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的香多,惹的鬼多”,看似迷信,却道出人的本性
自古以来,烧香拜佛是一件严肃且虔诚的事情。虔诚,是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现在很多人烧香拜佛求世间的一切名利,或是希望得到保佑。
人有愿望无可厚非,可如果生活不努力,将一切赋予在烧香上,这就成为迷信了。
比如这句俗语“烧的香多,惹的鬼多”。
现在社会,人人都想着求这个,求那个,得到了,很快就有了新的目标。
要想圆满,任何时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有人说过“内求修身正己,外求随缘顺道”。
心学说,修身终极目的是正心。道,我们说的是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
儒家的目标是向外求,营建的是人生的功业系统;而佛道两家,是向内求的,营建的是人生的心灵系统。
朱熹主张“即物穷理”,向外求知;王阳明主张“心即理”,向内求知。
“王阳明时刻”的真正意义,就是从向外求转为向内求。
这种转变,是智慧的真正开始,觉悟的真正开启。
圣人内求,世人外求。内求者乐得其性,外求者乐得其欲。
向内求于心,向外求于道。向内求修身正己,向外求随缘顺道。
人,向外求,痛苦不堪;向内求,快乐释然。
遇事向内求,进入自我成长;向外求,进入自我毁灭。
君子是向内求,懂得时常反思自己,忏悔自己,而愚者只会向外求,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
世间真正的智慧,同样不是向外求福祸,而是向内求的趋福避祸。
一个人凡事向外求,十年都是一个样子;凡事向内求,每天都是新的样子。
人的进步慢,就在于向外求;进步快的人,都是向内求。
每个人都需要明白,真正改变我们人生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当你的思维方式更多是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的时候,你的内在小宇宙能量才会唤醒。
就这句俗语而言,烧香拜佛的人的思想中必然存在向外求神佛的想法,必然会衍生出鬼怪,因此二者属于同一范畴。
烧香很容易存在神鬼共知的情形,在诸多古籍中,记载许多烧香招鬼的传说。
但科学研究表明,所谓神鬼只存于人们脑海中,世间是无鬼的,所谓“闹鬼”完全是环境和心理作用导致的。
而神鬼作为人们想象的产物,必然具有明显的人格特征,因此,这句话道出的是生活现实。
古人想告诉人们,心之所向,情之所至。
心之所向,指心里所指向的方向,一般指心中所仰慕、倾慕的对象,心中不由自主地想起。
情之所至,意指心中有了选择,情感就自然流露出来,无法抑制自身的情感。
这两句结合起来,指一个人心中有了思慕的人或者有了前进的方向,情感就顺其自然地流露到思慕之人的身上,或者就全力朝着自身的目标前进。
沈复《童趣》中的”心之所向“: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大道至简,静水流深。
如果一个人能保持淳朴本性的话,那他就是这世界上最完美的人。
自然的、纯朴的、淡雅的事物,才是世间最美的存在。
俗语“烧的香多,惹的鬼多”,明明做了好事,最后却成了对方的仇人。
当然这句俗语并非教唆人们见死不救,在帮助他人时不妨问问自己:你支撑得起你的爱心么?你能负责到底么?
为什么我们做好事却没有得到好报?
先问问自己的心,是否真的一心利他?还是内心有所求?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自私的一面,即使是再善良的人,都有他内心的那些小九九。
这是娑婆世界生而为人的众生的业力和习气所致。
他人怎么样,那是他的事,但因果是自己的。
我们常讲,有求就有苦,你做善事有所求,就不是真善。
但是,人之一生,你必须要懂得自己的善良务必要给对(感恩)的人。
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表面不声不响的人,却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就像平静的水面,波澜不惊。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但真正的深水,从来都是静静流淌的。
人之一生,如果把善良给错了人,就是引火烧身。
这就是“烧的香多,惹的鬼多”这句俗语所表达的意思,虽说表面上看起来有些迷信,但却道出了人的本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