易静下来。 静态中,从出入息法契入“止” 我们的心好似心猿意马,到处飘东飘西,一直在错耗我们的生命,浪费我们的生命能源,我们的心没有跟当下的真理实相对焦。 禅修就是要让我们这一匹心猿意马慢慢聚集、对焦过来,活在当下。当你真正能够活在当下,你的智慧力就像阳光,当它有经过聚集之后,力量就会出来,如果你的心有经过禅定力,它会慢慢聚集,然后产生力量,心宁静之后,再深度的去看,就像阳光聚集、然后去看,力道就会产生。 所以,禅修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心慢慢聚焦。 聚焦的过程,就是让我们的心慢慢缩小范围,它的着眼点、着力点,本来很散乱,现在心慢慢的宁静,让它有一个“所缘”,系在一个“所缘”,聚集在一个“所缘”。 在修“止”方面,我们是用出入息法来切入。这个方法很简便、最省力。你走到哪里,你都可以把你的注意力收摄在出入息上面。 最初从“点”开始,我们选择鼻头、人中这个点,意即“十六胜行”里面,佛陀所讲的“置念面前”,把我们的念头、觉察力在眼前,放在我们的面前,比较具体是放在鼻头、人中,我们的觉察力就会收回来,然后在这个附近。 所以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把那个到处攀缘的心收摄回来,把它放在你的出入息上面。这个点你要放在鼻头上也可以,要放在丹田上也可以。如果鼻头、丹田这些你都有经历过、都有觉察到,你要把它扩大到全身也可以。 这一、两天你不要把心放得太开,你要把心收摄下来,先在这个五蕴身心上面,把这个点先做好。如果一开始你就放,那你后面的力道不容易出来。一开始要先收,好像箭要射出去,你必须先向后拉。我们后面几天会到户外禅修,那是属于比较放的阶段。但如果你没有前面这两天的“收”,你后面的“放”,不会有力道,所以不要轻视这两天的收摄功夫。 收摄六根,可以让你的觉知力慢慢的开发出来。而这个收摄功夫,如果你是放在呼吸上面,还可以让你的觉察力能够不断的提升,变得很敏锐。 至于收摄的过程,大家可以用一个以前可能你们都有玩过的游戏去理解。就像用放大镜,或是太阳光来照射一张纸,因为它的光是开放的,所以这样的照射它不会让那张纸燃烧。但如果你把阳光透过放大镜聚焦之后,它就能够起作用,那张纸它就会燃烧起来。同样的道理,你这两天好好地把心收摄下来,你就会产生定力啊!而这就是开发智慧的力量。当你有定力,你才能够深入的去体悟、去见法,所以你不要轻视前面这个定的基础。 在这修“定”的过程,大家要注意几点:不管你的注意力是放在鼻头,或是放在丹田;或是全身,你可以自由调整。重要的是不要用力,要放松。像现在有的人眉头还是皱得紧紧的,要放开,还要浓眉深锁。你用力的话,你就看不到法,你只是保持一个客观的觉察,来看自自然然的呼吸。你越放松,越能看到自然呼吸的进出。要记得这个很重要的心法——放松,不要用力。 在坐姿方面也是一样,你把它调整到不要弯腰驼背;你把它调整到坐起来很轻松、很放松。不要在姿势上面对抗,也不用跟酸痛对抗。如果你觉得有需要调整时,你可以自由的调整,只是在调整的过程中,你的起心动念,以及你整个的调整过程,那个动作的过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觉。从现在开始大家就是把你的觉察力,放在你的呼吸上面。但记得!不要用力,如果你会有胸闷这种情况,那就是说明你在用力,是你的自我在干扰它。 你只是保持一个客观的觉察者,你是来看戏的,你不要介入,你不要去当导演。这个很重要喔!看呼吸,你只是保持客观的觉察者。你是看戏的人,千万不要用“自我”要去干扰它,不要希望当导演去干扰它,你要看的是自自然然的呼吸。越放松,它越容易呈现给你看。呼吸它本来就存在,本来就一直在生生灭灭;你的全身本来就一直在流动变化、膨胀收缩。只是你绷得紧,你没有觉察到它而已。你现在放松,它就能够如实的呈现出来给你看。在一吸一呼的过程中,你都要去体会,一吸一呼那都是在告诉你无常的法印。 当你在禅堂内打坐、静坐,透过观呼吸、出入息,这是一个“方便法”,是让我们的心猿意马能够逐渐的宁静下来、沉淀下来。 观出入息的初步,是让大家能够逐渐的让心定下来、静下来,但是这只是初步,目的不是在修“深定”。 