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探寻一城两寺之双林寺
平遥古城,名闻遐迩。1997年12月,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界定的清单目录是“一城、两寺”,一城即平遥古城,两寺即平遥城外的双林寺和镇国寺。
双林寺位于城西南6公里处,因春秋时期这里设过“中都邑”,所以原名“中都寺”。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重修,史载“大齐皇帝钦赐匾额”,以此推算,这座庙宇的历史至少在1400年以上,后来取佛祖“双林入灭”之说,更名为“双林寺”。
双林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紧凑,各殿内共保存了宋、元、明、清历代佛像雕塑约2000多尊,从几十厘米到三四米,圆雕、浮雕、壁塑、悬塑有机地组合在一起,造型别致,神态生动,简直是绚丽无比的佛的海洋。现在寺内并无僧尼,而是作为雕塑艺术博物馆开放,由文物部门管理。但殿前设置香炉,仍有缕缕轻烟,一些虔诚的旅客向佛像磕头作揖,或向功德箱内投进钱币。
穿过卷洞式山门,首先进入天王殿廊檐下,一字排开四大金刚,每尊像高达3米,攥拳握杵,魁伟刚健,气势不凡,表现出护法镇魔的威慑力,殿中主像天冠弥勒佛居中而坐,眼睛朝下,表情慈祥,形同释迦牟尼佛像。宋代以后,中国化的弥勒像才改为以五代契此和尚为模板的大肚罗汉形象,由此也可看出他属于早期塑像,保留着印度键陀罗的艺术风格,弥勒温文尔雅的表情同金刚怒目的形象形成强烈反差,具有刚柔相济的艺术效果。
千佛殿正中的观音像,塑造风格独特,菩萨露臂赤足,衣襟半遮,体态丰腴,右腿高翘,脚趾微弯,十指纤细,面目恬静,是一位淑女形象,它的表现手法和审美趣味凸显浪漫主义色彩。雕塑艺术家突破了传统的程式和规范,是那么随意、轻松甚至带有几分揶揄的成分,塑造的却是一个有血有肉、富有质感的艺术形象。她与释迦殿影壁后面的渡海观音、菩萨殿内千手千眼观音,都是观音菩萨不同化身,端庄秀美而又妩媚动人,把人们带进真善美的境界。如果人们对这尊观音像可能会“见仁见智”,那么在观音像一侧的护法神韦驮像则是公认的艺术精品,被誉为“全国韦驮之冠”。他脸方口阔,目光坚定,气宇轩昂,扭腰曲臂,一手握剑。一手攥拳,从脸部到姿态充满着勇武,忠诚和刚毅,身绊翠带极富动感,他与观音像和谐地组合在一起。
塑于明代的十八罗汉彩塑是全寺的精华,他们的形体略小于释迦、弥勒和观音像。古代雕塑家采用写实而又夸张的手法,准确地塑造出十八罗汉的十八种身份形状和性格特点。有瘦骨磷峋而又老成持重的“瘦罗汉”;有丰满肥硕、率真开朗的“胖罗汉”;身材伟岸、正襟危坐的是“降龙罗汉”;那“病罗汉”一脸病容,一手拄杖,一手牵着“矮罗汉”,相互扶持,蹒跚而行。特别是那个“哑罗汉”,眼睛大瞪,眼珠直转,嘴唇紧闭,胸腹起伏,透出他的耿直和压抑,可算是罗汉群塑中最富个性的代表作,那眼神、那形态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看一眼便能烙印在脑际,难以忘怀。这组灵动鲜活的群像表明作者具有深厚的生活积累,作者也许是名不见经传的来自民间的工匠,但正是他们创造了现实生活中呼之欲出的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作品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心理和审美情趣。
双林寺既着力表现释迦、弥勒、观音、金刚、罗汉等大型塑像,更多的是几十厘米高的小型造像,如位于中院两侧的千佛殿和菩萨殿内的群塑,各有四、五百尊之多,分5--6层排列。菩萨殿内彩塑为明代作品,色彩看上去鲜艳一些,而千佛殿的彩塑年代更早。这些群塑神态栩栩如生,特别是塑像的眼珠大都用琉璃烧制,看上去乌黑发亮,像是新点装的,非常传神,为已经脱落或黯淡的彩塑保留了相当多的光彩,真正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千佛殿群塑中还有一些供养人小像,从服饰看,他们属于普通老百姓,包括少女、老妇,虔诚温顺之态可掬,双林寺雕塑的特点是平民化,生活气息浓厚,具有很高艺术鉴赏价值。只是为了保护文物,不准游客摄影,所以只能记诸笔端。
双林寺和镇国寺地处中国文化摇篮黄河中游,那也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大概因其处在“闹中取静”的地理位置,它们躲过了天灾人祸重重劫难,使承载着佛教文化艺术的彩塑和木构建筑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它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遥古城相得益彰。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的: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无疑,双林、镇国两寺是这幅画卷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到平遥看古城,能不看这两处古寺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