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无量寿经》之八相成道(二)

  好,那么紧接着就有出家之相。净居天人看到太子在这里享乐这些世间的五欲,怕他迷失了,就有一个提醒。有一次这个太子跟净饭王说:“我要出去看一看,游览游览一下。”结果这净饭王赶紧把道路打扫干净,这个车都准备好。车子从东门出的时候,一出去就看到一个老人颤颤巍巍。这个太子一看这么衰老,就想到:“我也有老的时候啊!”一想到这个,兴味索然回来,不去看了。过段时间从南门出去,这个净居天又示现一个病人病得面黄肌瘦,这个太子一看这个病人,又让他有所感触,又回皇宫,不去玩了。第三次出西门,碰到一个死人——正在送葬,让他感觉到:“哎呀,这么哀伤,我也迟早有死的一天!”到第四次从北门出去,见到一个沙门,这沙门就是净居天变化的。他问:“哎,你是什么?”“我是个沙门”“沙门干什么的?”“沙门处在闲旷的地方修道,解决生、老、病、死的。”这个太子一听:“哎,这很好,我要干这个。”所以回去跟他的父王一说:“我要做沙门。”这个净饭王就吓坏了:“我就唯一的太子,就指靠他,他要出家,这怎么行呢?”那用很多因素把他困在那里。最后还是因缘成熟,也是天人帮忙,白马从城墙一下子跃出去——星光之夜跃出去,连续跑了二百四十公里,到达苦行林。这么一个事情,所以就叫:见到老、病、死,能够敏锐地觉悟到这个世间是无常的。

  所以要解决这个生老病死——无常世间的苦难,这位太子发心出家。“弃国财位”,他可不是一般什么人,他是可以做国王的人。阿斯陀仙人看他的相都说:如果他不出家,二十九岁能做转轮王;如果出家,他一定会成佛的——说这种相。当时净饭王把这个太子抱出来,这个阿斯陀仙人一看就流眼泪,搞得净饭王害怕:“哎,是什么情况让你掉眼泪,难道我这个儿子还有不吉祥的东西吗?”这个阿斯陀:“不是这样的。等他成佛时侯,我已经不在这个世间了,听不到他讲经说法。我为自己感到悲伤,所以我掉眼泪。”好,他把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的这些,全都抛弃了。“弃国财位”,这告诉我们:世间上有比国王的财位更有价值的事情,就是修道。就入山学道了,先跟很多外道去学。很快就学到了,无论是欲界的禅定、色界的禅定乃至非想非非想禅定的功夫都具足。但是还是不究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

  出家过程当中,他是骑着白马过来的,他身上是一个太子的这种装饰。这个帽子都是缀满了宝珠的,璎珞都戴在胸上、臂上——很多,这是不合适的了。所以当时这个太子自己用金刀来剃发,把自己的衣服要换下来哪。但是换下来,这个换给谁?换什么衣服?哎,这时候,忽然就出现一个猎人,身上披着袈裟。他就问:“哎,你这个衣服不错!你怎么披袈裟?”他说:“我是打猎的,我是觉得披上这种衣服打猎很方便,那些动物都不会跑。”因为这个袈裟是修道人的幢相,动物一看比较放心,但谁知道这是假冒的道人。那这个太子说:“你这样做不好啊,这样吧,我们来换吧,我身上的衣服把你这个换过来。”就进行了一个调换,就是舍掉很珍宝的衣服,就披上了这个袈裟。然后让这个车匿——他的车夫,就把白马包括这些璎珞,都交给他的姨母摩诃波闍波提。因为这个摩耶夫人生下这位太子七天,就已经到了忉利天啦,所以这个太子是他的姨母抚养大的。这样“剃除须发”。当这个车匿回去还有很多故事了,我们就没有必要没有时间去讲了。

  剃除须发就做道人,“端坐树下,勤苦六年”。我们两年前到印度也参拜了一些释迦牟尼佛修道的圣地,其中有一个石洞——在那里苦行六年的石洞。我们也爬进去看了一下,那真的是每天一麻一栗,瘦的是能见到骨头——他修苦行修了六年。当时外道婆罗门的这些修行人,也推崇苦行,但最多修三年。这位太子竟然修了六年,加了一倍,这对以后降服外道是非常有作用的。如果你一年苦行都没修,你跟他讲,人家外道他不听的,说:“你这个人就是养尊处优,在皇宫里面待着,你凭什么跟我讲什么东西呀?”现在这个太子修了六年,就有降服他们的力量。所以这位太子出家修道,还真的做到了一个修道人应该做的事情:刻苦、精进努力、唯道是念、不为一切所动摇——五欲早已放弃了。当时,这个频婆娑罗王看到这位太子托钵的时候,对他很欢喜,好像很有缘分,劝他返俗:“如果你愿意回来,我可以把一半的国土分给你治理。”这位太子根本就不为所动哪。

