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福转运,从好好说话开始
在众多新年祝福中
“福来运旺”一词备受青睐
可见大家对“福气”和“好运”的渴求
其实,福气、好运并非想象中
那么可遇不可求
最实用的方法
就藏在我们每天的话语中
本期讲堂,我们一同探讨
如何用说话“修福转运”
语言的力量,不容小觑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柔软善意的话语,温暖人心,给人带去慰藉和力量;而充满情绪的话语,可能利于矛戟,伤害他人并留下阴影。
民国才女林徽因的一生,虽然在文学、建筑学等方面颇有造诣,备受人们的推崇、仰慕。但在她心底却并不接纳自己,时常感到痛苦与自卑。
因为林徽因的童年,常常生活在母亲对父亲愤懑的抱怨声中。这种负能量影响着她的一生,即使长大成人,依然难以从这种阴影中走出来。
而胡适先生则在温和、宽容的语言环境中成长起来。母亲从不当着外人的面数落他,而是夜深人静或无人在旁时,心平气和地对他进行教导。
胡适先生回忆起自己母亲时提到:“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可见语言的力量不可小觑,看似无形却直达人心,对自己和他人产生深刻、长远的影响。
此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中,最容易造的就是口业。《无量寿经》里佛陀将对治口业放在首位,足见守护善护口业的重要性。
因此,想要修福转运,改变语言习惯是首要任务。否则,即使做了再多善行,积累再多福报,也会因为不护口业,让福报白白流失却不自知,何其可惜。
抓住三要点,修福转运
那么,如何才能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抓住下面三个要点,坚持训练,必有成效。
No.1
心里,装得下别人
语言,虽可以言不由衷,但却会在细微处透露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正如有句话所说:“你不一定说出了某种真实的东西,但真实地说出了某种东西。”
比如,内心瞧不起对方,即使碍于面子说些客套话,对方也能从我们的神情、语气、表达中听出潦草敷衍和轻蔑。
因此,说话前须观照内心,是否带着尊重和理解。若观照到心不在焉、轻视或对立,不妨先调整一下,避免出口伤人。
No.2
耳中,听得见别人
当心调整到尊重、理解的频道,便有了沟通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还需具备倾听的能力。
一个心中只有自己,装满了固有观念、情绪、评判、标准的人,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会像聋子一样充耳不闻。这样的沟通,无疑是无效且令人不愉快的。
那么,所谓倾听别人,要听些什么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方经历了什么、产生怎样的感受和判断、这种感受和判断源自什么认识和观念,以及对方的真实诉求。
这四点看似简单,但因为凡夫的观照、觉知、沟通表达能力尚未圆满,因此总是上演五花八门的“罗生门”:讲事实时,往往夹杂武断的认识;说感受时,容易流于情绪发泄;内在观念中,包含着误解和偏见;提出诉求时,难以切中关键。
所以,倾听能力的获取,可以说是一种破除无明、对治执著、去伪存真的修行,需要不断学习、训练和提升。
No.3
嘴上,顾得到别人
当心中装得下、耳中听得见别人时,说出来的语言才会善意、温暖、如实、有效,既能把话说明白,又顾及到他人的感受,令情绪和事情都得到圆满解决。
在诸经论中,诸佛菩萨们不断提醒我们,避免说四种语言:
一、妄语:说话不诚实,为满足自己的贪嗔痴,存心欺骗他人;
二、两舌: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三、恶口:言语粗鲁、难听,有意无意刺伤别人;
四、绮语:花言巧语,诱导别人造作不善业。
在别人遇到困难、失意沮丧的时候,多说安慰、鼓励的话;见到别人做善事、取得成就时,多说赞叹、随喜的话;别人对自己有情绪、生起怒意时,多说随顺、理解、同情的话;没必要说话时,少说话或修止语……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和命运
都来自众缘和合
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
我们每天都需要说话
何不让它成为一种语业的修行
为生命积累福报和资粮
令自己活得自信、自足、自在
也给身边的人带去
幸福、快乐和希望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