心若能澄静下来,进行“止观双运”,则五阴、六入处、六界、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都能因如实正观而如实知见、如实体证。 熟练出入息法后,要修止、要修观、要止观双运都可以。能进入止观双运,则容易看到诸结缚,而断结、证果。 所以“止观双运”,才能开智慧,而定力(正定)要成就,来自于精进不放逸。 动态中,以“四念处“开发定力和明觉 “四念处”的修行要领就是把你的“心”跟你的身对焦,清楚明觉的活在当下,清楚的知道你现在当下正在做什么。 走路时,就清楚的知道我正在走路;吃饭时,就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吃饭的整个过程;穿衣服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穿衣服的过程;洗澡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洗澡的整个过程;跟人家讲话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也清楚的听到别人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活在当下。 因为一方面你会逐渐有定力,另一方面你会开启你的明觉,而这个明觉会遍一切处,慢慢的把过去不良的习气、习性,慢慢的把它校正、校正,培养好的习气、习性,就能够从过去的“无明行”转为“明行”。这是很重要的、活生生的活的佛法,大家掌握这个要领,你应用到一切处,你都可以是在修行、在净化、在开发明觉。 你有明觉,你就有定力;你有明觉,你就能够“止观双运”,你就能够深度去体会,你就能够开启智慧。 第三章 修观 何为“观”? “观”是指定力、内心澄静后有深度的看。 在禅修方式里面有那些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的观法,包括观呼吸,或是观日轮、观名相那些啊,或是观什么胜境,这些都是属于修定,还在属于修定的一种、一个过程,那是你自我在去找一个目标、境界,来让你把心专注在上面。所以,这个都还不是属于正确的如实观。 如实观没有自我去投射,就是一个很清静的心没有污染,然后客观的来看万事万物,客观地来体会什么叫做无常法印?什么叫做现象界一切都在流动、生灭、变化? 这样,你才会真正的开智慧,你才会看到真正的真理、实相。而这时候的看,因为你没有带成见,才会来到如实观。 阿含经中,常提到禅思,“禅思”就是“止”中有“观”——很有深度的冷静思惟、如实正观。 经文中所讲的“观”都是有定力、有深度的看。这个“看”是用“心眼”去看、用心去求证、去体悟。若欠缺定力的看,因是散乱心,故只能看到肤浅的外相皮毛,而且容易污染、扭曲实相。 “观”是指你呈现出一个你想要了解的目标,你把它叫出来,然后好好的、认真的去体会,或是去找出自己痛苦不安的那些原因,跟人家冲突的那些情景,然后你静下来好好的去反观,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观,跟反省是不一样的深度,一般的反省是比较浅的,“止观”是来到比较深的层次。你要真正能够“止观”的话,通常都要有相当的闻思基础,你才会正常的观,不然的话,你这个观也是胡思乱想,或是去投射一个影像出来,然后追逐你所要的影像。 一般人的看,是散心肤浅的看。像刚才有人提到也了解“无我”这些,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的自我、我是、我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还没有宁静下来,还没有真正很深度的去体悟法印,而是散心肤浅的看,所以你看不到实相,或只看到自己想要看的角度。 佛陀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为了让心澄静下来,以便对于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深度的如实观察,如实体证而开悟而离系解脱。 