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谈失去一切后福贵活着的意义
昨天下午,在女儿的推荐下,读了余华的《活着》,之后感慨很多。
今天上午,学习间隔去岳王亭散步的时候,我问女儿:福贵晚年,跟那头同名为“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他总是“欺骗”老牛说“今天家珍耕了多少地,有庆耕了多少地……”为什么他要把已经去世的老婆、孩子都想象成牛,用他们来“欺骗”老牛呢?你能从中发现福贵的心态是怎么样的?
女儿想了想,说:福贵把老牛也叫做“福贵”,就是把自己看做跟老牛一样,老牛就寄托了他自己。听了这句话,我马上说:嗯,对,这个分析非常好,很到位。
女儿继续说:福贵“欺骗”老牛努力耕地,努力工作,实际上也是反映了他自己的一种心态,就是经历了人生的那么多苦难之后,仍然是要继续努力地活着,就像老牛要努力耕地一样。书里不是说“少年去游荡……老年做和尚”什么的吗?福贵的老年,就是看透了这一切之后的一种平静超然的心态。
我对女儿的回答比较满意,说:你回答得很好。我还有一些补充。我们回头看一下,福贵之所以要买那头老牛回家,是因为他看到了老牛被宰杀之前对于死亡的恐惧,对于活着的渴望。
而这个时候的福贵本人,恰恰是处于一切精神的寄托都失去了之后的绝望之中,心马上就要死了的时刻。也就是说,此时的福贵和老牛是同病相怜的,看到老牛,福贵就像看到了自己;而买下老牛,让它继续活着,也恰恰是在内心完成了他自己精神的重生。
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福贵一生的心态做一个梳理,从他儿时的浪荡、忤逆不孝,到中年种种苦难之时的种种心态,直到晚年的平静超然,这个中间是有一条心理发展的脉络的,你以后可以尝试去梳理清楚。
在这个心理的脉络中,种种苦难来临的时候,福贵都是有着心理的变化,但其中不变的是,心理总是有所寄托的。
他赌光了家产之后,家人是他的寄托;父亲死了之后,他母亲和老婆、孩子是他的寄托;他母亲死了之后,他的孩子死了之后,老婆是寄托;最后老婆死了,二喜和苦根是寄托;最后二喜和苦根都死了,什么寄托都没有了。
就在这个心灵马上要绝望而死的关头,他的这种情感投射到了老牛的身上,他买下了马上要被杀的老牛,重新获得了精神的支撑,完成了心灵的重生。
后来,福贵跟老牛相依为命,实际上可以看做老牛成了他的精神寄托。这就是封建社会中国人的普遍心态,总要有个寄托,才能活着;而一般情况下,“家”是每个中国人的寄托,也是追求。
女儿一边听,一边“嗯嗯嗯”地表示赞成。
我记得昨天晚上,在回家的路上,跟女儿谈起《活着》的主旨的时候,我感到这本书确实炉火纯青、入于化境,但是在心灵的境界上,还是让人感到缺憾。女儿当时赞同地说:就是让人感到,主旨没有升华,人生没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我听了女儿的话,很高兴,因为她想的跟我一样,说:是啊!就像“娑婆世界”中的“娑婆”意思是堪忍,就是能够忍受一切苦难,即使遭受了一切苦难,都能忍受;但是这种忍受的意义是什么呢?忍受苦难的目的,是为了战胜苦难,乃至透彻苦难的本质,去升华为超越苦难的智慧。
然而,《活着》只让我们看到了对苦难的忍受,却没有看到对苦难的战胜和超越,这是最遗憾的地方。《活着》的主旨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是中国人普遍的心态,余华对此写得很透彻;但是,此外呢?
文章来源丨《磨镜台》2018年第2期
图片来源丨十愿百科
摄影丨妙传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