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全部遇难,到底是什么原因_
1991年1月3日,对于登山界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彻骨痛心的日子,也是个黑色的星期四。就在这天夜里,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勇士,在梅里雪山海拔5200米的3号营地宿营时,全部失踪,没留下一丝痕迹。这是世界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难,仅次于1990年攀登列宁峰时的灾难(40人遇难)。
攀登梅里雪山
这次攀登梅里雪山,是中日联合登山队的第二次合作,也是双方在履行1987年所签订的十年合约。1986年,日本京都大学山岳会登山队向中国国家体委提出攀登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的请求,国家体委责成云南省体委和德钦县体育局负责落实相关具体事宜,而当地德钦县的相关负责人却一脸茫然,反倒问:“卡瓦格博峰在哪里?哪座山是卡瓦格博?”原来,梅里雪山只是一个泛称,当地人并没有这个叫法。实际上,卡瓦格博峰并不属于梅里雪山,它属于太子雪山,是太子13峰之一,也是太子雪山的主峰。太子雪山与梅里雪山是两条南北走向并列的雪山群,略呈西北至东南走向,绵延150多公里。这里属于横断山脉系列,山体切割严重,地质构造复杂,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蔚为壮观。而5千米以上的雪峰,更是数不胜数。但在习惯上,还是把卡瓦格博峰归于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是梅里雪山与太子雪山的最高峰,也是云南省最高峰。
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
实际上,这一片雪山群在行政区域上,属于云南省。在地理坐标上,位于滇藏交界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交汇处。在古代,这儿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处。新中国成立后,茶马古道迅速衰落,德钦县天高地远,位置偏僻,仿佛被遗忘了一般。梅里雪山距离昆明850公里,从昆明出发,要一个星期才能到达梅里雪山脚下。因此也难怪云南省体委负责人不知道梅里雪山在哪。当然还有,梅里雪山的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处于三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并流的腹地,印度洋暖湿气流经孟加拉湾,顺着梅里雪山南面的两条大峡谷北上,遇到这一片雪山群的阻挡,气流上升,而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在此处冷暖气流交汇,变成雨雪落下。因此,梅里雪山的雨、雪频繁,大雾天几乎每天都有。如此丰沛的雨水,造成了梅里雪山的冰川从山顶直铺而下,从海拔6千多米直到澜沧江边。梅里雪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接碧罗雪山,有三条现代化冰川,分别以山脚下的三个村子命名——明永、雨崩和斯农。这是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海洋式现代化冰川。
梅里雪山
1987年8月,中日联合登山队首登梅里雪山,只达到5100米就草草收场,宣告本次攀登失败。由于气候原因,浓雾弥漫,而这次攀登选择的是斯农线路,三条冰川就是三条攀登路线,而斯农路线在攀登到海拔5100米时,遇到一面巨大的冰壁,垂直90度,根本就无法越过。这也证明,只有走明永线路,才是最佳攀登线路。1988年,一支美国登山队来到梅里雪山脚下,准备攀登它,但只上到4200米处,就不得不下撤。1988年9月,中日联合登山队再次来到梅里雪山,信心满满,准备一举登顶成功。这支联合登山队,日方11人,中方6人,队长由日本气象专家井上治郎担任,副队长由中国资深登山家宋志义担任。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是日本实力最强的登山队,不仅配备了先进的登山设备,而且队员大部分都具有攀登8000米以上高峰的经验,且背后有好几家日本大财团的支持,实力雄厚。本次攀登,日本队志在必得,队员人手一部高频对讲机,各种登山的先进装备一应俱全,还配备了卫星云图接收机。为了万无一失,这支队伍从1988年9月进驻梅里雪山后,光是考察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气候特征、攀登路线等就花了2年时间,制定了周密的攀登路线,可谓是慢工出细活,不急不躁,力求成功。可以说,登山队把卡瓦格博峰周边的气候环境都摸了个透。1990年12月25日,攀登梅里雪山正式拉开序幕。出发前,一行17人在山脚下的飞来寺举行盛大的仪式,戴上喇嘛求来的护身符,大家做了虔诚的祈祷,日本队员还拿出了从日本带过来的各种保佑的神符。敬天、敬地、敬神之后,喇嘛诵经祈福,祝愿平安顺利。但谁也不知道的是,这一去,注定无法回头,他们的生命会定格在卡瓦格博峰上。
远眺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一开始,登山队进展比较顺利,按计划设立的四个营地也建好了仨,分别是4500米的1号营地、5300米的2号营地、5900米的4号营地,但在3号营地选址上,中日双方产生了分歧,宋志义建议选在远离山脊的平坦处,这样安全系数更大一些,即使发生雪崩也可以避开,但这样做的话就离2号营地太近,不利于冲顶,冲顶时会浪费一些时间。而日方建议直接建立在山脊冰川处,这样的好处是便于迅速出发,节省时间。双方各有道理,各持己见,互不让步,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最后让井上治郎决定,而井上治郎却学会了中国的中庸之道,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将3号营地设在离2号营地3公里的一处缓坡上,视线好的情况下,既能看到2号营地,保证安全,又离4号营地不远,便于冲顶。事后看,这是个愚蠢的决定,正是这个决定,让17名勇士命归梅里雪山。因为这儿的上方,就是一块巨大的冰川,事后专家推断,这块冰川重达30万吨。如此大的雪崩,其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型原子弹。当所有营地都建好后,队员们都回到大本营休息,只留下一个炊事员段建新守在2号营地。