记得!所有修行法门都只是为了让你的心澄静下来。所以,不要迷失,不要执着在法门上面。你的禅修、打坐、经行、持咒、念经、礼佛、拜忏……种种这些都叫做方便法门,这些法门都只是让你的心能够宁静下来。 静下来之后,要能够止观双运——用宁静的心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深度的观察,而实相就是“无常”跟“无我”这两个法印。如果你对这两个法印不了解,苦就产生,这就是无明。当你了悟,就是明,“明”就是指——你清楚的见到、体证到无常、无我。因为“自我”消失,就能够处在涅槃寂静、解脱自在。 如果你没有开发出空、明、觉的话,你是用意根、意念在推想、在想象,这个不叫作如实观。所以你要来到以不带成见、清静的心来看,这时候你才能够来到所谓的如实观。 往往是你情况好的时候,你可以很客观的看,但没多久你又开始打妄想,或是带着、用着个人的成见、个人的习以为常的观念知见在看、在论断,你又不知道。你离开了那个空明觉、离开了那个“客观”你都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说要随时回到开发我们的明觉,然后让我们回复到很清静的心——不带污染、不带成见。这时候是来止观双运,你才能够真正如实观,看到真正的真理实相,你才会真正开启法眼、智慧眼。 经文解析“如实正观” “当观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佛陀在这里就标出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正观”,不是说:我去观想什么佛像出来,我去观想一个什么日轮,观想一个阳光,观想什么出来,观到遍一切处了,我就成就了……,或是说我一直去参一个话头,然后参到后来,我看到什么,我体会到什么了,我疑团爆破了……,那都只是一时的一些感受而已,一时心里的那些疑结的突破,这样而已!而且你所去观的那些,只要你是用“有为法”去观,去创造出来的那些境、那些禅相,那还都是属于“梦幻泡影”,都还是属于“颠倒梦想”的世界。 佛陀所讲的“真实正观”,就是要回来体悟这些法印、真理,包括色、受、想、行、识、五阴、六入处、六界,都是如此的,所以经文接着讲:“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 当你了悟了实相的存在是如此,如果你还不服从大自然法则,在那里背道而驰,就只有在那里自讨苦吃。 当你有一天,慢慢体会到这个事实、实相,你是没办法改变得了,这时候你的我是、我能、我慢,才会真正的消失。这时候因为你有看到实相,而且看到原来膨大得很大很大的那个“我”,原来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细菌、一个小虫,我这个小虫怎么有能力去扭转地球、让它改变方向?所以,很狂傲的那个“我慢”就会渐渐消失,因为你看到过去的这一种颠倒梦想,这时候你就会厌离于过去的那一种颠倒梦想。 所以这个“厌”,就是看到自己过去在抓梦幻泡影、在颠倒梦想,这时候你就会放下,放下错误的观念、错误的抓取,于是你就会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 再来就是“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因为你已经不在那里这样颠倒梦想了,所以你就能够解脱自在,不会像以前这样一直抓很多的石头,然后背很多的石头,背得很高兴……,结果到后来才觉得好累啊!怎么这么累?怎么这么多束缚?你不知道你所抓的就是一堆石头,最初是觉得很乐,到后来觉得很苦,于是你就会放下过去的那一种错误的抓取。 “厌故不乐”的“不乐”不是指心情闷闷不乐,而是你不会再喜欢过去那一种颠倒梦想的抓取。 “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 当你能够看到这些法印、真理,真的放下了颠倒梦想,才会产生真实的智慧,也就是说,你终于了悟了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这时候因为你的“止观双运”,而让你大彻大悟,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觉者”——觉悟的人,就是要觉悟到真理实相。 这一经看起来好像很简短,但是含意都很深。当你具有这样真实的智慧,你真的大彻大悟之后,就是证到四果阿罗汉,这时候就可以体证到“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从对“无常”的体悟,然后再进一步去体悟到苦、非我、非我所。 闻思、禅修相辅相成 禅修就是让大家的身、心宁静下来,然后有距离的来看,看清“六根”的实相,也看清“六尘”的实相,这样才会有离系的力量,才能够渐渐做到“不住”。 所谓的“不住”,如果没有透过禅修,保证绝对做不到,因为你只是头脑在理解而已,只是用口述、用口头宣说,用嘴巴讲的口头禅而已,不可能真正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 《金刚经》是叙述实修实证的世界,所以一定要透过实修实证,才能够做到“无所住而生其心”。因为我们平常的“六根”与“六尘”都习惯冲动、黏着在一起,今天就是要解析开来,阿含解脱道的闻思基础非常重要,让你清楚了解五蕴身心的实相——无常、缘起、无我,然后从“六界”方面解析,也从“六尘”方面解析,让你看清“六尘”的实相是如何?而外面世间的实相又是如何?因为众生散乱的心看不清实相,没有透视的眼光,因此佛陀帮我们解析,“六尘”一样是无常刹那生灭变化,也是缘起、无我,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无常、缘起、无我。 平常闻思打下一些基础,在禅修的时候,身心慢慢的沉淀下来,来到正思惟、静虑、禅思,很宁静的去思考、体悟,进入“止观”、进入直觉,也真正的喝到甘露水、体悟到真理实相,这时候你会把整个闻思与修证都结合起来,很自然对抽象的名相消化、了解,就会变成为真正的力量,根、尘的黏着力就会渐渐分开,因为会有离系的力量而使其不再黏着。 心与“空”相应,就是让你的心与境界之间有一个距离,当这个距离出来,以后不管是在禅修期间,或是在历缘对境面对滚滚红尘的种种境界,因为你的心是无量的、很宽大的,加上你是与“空”相应,因此当你跟境界接触,你是有空间的来看,不会被境界吸引过去,才能够真正来到无住、不住。 一定要有深厚的闻思基础,加上参加过禅修,才能够真正了解,真正可以做到。只要具足闻思基础、然后实修,一定可以实证到,绝对不是抽象,大家慢慢去消化。因为这是初果、二果、三果,让你稳定度慢慢上来,如果真正来到究竟,全然都是会“无所住”,不管是面对“六尘”,或是包括“自我”,以及对名利,更是不会抓取,真的是“无所住”。 你要能够来到“离”的境界,不是因为厌恶而离开,不是认为世间就是五浊恶世,世间就是那个不好、什么都不好,然后拼命要离开,不是那一种“离”,那是没有正确的理解。这里所讲的“离”,是来自于你真的身心宁静下来“止观双运”,当你透视了诸法实相,透视了现象界的一切,彻证“三法印”之后,你自然的离一切诸相。如果能够这样,你就远离颠倒梦想——“则名诸佛”。 当你开启的是出世间法的这种“禅定”,那你就会慢慢来到“止观双运”,用定力、用明觉去见法,去开启高等智慧,了悟宇宙的真理实相。当你了悟宇宙真理实相的时候,了解生命实相的时候,很自然的那个我慢、自我,他就会很快的淡化、消失。 所以出世间法的“定”是用来净化、用来了悟宇宙真理实相,不是用来长养我慢。如果你修的是出世间定的话,你的身心一定是越来越柔软,而且越来越懂得感恩,越会流露出慈悲心跟大爱的心。你的心灵世界越来越祥和,你的人际关系也会越来越好。 第四章 止观双运 在出入息方面,如何做到有觉、有观? 本来我们只是看着呼吸的进出、收缩、膨胀。其实这只是一个觉性的开发,事实上,你要有观,这个观是在一吸一呼的当下,你就要去体会无常的法印——一吸,你的身体补充新的风界元素进去了;一呼,你的身体又排除出一些旧的风界元素了。