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扭曲”的人,有这三个特点

“生存和死亡,只是一秒钟间的短暂选择,可它却决定了你后半生的命运。”

有人曾感慨,相比于死亡,其实活着的人才是最有勇气的。因为活着就得受苦受难,连受苦受难都不怕,又能怕什么呢?

据某项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出现心理疾病,或者轻生自尽的人正在逐渐地增多。甚至可以这么说,每40秒钟里面,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

说到“轻生”这个话题,其实我们中国人是很忌讳的。因为在我们传统的“生死观”看来,能活着,又为何非要选择去做傻事呢?

在以前,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去活着,“轻生”一词应该说很少在生活中出现。因为那时候的人,他们找不到轻生的理由。

但是,当时代的步伐来到今天,你会发现,随着社会节奏的逐渐加快,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人们的心理状况其实是越来越脆弱了。

就拿近几个月上新闻的“轻生”事件来说,“轻生”人群往往偏向于学历较高,也较为年轻的人群。

这种矛盾情况的出现,让我们对当事人的“心理活动”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为何他们会出现“轻生”的心理呢?他们轻生时又有什么念头呢?

也许,死亡和活着,只差了三个“念头”而已。

心理状况:万念俱灰,内心的消极代替了人活下去的希望

有人曾说:“能让一个人选择死去的,往往不是外界的压力,而是内心希望的消散。”

对于人来说,活着就象征了他有一定的向往和追求。

比如说一个学生,他想金榜题名,和别人一较高下;比如说一个白领,他想好好工作,把每个月的贷款还清;比如说一个年轻人,他想成家立业,找人结婚生子......

这一切,不管是生理上的欲望也好,还是心理上的期待也罢,都给人一种要“活下去”的力量支撑,让人能够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但是,倘若这个“支撑”失去了呢?那么人不仅会少了生存下去的希望,更少了生活上的追求,活得像“行尸走肉”一样。

当人没有了朝气,成为了“行尸走肉”的活死人,那么他们将感受不到生活的气息,内心毫无任何的波动可言。

就像那些甘愿从高楼跳下去的人,他们能够放弃家人和金钱,证明他们已然是万念俱灰,心灵早已蒙上了尘埃,倘若不加制止,那么人将毫无生机可言。

一棵树木,倘若它放弃了生存的希望,那么它不日将成为干枯的柴木,它们活着,其实跟“死了”没有任何的区别。

心理状况:焦躁不安,在犹豫中抉择着

每个人的内心当中,其实都有颇为严重的“选择恐惧症”。

什么是“选择恐惧症”呢?就是内心对于选择过程及结果的惧怕,以及对于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

就好比一个人去买房子,他的钱刚刚能买江景房,但是,这里却离地铁口比较远。而他的钱,也可以买离地铁口较近的房子,可他又不想放弃“江景”的舒适风光。

如果选择了前者,他会觉得,以后出门都不方便了,着实让人感到不满意。

但是,如果他选择了后者,他会觉得,没有了悠然的风景,再方便的,也会让内心留下一根刺。

道理是相通的。就好比那些“轻生”的人,他们在死亡和生存的选择中,内心的犹豫感和选择感,是颇为强烈的。

因为在他们看来,选择轻生,对不起家人,更对不起自己。当下和以后的时光完全失去了,着实是一种遗憾。

可是,不选择“轻生”呢?自己的内心又惧怕未来的境况,因为自己已经撑不下去了,已经没有了希望了。

所以说,在他们犹豫的时候,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成为压垮他们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状况:感性思维占据上风,内心满是“冲动”

一个人的思维,自然可以分为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

在理性思维的人看来,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不能加入感情的,而需要按照逻辑思维去好好地判别,从而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而在感性思维的人看来,自己的感受,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所谓“我知故我在。”倘若没有感知和感情了,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那些选择“轻生”的人来说,他们那时候的思维,大多是感性思维占据了上风。不是他们的理性思维不存在,而是内心的冲动,让理性思维倒向了一边。

我们通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

一个人想要“轻生”,可是,只要他们被谈判专家叫了下来,过了几个小时后,他们就会打消轻生的念头。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不是“谈判专家”的话语和某些人的承诺起了作用,而是人内心的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当内心的冲动慢慢地平缓下来时,我们会感觉内心的压迫感有所减少,甚至头脑能更理性地思考问题了。

这说明一个原因,那就是感性上的冲动,往往是让人“轻生”的首要凶手。要知道,比外界压迫更强大的,是内心的扭曲和心理的逆转变。

文/舒山有鹿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