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三皇五帝的民间传说

  三皇五帝的问题,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不管是他们当中的那一位,在民间传说中都是神一样的人物,当然他们并不是神,他们也是凡胎肉体,而三皇五帝的历史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相认大家也是听过不少吧!那究竟那一种靠说谱呢!其实小编也不知道,因为人们已经授受历史传说,它从某角度上来说,就是“真”,反之就“假”,下面来看看吧!      三皇五帝1      按史家说法,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属远古了。      关于“三皇”有二说。一是指远古时期的“三皇”,即天皇、地皇、人皇。《千字文》说:“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是也。一是指太古时期的“三皇”,有四说::燧人、伏羲、神农(《尚书大传》);伏羲、女娲、神农(《风俗通义》);伏羲、祝融、神农(同上);伏羲、神农、黄帝(《古微书》)。      《三字经》说:“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即伏羲、神家、黄帝,兹从《三字经》。皇,大也,言其为天下之大君也。      中国远古史的奠基是盘古开天地,距今至少500万年的历史了。盘古氏而下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一时期的历史,没有文字,只有传说。《鉴略妥要》说:“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既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受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了有巢氏时代。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千字文》所说的“火帝”时代了。      火帝下来就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又写作包牺,见《易·系辞传下》。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所说的“狞猎阶段”。伏羲氏姓风,号太昊,其母华胥氏受青虹感应而生伏羲。伏羲时期黄河出现了一头“龙马”:马头龙身的怪兽,身上的毛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受到启发,画出八卦的符号,是为《易》书说的“河出图”。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因此进入了渔猎时代。因为伏羲氏以龙纪官,如青龙官、赤龙官等,因此,後人称其为龙师,在位115年。师,官也。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姓姜,号炎帝,自称太阳神、火德王,建都曲埠。神农氏选五谷、教民稼穑,是农业的始祖;又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是医药之王。在位140年。      黄帝被称为“人文始祖”,从黄帝开始,人类的进程才正式开始。黄帝姓姬,《史记》认为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氏。以土德为王,建都涿鹿,在位100年,享年121岁。从黄帝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记年,从甲子记起,至今5000多年。黄帝手下有六大臣,各见功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作乐,隶首作算数,大挠造甲子,岐伯作医学,胡曹造衣裳。黄帝时代还完成指南针、历法、舟车、弓箭、宫室等发明创造。   有关于三皇五帝的民间传说   以上“三皇”之历史,可用《易·系辞传下》的一节悠美文字来说明:古者包犠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包犠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三皇之後是五帝。关于五帝计有五说: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大戴礼记》);庖牺、神农、黄帝、尧、舜(《战国策》);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吕氏春秋》);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伪《尚书序》);以其经书地位之尊,以后史籍皆承用此说。于是这一三皇五帝说被奉为古代的信史;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资治通鉴外纪》)。常见说法以“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准,兹从之。      五帝的第一位是少昊氏,又叫金天氏,黄帝之子。因学会太昊的学问,所以人称少昊氏。少昊氏时期,有凤鸟至,因以纪官,如凤鸟官、玄鸟官等。以故《千字文》称其为“鸟官”。      五帝的最末两位是“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三字经》)      尧帝,姓尹祁,号放勋。因封于陶和唐(今山东一带),故称“唐尧”,由于他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他严肃恭谨,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团结族人,使邦族之间团结如一家,和睦相处。尧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自然得到人民的爱戴。尧年老时,由四岳十二牧推举部落联盟军事首长继承人,大家一致推荐了舜。尧帝把自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又对他进行了长期的考察,最后才放心的禅让。      舜帝,姓姚,传说目有双瞳而取名“重华”,号有虞氏,故称虞舜。舜之父瞽叟,其弟名象。由于四岳的推举,尧命他接替自己的首领职位,并把两个女儿给他作妻室。《尧典》所记舜的主要事迹有:命后稷按时播植百谷;挖沟开渠以利灌溉;疏通河道,治理洪水;公布五刑,除去四凶族。舜知人善任选用能人,如舜任命了许多官职:命禹作司空,主平水土;命弃作后稷,主管农业;命契作司徒,主管五教;命皋陶管理五刑等等。舜为首领时,把各项工作都做的很好,开创了上古时期政通人和的局面,所以舜成为中原最强大的盟主。正如《史记》所云:“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实际上,当舜之时,国家机器的雏形已经具备了。死后,禅位于禹。      小结:虽然传说有许多,但只有真正在乎的人才会去了解背后的故事,真相究竟是怎么样呢!也许千年以后的人类能告诉你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