一吸一呼你身体里面的风界元素,它是不断地在流动、变化;一吸一呼它都在告诉你无常法印啊! 出入息的十六个阶段,是跟四念处的四个阶段有连带关系的。十六个胜行每四个阶段,就是四念处的一个阶段。 所以,出入息的一到四,就是四念处的“身念处”的修法; 然后五到八就是属于“受念处”、“觉受”; 九到十二就是属于“心念处”; 十三到十六就是属于“止观双运”、“见法”,这个是属于“法念处”。所以这个都是有结合的。 我们本来若没有禅修,通常就是习惯性的冲动——身也冲动,嘴巴也冲动,意根也都是冲动,身口意都在冲动。只是你没有对比、没有觉察,你就不知不觉、不以为然。当你能够来闻思修,尤其是来参加禅修,然后慢慢地放下万缘,心逐渐地宁静下来。再来,透过观呼吸,让你的心慢慢稳定下来。然后透过出入息让我们的身心逐渐地稳定、宁静下来。 所以,到十六胜行的第四个阶段——“安息身行”就是说:这时候你身体的冲动、躁动不安已经消失了,你是很安稳、很放松的活在当下。很轻松很安稳的继续观呼吸。那这个安息身行,它是有“近行定”,已经逐渐有“未到地定”了,你能够静得下来,安定得下来。安定里面就有定力,只是有没有具足初禅。后面你越来越放松,然后越深入,慢慢地喜觉支、乐觉支就会逐渐地出来。 什么时候要止、什么时候要观、怎么样来止观双运? 如果你的心没有静下来的话,那你的观就是散乱的想、胡思乱想,这时候你体悟的深度不会深入。 如果你只是在修定,而没有起观、去观、去正思惟、深入思维的话,那你的定又容易落入在世间定里边。所以我们是需要有闻思基础,然后又利用禅修开发定力。然后应用宁静的心来止观双运,在宁静的情况之下,用清净的心灵品质去体悟,去见法,放下过去的那些观念、知见、成见,然后去体悟,这样的话,你就容易开启智慧。 所以,如果你闻思而没有修定,你的闻思都只是装填一些观念知见而已;如果你只是修定而没有闻思,那很容易只是在世间法的定里面。事实上,我们带禅修的时候,如果从十六胜行的第一步到十六阶依次逐步讲解,这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整个的全程。你平常在练的时候,不一定整个都要从头到尾呀,你可以让心宁静下来之后,然后来到某个阶段,就开始去体悟。你也可以用心灵去体悟,去感受无常法流。 如果你感受不到,那你才起下思惟,才去静虑、去把那些法义找出来、叫出来,然后去体会,去体悟。所以事实上,正思惟并不会干扰定力,因为你的修定不是为了修定而修定啦,修定是为了心宁静之后,去见法,去体悟,所以不会起冲突。只是你在心如果还没有静下来的时候,不要去胡思乱想,禅修的时候就是先让心宁静下来。 如果你觉得我现在心还很散乱,不适合去思惟,那你就继续观呼吸,或是做静坐中的动中禅,或是经行。如果你觉得我的心现在已经宁静下来,想要进一步来体悟法义,这时候可以由止起观。 打坐的时候,到后面止观双运,这时候就是要逐渐去开发我们这个反观觉察的能力,包括见法的能力,后面的“法念处”就会有,但是我们强调的就是:要学到活生生的法,包括说为什么我们要练习“经行”?为什么要练习“动中禅”?那个都是要让大家学到在日常生活中,你也随时都能够有“明觉”。 你有参加过禅修之后,就好像说你有来参加训练,这个训练它会增强你的各方面的能力——反观的能力、明觉度的开发。明觉度开发,你反观能力就会比较强。那要应用这些“明觉”带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历缘对境之中。 修行,不光是打坐啊,不光是坐在那里看“觉受”;这是一个阶段而已啊,你要学到:我出了禅堂处处一样都是在开发“明觉”;我做什么工作都是在开发“明觉”。你有开发“明觉”,这时候,当我们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有什么冲突,或是我们心量狭窄,或是我们有起贪,有起嗔,以前我们看不到,那现在因为有在开发“明觉”了,哦:当我历缘对境,“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有起贪,马上你就可以觉察得到,一样,当下就是止观双运。