  好,第六相就示现成道之相。“现”,示现在这个五浊恶世。五浊恶世:这种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我们可能对这“五浊”还常常是很淡化,在一个清静的、智慧的佛陀那里看,我们这个世间五浊的程度是不堪忍受的。但不堪忍受,这个世间众生还能够在这里津津有味地忍受,所以给他一个名称就叫娑婆——堪忍。很难忍,他竟然还在这里忍,这就是这些众生的刚强难化。比如现在的见浊,你看看见浊到什么程度!没有正确的知见引导他的人生,他有什么幸福可言?他能走向什么样的归宿?光这个见浊,我们思惟一下我们当今中国的现状,你都会感到痛心不已。示现在这五浊恶世,佛还不能表现得过于清净。太清净了,跟众生的距离太大了,还在这个世间待不住。还要善巧方便,要“随顺群生”。怎么随顺群生呢?示现自己也有“尘垢”,也有烦恼,也要修行。实际上释迦牟尼佛是从果向因的一尊古佛,他还要修什么行哪?还要六年苦行干嘛呀?这都是示现了,为什么要修行?还有烦恼才去修行嘛。

  修行,甚至是全身瘦得瘦骨嶙峋了。最后这位太子决定——这个苦行不是究竟解脱的方法——走中道。走中道就开始在尼莲河“沐浴”。当沐浴的时候,这个魔王波旬就故意地把那个岸都提高了,让他爬不上来——因为瘦的很厉害没有力气。这时候这个树上的一个神,就叫“天”,这个天呢,就是护法神,就把这个树枝按低,让这位太子手够得上,攀着这个树枝上来。否则都上不来,这不是笑话吗?所以才能够由这个树枝攀援出“金流”。金流就是尼连河它的下面像金沙一样的,就叫金沙河。

  好,“得攀出池”之后,这位太子要找一个成道的地方,他就向菩提迦叶方向走去,这个尼莲禅河离菩提迦叶不远。但现在我们看那个尼莲禅河已经没有什么水了,古代可能是非常浩大的水。现在只剩下一点细流,干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沙子。这位太子先到了菩提迦叶前面的一座山,在山窟里面一坐下来,这个山就震动,这个山神赶紧告诉说:“菩萨,这个地方不是你成道的地方,运载不起你成道,你只要在这里入定想成道,我这个山都会倒塌——都会发地震了。”说:“你一定要到前面不远的地方,离这里大概十几公里的菩提迦叶,下面是金刚座。”那么十方三世诸佛成道都是在那地方成道的:菩提迦叶它下面有金刚座。但是我们去看,到底是不是金刚座也看不出来,反正那个菩提树是很神奇了!

  好,那么这位太子就到那边去。当他去的时候,“灵禽翼从”,就是那些白鹤、迦陵频伽鸟、青雀鸟,各有五百随从他飞行——还有那些走兽,前往这个成道的场所菩提迦叶。一到那里正好“吉祥感征”。他在那个树下要敷一个座坐下来,哎,正好有一个砍柴的人挑着一担草,他就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你那个草能不能给我?”这砍柴人说:“我叫吉祥。”“如果你要这个草我可以送给你。”吉祥草是:这位砍柴的人叫吉祥的名字,他所布施出的草叫吉祥草。所以这也是这位太子即将成佛的一个先兆——一个好兆头:就有人奉献了吉祥草。这是这位太子福德所感召的一个表征,这就叫吉祥感征。“表章功祚”,就是表达你成佛的这桩大功德要彰显出来了。所以这位太子以他慈悲的心,接受了这位樵夫布施的吉祥草。那么把这个草铺在了这颗菩提树下,叫“佛树下”,有时侯叫道场树,就叫菩提树。当时,这位太子发了一个愿:“我现在如果不成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粉身碎骨我都不从这个座位上起来。”发了这么一个重誓,就“跏趺而坐”。

