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民间故事」杻河头和样子饼(迟美英)
【相关链接】即墨温泉西杻钱谷山胡三太爷洞府,每逢正月初一新春祈福、正月初八四郎爷生日、正月十八钱谷山庙会、清明节踏青消厄、六月初六胡三太爷圣诞、九月初九黄三姑圣诞以及四月初八浴佛节、二月十九观音菩萨圣诞日、六月十九菩萨成道日、九月十九菩萨出家日等,都会在此举办庙会活动,前来祭拜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动而来,足以证明自古以来四郎爷、胡三太爷等仙家、菩萨的神灵。
在即墨有一种“千层饼”传统美食,当地人叫做“样子饼”。这种食品即便在即墨当地,也有很多女人做不出来呢。一张饼恐怕有十几层,薄薄如纸的一层层夹着葱花馅,味道非常可口。在温泉钱谷山前,有一个村庄叫“杻河头”,过去很多人称之为“ZHOU河头”,有的人说是缘于河岸上的“皱树”(杻树)而成。其实,样子饼和杻河头的来历,是根据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的一段故事而来的呢。 唐朝贞观十八年,唐太宗东征高丽,率领千军万马,从长安出发,千里迢迢,晓行夜宿,一路向山东赶来。走到钱谷山下,已经是人困马乏,天也黑了。李世民下令,让部队驻扎下来,歇一宿,第二天赶到金口湾,乘船渡海去辽东。 二十多年前李世民为秦王时,曾在胶东一带征讨过叛军刘黑闼,很得胶东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安营扎寨后,他吩咐手下就近找几个老乡来,陪他聊聊天,顺便打听一下胶东的民情。 将士们在山下寻到一个村庄,访到几位老汉。几个老汉听说皇帝要见他,吓得浑身哆嗦,两腿发软,走不动了。李世民深知“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道理,皇帝老子也得靠百姓养着,就说:“看看去!” 老汉们见了李世民,五体投地,长跪不起。 李世民把他扶起来,安抚了几句话,问道:“你们这个村叫什么名?” 老汉回答:“没有名”!” 唐太宗笑道:“村子再小也应有名字”。太宗皇帝看着河边长了一排排的杻树,河道里几条小船正在海河交接口抡网打鱼,村子就建在河口边上,便说道:“我看就叫舟河头吧”。
老汉一听,不再紧张了,也笑了起来,连声说好,忙不迭地感谢皇上赐名。 当时人们只知道河岸上生长的大树叫杻树,当地人称杻树为zhou树, 他们说话的工夫,老汉的孙子也站在一旁看热闹,手里拿着一张饼,仿佛那孩子正吃着一本书,揭一张,吃一口,每一张都薄薄的,像一张纸。李世民觉得奇怪,问道:“这饼叫什么名字?” 老汉说:“没有名,就叫饼!” 李世民正想笑,又听老汉说,这饼是他巧手儿媳妇烙的,有油有盐有葱花,又香又脆,热吃冷吃都有滋味,放个十天八日不变霉…… 听老汉说了这饼的一大堆好处,李世民不由大喜过望。他正愁大军过海船上做饭不便,这不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吗? 于是,就跟老汉要了一张饼回到大帐,号令部队拔营东行,找个大一点的村庄住下来,烙制渡海的干粮。 大军走到金口后,,唐太宗传下令,大军就在这里歇马备鞍,并立刻让部队起灶,仿照那张没有名的饼,做大军渡海携带的干粮。饼烙出来,大家都说:不光好吃,香喷喷咸滋滋的焦脆,不用就菜,携带还方便。人们问这饼叫什么名字,李世民也想说:“没有名,就叫饼!”可是,又想了想:凭咱当皇帝的,连个名字都起不上,多丢人呀!随口说道:“照着人家的样子做的,就叫‘样子饼’吧!” 从此,外地叫做“千层饼”的烙饼,在胶东一带,就被叫做“样子饼”了。 有诗曰:擀展碾压纸千层,太宗赐名样子饼。昔陪唐皇征辽东,今伴游客万里行。
作者与著名作家、书法家、CCTV央视网编导陈修远在钱谷山
备注: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