你有看到当下“六根”跟“六尘”接触起“贪”,这就是“四念处”里面的“法念处”,这样知道吗?所以“止观”方面不止是在禅修期间,更重要的是要学到活的,在历缘对境中,要能够运用、要能够看。 所以以后你们就会慢慢体会到,真正的修行是在历缘对境中的修行。跟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大家来听经、闻法之后来禅修,这些都是初步的结缘。如果你要继续再上来的话,最好你要再继续深入闻思,而且禅修,要最好能够再专修一段期间。 或是有因缘承担法务工作,在承担法务工作的过程,有更多时间在跟同修们生活在一起,那这时候我们很多的习气、毛病就会流露出来。 就好像说,我们在台湾解脱道学苑,这些承担法务工作的学员呢,因为他们也发心在承担。在承担的过程,很多的毛病、习气就会一一的浮现出来,这时候针对这方面来跟你讲,你才能够真正看到深层的问题。那个都是在历缘对境它才会呈现出来。这个没有历缘对境的历练、呈现的话,你打坐再久,你都看不到的,你闭关再久你都看不到的。 所以深层的那些结缚、习气、毛病,都是在历缘对境的时候,他才会呈现出来。只是呈现出来的时候,通常如果我跟你说这里边有问题,如果你身心不够柔软的时候,通常你是不以为然的,你会起烦恼,你会认为师父误解我,不了解我,所以会有很多的不满,觉得师父也不了解我,他不是明眼人,算了我到其它地方去。像我这么发心的人,别人都是求之不得、都是捧我。来这里你还要讲我种种问题,这些我根本不以为然哪,错都是在别人,明明那么明显是别人错啊,师父怎么讲我有问题?所以你会找很多的理由,然后让自己回避开,逃避开。 所以说你修行真正要面对那个“自我”是要有大丈夫气魄。这样知道吗?我通常都会先鼓励大家:你要成长上来、成长上来啊。然后慢慢有的学员就会跟我讲:师父,我已经准备好了,你放马过来!呵呵,当我一讲,有时候很快就会翻脸。“放马过来”,好啊,我一出掌,你就都死掉。 通常是这样,你们如果真的有道心、有道骨,我才有办法协助你对深层的问题进行反观、照见、突破。如果你的柔软心不够、道心不够,那通常就会说:好了,继续再结善缘啦。 第五章 答疑 在什么时候进入正思惟、止观双运最好? (20110513福鼎) 未到地定也可以正思惟,初禅也可以正思惟。那进入二禅三禅之后,通常因为你的心是清明,但是你的思维运作,会渐渐比较缓和、慢下来。所以如果你入越深的定,你要正思惟就比较不容易。所以初禅是寻、伺、喜、乐、一心。如果你最初修定的时候,把这个寻伺用来正思惟的话,那它就变成为止观双运。 所以最有益于、最有利于止观双运的事实上是初禅。你如果没有相当的稳定性的话,你的心是散乱的,你不容易好好地去体悟,那如果你又比较喜欢入深定的话,因为心的那个领悟体悟思惟,会比较迟钝一些。有时候是有利有弊。但是当你能够有进入深定这样的基础,然后你又能够退到初禅这样的话,因为你有深定的基础,然后也能够帮助你在初禅的时候稳定。那这样你再正思惟也是有帮助的。所以大家如果要用止观双运的话,是在未到地定还有初禅,通常是在这个阶段,它的止观双运的效果是会比较明显、比较理想。 如果一个人他总是喜欢深定,或是有的人他强调灭尽定,那进入灭尽定的话,没办法思惟。如果你的观念知见不正确的话,不管你定再久,很容易形成冷水泡石头。我不是反对定哦,定有它的帮助,有它的作用。而是说如果你真的要开智慧,要应用这些定力,来止观双运、来正思惟。 如果要算正式进入初禅,就要具足“初禅五支”的五个条件。如果这五个条件没有具足,就叫做“未到地定”。条件尚未具足,但是已经有碰到,是有些禅定,但还不算正式进入初禅,因为五个条件还不具足,所以叫做“未到地定”。 至于“刹那定”,只是心的一个暂时宁静下来而已,都还很不稳,偶尔静一下,然后没多久,那只牛又跑走了,叫做“刹那定”。 在“未到地定”的时候,是可以做止观。 但是有一分的定力、稳定性,就有一分的观察的深度。 在“未到地定”一样可以止观,但是最理想的观是初禅的观。初禅的“止观双运”,要能够“一心”,整个“初禅五支”的五个条件都要有。所以,最理想是“觉、观、喜、乐、一心”的初禅,这样“止观双运”可以开智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