  在他成佛的前面,又有一道工序:放出大的光明,这个光明照到了第六天的魔王波旬的宫殿,使他这个的宫殿,使他这个宫殿如墨一样的黑,现不出光;而且这个光明使魔王波旬做了很多恶梦,让他非常惊恐——惊慌失措。他就发现,原来是一个人要在道场成佛。所以这个魔王波旬就不答应了:“如果他成佛了,我的魔子魔孙人数就会减少了,这怎么能让他成功呢?”就带了百万魔军下来啦,当时魔王波旬有两个儿子还劝谏他的父王,说:“你不要去啊,你去干扰也没有作用的。”但是这个魔王波旬不答应,“而来逼试”。逼试,他先用软的方法,用美女来诱惑这位菩萨——诱惑太子,他的四个女儿来诱惑,做了种种很妖的这种姿态。但是这位太子都用神通之力,让这四个魔女变成了老太太的形象,让她们逃窜。

  这是用软的一套,然后软的不行就用硬的。这个魔王波旬跑过去,说:“你,在这儿干吗?你再不走,我把你抛到大海之外去。”这位太子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我抛到大海之外去。”说:“你能成为一个魔王,无非是你宿世曾经护持了一个寺院,布施了一个辟支佛,这样的功德得了这么一个东西,但是我是无量劫以来布施的功德,所以你是不可能把我抛到海外去的。”这个魔王波旬:“你说的话谁能证明呢?”大地震动——这个地神起来证明。这个证明可是惊心动魄的,地神竟然说:“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寸土地不是这个太子流血牺牲的地方——流血奉出生命为众生的地方。”是这么大的功德。这个魔王波旬还不干,还要让所有的弓箭手啊什么——武器全都向这位太子发射的时候,这个太子没有以暴抗暴,而是入慈心三昧,使所有的刀剑都变成莲华,令这些魔王都降服。实际上也是代表成佛最后一个关:魔和佛最终是回归到真如一体当中去,一定要把魔境转换过来才能圆成佛道。这样使百万魔军得到降服,就证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微妙法”,但是这里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微妙法,到底得什么微妙法?藏、通、别、圆四教各有他的诠释;站在净土法门有一个最殊胜的诠释就是:六字洪名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所得到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法,就叫微妙法。好,就成佛了。

  好,成佛,下面就介绍转***之相。这位太子一成佛,就成为释迦牟尼了。再用佛眼观察这个世间,发现这个阎浮提众生我执深重,欲望甚深,跟他去讲清净的佛法,举世没有一人能相信的,不仅不会相信,而且会生诽谤的。这位佛竟然观察的是这么一桩现象,当时这位佛也是利益众生故,就准备般涅槃了——入涅槃算了。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大梵天王他知道了地球有一尊佛出现啦,赶紧替我们地球众生来请法。第一次请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还没有肯定;第二次这个大梵天王就邀请忉利天王一起来请,力量更大一点;直到第三次请,佛才默然接受。这一默然接受的时候,整个的地神啦,空中神啦,次第地都把这个佛接受劝请要转***了——这是整个法界的一个大事,从地神、天神一直传到色究竟天了——阿迦尼咤天。

  这样,佛一看——就观察,唯有鹿野苑那五个人,还能够有一点教化的可能性。鹿野苑五人就是憍陈如这几个人,这几个人是挺有意思的。当时太子到了苦行林之后,这位净饭王还不甘心,就派了很多军队一定要把他再弄回去。当这些军队包括憍陈如这些人都来的时候,用种种的方法,这位太子是坚决不回去。所以无可奈何就留下了五个人陪伴他修道。这五个人就是父党三个人、母党两个人。就是这个亲族里面,净饭王这个父党留了三个,摩耶夫人这个母党留了两个,都是很亲的人来陪他修道。陪他修道呢,这五个人本身知见就不统一,有的喜欢苦行,有的喜欢快乐的行。当释迦牟尼佛这个太子在修苦行的时候,其中母党的两个亲戚觉得修这个苦行知见不对,他们喜欢修一种更快乐的行法。就离开了太子。等到这个太子放弃苦行,接受牧女的乳糜的时候,这三个父党就憍陈如等觉得:“你看这个太子竟然放弃了苦行,都快要堕落了,这个人我不能跟随他。”这剩下三个人又跑了,剩下太子一个人。这五个人都是对这个太子有意见离开的。所以等到这个太子成佛之后,到这个鹿野苑找五人的时候,这五个人一看是太子来了,相互都有约定:“啊,你看这个人根本不像修道人,来了,我们都不要理睬他噢!不问讯,不作礼。”但是这个释迦牟尼佛一到他们跟前的时候,他们五个人情不自禁地向他顶礼。就开始跟他们讲四圣谛法,讲八正道法。是这样的,所以这是初转***了,又叫三转***。

  ——2009年8月始大安法师讲于东林寺第二届净土文化进修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