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50元背面为什么是布达拉宫_

说起现在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伍拾圆券

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在药王山观景台

常能看到有人拿出伍拾圆人民币

在布达拉宫前完成有趣的拼图合影

能够印在人民币上的风景

一定是中国最美的地方

那么,你知道印在人民币上的这张布宫照片的来历吗

今天,我们一起聆听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面对重新设计的重任

他毅然踏上进藏的路途

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了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其中,伍拾圆券的背面主景是布达拉宫,但很少有人知道最初设计稿中的主景图案是黄山。而两幅景的设计者都是曲振荣——著名人民币设计专家,原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设计开发部、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原中国印钞造币博物馆馆长。

1996年初春,第五套人民币设计任务秘密下达了。曲振荣作为上海印钞厂的主力设计师,经过一次次地修改和调整,完成了伍拾圆券的正式上报稿,背面主景是黄山。考虑到从民族大局出发,中央领导提出了新一套人民币背面主景名山大川系列中增加西藏题材,经研究,决定将伍拾圆券的背面主景黄山改为布达拉宫。

面对重新设计的重任,曲振荣毅然踏上了进藏的路途。在地图上,黄山和布达拉宫几乎在同一纬度,几千里的路程虽远,但在曲振荣心里,这是一次与西藏结缘的契机,从此,西藏便成了他心里最柔软的地方。

用完3卷胶卷

全方位拍摄布达拉宫

1998年8月,曲振荣进藏采风,为伍拾圆券背面主景创作寻找灵感,一同前往的还有雕刻大师徐永才。没想到,曲振荣一进藏就开始高反,连续3天的高烧后,才终于与布达拉宫相见。

“第一眼,就被这历经千年的辉煌建筑震撼了。非凡、神圣、雄伟壮观,这些词汇一下子汇集到我的脑海中,让我兴奋无比。”回忆起初见布达拉宫的情形,曲振荣的语调也跟着兴奋起来。他还回忆起了西藏热情的人民,那位一直尽心尽力载着他寻找灵感的司机……所有细枝末节都一一印刻在他心里,直到现在。

主景设计需要搜集大量素材,他和同伴从各个角度观察布达拉宫,全方位取材,用完了整整3卷胶卷。那么,伍拾圆券上布达拉宫的景是在哪个位置取的呢?“现在看到的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是当时站在布达拉宫斜对面一个水厂的楼顶上拍摄的。”曲振荣对此印象深刻。而今,水厂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药王山观景台,从那里看布达拉宫,同现在钞票上呈现的布达拉宫形状完全一样。

很多人要问为何选择这样一个角度?为此,曲振荣也给出了答案:“这个角度带一点仰视感,恰好可以更好地展现出布达拉宫的正面和侧面,有立体感,使其显得更加雄伟神圣。在创作的过程中还要处理画的虚实、光线的明暗变化等,让画面显得更有灵动感。”

变幻无穷的白云

牵绕着回去的心

在拍摄中,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布达拉宫顶上的云彩。当他拾级而上,看到头顶的云变换无穷,由衷地感慨:“西藏的云太有特点了,它飘忽不定,看似虚幻,却又实在;它是厚实的,却又有层次;密则凝滞,疏则轻浮,疏密有度与布达拉宫相协调,方能表现出气象万千的雄浑。那种感觉,非亲眼目睹难以想象。”20年过去了,说起这些他记忆犹新。

此刻拿出一张伍拾圆券人民币,仔细品味背面的风景,布达拉宫上方似乎也有一片祥云——这是曲振荣和同伴等了很久,用心定格下来的历史画卷。

人民币背面主景创作,可不只是拍张照而已,拍到了满意的画面,曲振荣和同伴马不停蹄地赶回上海继续投入到设计稿的创作中。将拍摄到的画面一笔一笔画下来,这就是最初素描稿的创作过程,也是所有程序中最复杂的一环。“布达拉宫的素描稿是所有风景里最难画的,它上面的窗格太多,必须要足够精准,因为素描稿还要提供给雕刻师,雕刻师再根据素描稿进行雕刻,雕刻后才能印在人民币上,所以不能有丝毫马虎。”曲振荣说。

布达拉宫素描(资料图片)

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封闭式创作,曲振荣的设计稿获得一次性通过。

曾经,这是一项绝密任务,没有人知道曲振荣来西藏是带着重任。对外,他只说是搜集素材,但心里比谁都要谨慎。后来,这段经历终于公开,当人们说着他的事迹,追问着他的设计理念时,他却只是淡然一笑。“不过,每次看到伍拾圆券,还是百感交集。尤其是看到券面不整洁的时候,还是会不舒服,希望大家在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中,能够多爱惜。”曲振荣如是说。

事隔经年,从意气风发到耳顺之年,他将毕生精力倾注于钞券设计,也因此与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每每想起西藏,他都会看看老照片。“这些年,总想再回到西藏,回到布达拉宫看一看,梦里也总会出现那时的景和人。”曲振荣说,“我想,不久之后应该会再一次踏上这片让我魂牵梦萦的土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