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解_牛黄就是牛的胆结石吗?

牛黄

说起牛黄,您恐怕不会陌生。牛黄,算是中药家族中较为知名的品种。其药物来源非常有特色,为动物的病理产物。牛黄历来被尊为中药里的贵重药物,享誉国内外。

在15世纪,英国与法国的贵族,以家中有无牛黄来炫耀他们的财富。英国女王的项链中,即有一条镶的是牛黄,说明牛黄是何等贵重。

发现牛黄,并将其用于治病的是我国有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扁鹊认为此石生于牛身上,凝于肝胆而成,色黄,可称为“牛黄”。牛属丑,此药神效,堪称一宝,也称为“丑宝”。

那么,牛黄究竟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后世入药用的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水牛及耗牛、野牛的胆囊、胆或肝管中的结石,亦有认为来自犀牛的胆囊、胆管结石。

从扁鹊引用牛黄治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成书于我国古代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第一本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上即载有牛黄,并将其列为上品,称能主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除邪。

牛黄的异名,别名较多,除前已述的“丑宝”外,还有“犀黄”、“各一旺”(蒙古名)等名。牛黄之所以贵重,一是来源稀少,二是作用神奇。因牛患肝胆结石症的机会很少,仅占千分之几,一般自然生于10岁以上的老牛体中,数量很少,自然显得珍贵稀有。

天然牛黄稀缺,虽有进口品补充国内市场,但价格昂贵,目前市场已经接近40万/千克。因其来源、数量有限,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天然牛黄、培植牛黄、人工牛黄,它们有何区别?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牛黄是牛科动物黄牛、水牛或者青藏高原上的牦牛等的胆囊或者胆管的结石,是牛的病理产物。胆囊中的结石是圆球状的,比较大,就像鸡蛋里面的蛋黄。牛黄是层一层增加的,切开之后有一层一层的纹理,这种胆囊里面的圆球形的像蛋黄的牛黄叫做卵黄。如果是长在胆管里面,它就不是圆球状而是圆柱状,就像一段粉笔的形状,这样的牛黄就叫做管黄;在比较小的胆管里面,还会出现泥沙状的牛黄。一般认为卵黄的质量最好,管黄次之。由于牛是大牲畜,过去主要用来耕田,不希望它长胆结石。现在奶牛就希望它产奶,如果长了结石奶质也不好,产奶量也会下降,也不希望它长结石;养来食用的菜牛,养殖的年龄都比较短,患胆结石的机会也很小,就像年轻人患胆结石的也不多,中年以上比较常见,所以天然牛黄的药材就紧张。

有的研究人员想了一个方法,给牛动手术,在牛的胆囊里面植入异物,以此为核心让它慢慢地长成牛黄,这样的牛黄叫做人培牛黄,质量也比较好,但是人培牛黄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所以不能满足需要。

后来就以牛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比如胆红素或者胆酸盐,从猪或牛的胆汁中把这些主要成分分离出来,然后用人工的方式配制,这样的牛黄叫做人工牛黄。现在人工牛黄比较多,但是人工牛黄只有牛黄的部分化学成分,在很多方面代替不了天然牛黄,所以质量是比较次的,价格也比较低,现在很多中成药里面所用的牛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牛黄。

天然牛黄和人培牛黄多入丸散用,用于一些名贵的中药丸散剂中,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美誉的安宫牛黄丸就是其中的典型。

“牛黄的功效”

从古至今,牛黄一直被历代医典、药籍所记载收录,被尊为“上品”,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记载:“牛黄乃百草之精华,为世之神物,诸药莫及。”唐代《新修本草》有书:“牛黄味苦平。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痉,除邪逐鬼,疗小儿百病。久服轻身增年,令人不忘。”

而再从唐代《千金翼方》,到明清的《本草纲目》、《药性切用》,经典的中国古代医药专著上,大多都有都对牛黄的神奇药效浓墨重彩:其开窍、醒脑、清心、豁痰、息风、凉肝六大功效,几乎可以对症各种常见顽疾。

一、凉肝息风

牛黄味苦性寒凉,入心、肝经,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之功。主要就用于温热病,心肝热盛,或者心肝的热毒炽盛引起了痉挛抽搐,常用治小儿急惊风、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痰蒙清窍之癫痫发作,会出现突然扑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搐者等症状。

二、开窍醒脑,清心豁痰

牛黄这味药性凉,气味芳香,入心经,既能清心热,又能豁痰开窍而苏醒神志。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温热病热入心包及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阻闭心窍所致神昏谵语,高热烦躁,口噤舌謇,痰涎壅盛等症。

牛黄在温热病中发挥的巨大的作用,比如大名鼎鼎的安宫牛黄丸,它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温病三宝”之首,作为中医人不可不知此宝。这个药出自《温病条辨》的作者吴瑭(字鞠通),细研安宫牛黄丸的名字。“宫”,指宫殿,君王居住在其中。如果用它来比喻人的脏器,那么心的作用即可被喻为“君”,而心包则可被喻为“宫”——“安宫”一词就由此而来。而牛黄则是这味药的君药(主药)。

安宫牛黄丸适于高烧不退、神志昏迷、“稀里糊涂”的患者,中医辨证热闭心包的患者,西医诊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脑血管病、肝昏迷、中风、呼吸系统疾病、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都能使用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用于急救的案例古往今来数不胜举,连文学作品中也有它的身影,比如《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独生女“巧姐儿”突发惊风,四肢抽搐,翻白眼,脸部痉挛,高烧不退,服用以牛黄为主要成分的安宫牛黄丸,片刻转危为安。

三、清热解毒

牛黄性凉,为清热解毒之良药,用治火热内盛之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肿疔疮。

成方中最为代表的就是牛黄解毒片,是清热解毒的名方,源于元代的《咽喉脉证通论》,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也是家庭常备的一种药,主要功效是清热去火。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治疗因为上火引起的牙龈肿痛、咽喉痛、口腔溃疡、大便干燥等症状。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