4号营地与3号营地
12月28日上午11点30分,所有准备就绪后,登山队以3号营地为始点,宋志义、佐藤、孙维琦、船原尚武、工藤俊二5人组成突击队,向山顶进发。五人经过努力攀登到主峰背后6200米处,这是攀登梅里雪山的最高海拔高度,以前的十几次攀登从未到达过这个高度。五人开个简短的会,达成一致意见:一鼓作气,冲上峰顶。但世事难料,卡瓦格博又展示出它阴晴不定的脸,露出狰狞面目。当5人艰难攀登到6470米的高度时,顶峰已经在望,胜利就在眼前,似乎是唾手可得。此时,距离峰顶只剩下区区270米,他们已经能看到卡瓦格博的山顶,最主要的是,前面已经没有大的障碍,成功在招手。五人通过对讲机向3号营地做了汇报,大家一片欢呼,有人激动地跳了起来,拿起脸盆、茶杯敲了起来,大家群情激奋,载歌载舞,成功就在眼前,就差一步。
部分队员合影
然而,风云突变,卡瓦格博像个顽皮的孩子,翻脸比翻书还快。刚刚还是好晴朗的天气,眨眼间就乌云滚滚,雨雪交加,气温急剧下降,大雪夹着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不仅如此,在乌云笼罩下,面前3米开外就看不到任何东西。宋志义见状,下令停止前进,搭起临时帐篷暂避风雪。一直到午后4时,大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宋志义联系井上,井上命令下撤,撤回3号营地。但突击队在漫天风雪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下山的路。突击队不但找不到下山的路,连4号营地也找不到。风越来越猛,雪也越来越大,五个人跌跌撞撞地下撤了一段路,依然是找不清路线。正当大家都绝望时,大风雪突然停了下来,此时是晚上10点多,风停雪止,乌云散去,月光似水,把雪地照的明晃晃的,雪地上的一根小树枝都看得清清楚楚。这时候,突击队也看清了路线,只花费1个小时就回到了3号营地。这里再插入一句,假如宋志义不听井上的命令,而是率其他四人到4号营地暂避风雪,就在4号营地过夜,这次攀登梅里雪山的历史也许要重写了。但事实没有如果,一切都不可能回头。
17名队员在山脚下合影
突击队返回3号营地后,17人全部聚在了一起,虽说出了一点小问题,没有成功登顶,但人员没有出现意外,总体还算顺利,而且还攀登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大家摆酒庆祝,决定就在3号营地宿营,等待明日找机会冲顶。当夜,天气晴朗,云淡风轻,月光似水,天气似乎出奇地好。谁知第二天天气又变坏,大风大雪下个不停,登顶日期也被迫一再延迟。大雪从12月29号一直下到1月3号,还是没停下来。大家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好在3号营地物资充足,吃喝不愁。但大雪把帐篷几乎淹没了,深达1.2米,队员们每隔2小时就要将帐篷门口的积雪清理一下,否则人都出不去。3日晚10号30分,3号营地与大本营通了最后一次对话,大本营提醒3号营地,要及时清扫积雪,千万不要被积雪埋住了。在对讲机里,队员们还叽叽喳喳地抱怨,这讨厌的大雪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通话结束后,大家钻进帐篷睡觉,而大本营也暂时关闭对讲机休息。
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
谁知到了4日一早,大本营的人醒过来,却发现情况有点不对劲,前几天,山上的队员们很早就会在对讲机里叽叽渣渣地说话,而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呢?要说睡着了,不可能17人都没醒吧?大本营赶紧呼叫,但无论怎样叫,都不见一丝回音。山上的队员们好像是消失了一般。此刻,天气已经转晴,天空蔚蓝蔚蓝的,如水洗过一般。一直等到上午10点,山上还是没有一丝回音,大本营这才确定,山上一定是出事了。但大本营留下来的人都是后勤人员,无力上山救援,于是迅速将情况上报给昆明指挥部,请求速派直升机来救援,但指挥部回电,当地气象条件不允许,直升机去不了。但西藏登山救援队已经从拉萨出发,两天后就能赶到。西藏登山救援队,是国内最好的救援队,但因天气原因,该救援队到达后也无能为力,只能到达2号营地,几次营救都宣告失败。1月20日,中国登山协会、西藏登山协会、日本登山救援队都悉数赶到现场,但都无法到达3号营地。当天大本营也因雪崩而险被淹埋。一片长400米、宽300米的冷杉树林被全部压倒。3号营地虽然没法到达,但1月9日,部队派来的一架军用侦察机飞临现场,发现3号营地位置有一块约30万吨的巨大的云团状物体,由此基本上可以断定,3号营地被雪崩掩埋,17名队员在睡梦中遇难。1月21日,总指挥部正式对外宣布:本次中日联合登山队攀登梅里雪山失败,17名队员因雪崩而不幸遇难。
七年后找到的遇难者遗物
其实,梅里雪山虽然海拔不高,但却是全世界唯一一座没有被登顶的6000米以上雪山。登山难不难并不是只看海拔高度,还有许多因素。比如世界第一高峰珠峰,它虽然海拔高,但它大,雄伟高大,山底基座就方圆二百多公里,所以珠峰坡度缓,平均坡度只有十几度。攀登珠峰的难点是高海拔缺氧问题,只要体质好,经过训练,平常人也可以登顶。再说了,珠峰还有夏尔巴人做助手兼向导,所以近年来很多商人、名人都成功登顶珠峰,截止2021年5月,珠峰已经有近万人次成功登顶。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汽车可以直接到达,而牦牛可以把物资驮到6400米,攀登者实际攀登的垂直高度只有2400多米。而梅里雪山从山脚下的海拔21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垂直落差高达4600多米,且山体陡峭,支离破碎,雪崩频繁,天气变化无常,要说梅里雪山的气候规律,没有规律就是它的规律。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