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菩萨?

在 佛教中, 菩萨是任何走上成佛之路的人。 在 早期的佛教学校和现代的小乘佛教中,菩萨(bodhisatta)是指任何人下定决心要 成佛,并得到活佛的确认或预言。 在 大乘佛教中,菩萨是指任何发菩提心的人,发 菩提心、自发的愿望和慈悲的心,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众生而成佛 。 通俗地说,菩萨常被简单地描述为“佛教圣人”或进入菩萨道的人。实际上,精心设计的概念是指众生或 善良 那又发展 菩提 或启示-因此拥有了boddisattva的心理; 被描述为那些致力于培养和体现慈心 ( metta )、悲心 ( karuṇā )、移情喜悦 ( mudita ) 和平等心 ( upekkha ) 的人。这四种功德就是四圣所,称为 梵天 (Brahmavihara)。

早期佛教和尼卡亚学校

早期的佛教中菩萨 一词在早期文本中用于指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和今世的年轻人,在此期间他正在为自己的解脱而努力。在他的开示中,为了讲述他作为一个年轻的求道者的经历,他经常使用“当我是一个未开悟的菩萨时……”这个词的意思是一个“注定要开悟”的人,换句话说,一个目标是变得完全开悟。在巴利文经典中,菩萨(bodhisattva)也被描述为仍然受制于生、病、死、悲、染、痴的人。本生故事中记载了佛陀作为菩萨的一些前世。
根据上座部僧人比丘菩提的说法 ,菩萨道在最早的佛教典籍中,例如巴利尼迦派(以及中国的阿伽玛派)中并没有教导,而是专注于阿罗汉的理想。 已知最古老的关于释迦牟尼佛如何成为菩萨的故事是他与前任佛陀 Dīpankara 相遇的故事。在这次相遇中,乔达摩的前世化身,不同的名字是苏美达、梅迦或苏玛蒂,提供五朵蓝色莲花,并展开他的头发或整个身体,让燃灯继续行走,决心有朝一日成佛。灯火接着确认他们将成佛。早期的佛教作家认为这个故事表明,要成为菩萨,必须在活佛面前下决心abhinīhāra)以及他对未来佛果的预测/确认。根据德鲁斯的说法,“所有已知的成佛之路模型都是从这种基本理解中发展起来的。” 不同的Nikaya 学校对该路径有不同的解释 。在上座部佛陀梵天 (公元前 1 至 2 世纪),乔达摩在收到预言后,带着四个 asaṃkheyyas  (“无量”)和十万个较短的  ()来成佛。 有部学派也有类似的关于乔达摩佛如何成为菩萨的模型。他们认为,在他在过去的佛陀面前 决心(praṇidhāna)之后,他需要三个 asaṃkhyeyas 和九十一个 )才能成佛。据说 他在第一 佛陀时遇到并服侍了七万五千佛,第二佛陀则是七万六千,此后他从毗婆罗那得到了他对未来佛的第一个预言(vyākaraṇa),这意味着他不能再从成佛的道路上退缩了. 因此,对于一切有缘而言,活佛的存在也是必要的。在 大毗婆沙论 解释说,它对菩萨道的讨论部分是为了“阻止那些实际上不是菩萨的人产生自负。” 该 Mahāvastu 的大众部,Lokottaravādins礼物的菩萨道的四个阶段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框架(尽管它说,采取各种的 阿僧祇劫):
  1. 自然(prakṛti),首先在佛前种下功德根,才能成佛。
  2. 决心(praṇidhāna),一个人在佛陀面前作出他们的第一个决心,要成佛。
  3. 继续(anuloma),一个人继续修行,直到遇到一位证实自己未来成佛的佛陀。
  4. 不可逆(anivartana),在这个阶段,不能后退。

后上座部

斯里兰卡解说者法护法在他对《菩萨道》(Cariyāpiṭaka)的评论中 指出,要成为菩萨,必须在活佛面前做出有效的决心,这证实了一个人是不可逆转的(anivattana)。成佛。该 Nidānakathā,还有Buddhavaṃsa和 Cariyāpiṭaka 注释明确指出,不能使用替代品(例如菩提树、佛像或佛塔)来代替活佛的存在,因为只有佛陀才具备做出可靠预测的知识。这是当今正统上座部普遍接受的观点。这个想法是,任何成佛的决心很容易在未来的万年中被遗忘或放弃。缅甸僧人雷迪尊者(1846-1923)解释说,虽然自己发愿未来成佛很容易,但在佛法消失于世间的时期,维持必要的行为和见地却是非常困难的。在这样的时期,人很容易倒退,这就是为什么除非得到活佛的承认,否则不能成为真正的菩萨。
正因为如此,上座部一直是并且仍然普遍的做法是试图建立必要的条件来迎接未来的弥勒佛,从而获得他的预测。中世纪的上座部文献和铭文记载了僧侣、国王和大臣为此目的会见弥勒佛的愿望。现代人物如阿纳嘎利卡护法 (1864-1933) 和乌努 (1907-1995) 都试图从佛陀那里得到未来的预言,并相信为佛教的利益所做的功德将有助于他们努力成为菩萨将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开始适用于上座部地区的乔达摩佛之外的其他人物,可能是由于大乘的影响。斯里兰卡的 Theravada Abhayagiri 传统奉行大乘佛教,并且在 12 世纪之前影响很大。斯里兰卡的国王经常被描述为菩萨,至少早在Sirisanghabodhi (r. 247-249) 就开始了,他以慈悲着称,为公民的福利发誓,并被视为摩诃萨(梵文 mahāsattva),一个几乎只在大乘佛教中使用的加词。从 3 世纪到 15 世纪的许多其他斯里兰卡国王也被描述为菩萨,他们的王室职责有时与十波罗蜜多的修持明显相关。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明确声称在前世得到了成佛的预言。

上座部比丘 和学者 Walpola Rahula 表示,传统上,不仅在大乘佛教中,而且在上座部佛教中,菩萨的理想都被认为高于śrāvaka的状态 。他还引用了 10 世纪斯里兰卡国王马欣达四世(公元 956-972 年)的话,他的文字是“只有菩萨才能成为繁荣的斯里兰卡的国王”等。

但事实是,上座部和大乘一致认为菩萨理想为至上……上座部虽然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菩萨,但并没有规定或坚持所有人都必须是菩萨,这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 沃尔波拉·拉胡拉, 菩萨理想佛教
杰弗里·塞缪尔 (Jeffrey Samuels) 回应了这一观点,他指出,虽然在大乘佛教中,菩萨道被认为是普世性的,适用于所有人,但在小乘佛教中,它“为某些特殊的人保留和占有”。保罗威廉姆斯写道,泰国的一些现代上座部禅修大师被普遍认为是菩萨。

在大乘佛教中

早期大乘

大乘佛教(通常也称为 菩萨乘,或“菩萨乘”)主要基于菩萨道。这条道路被视为比成为罗汉或孤佛更高尚。根据大卫德鲁斯的说法,“大乘佛经一致描绘了从第一次成佛念头( prathamacittotpāda)或 菩提心开始生起的道路,通常是在第一次得到佛陀的预言之前的亿万年,并应用菩萨这个词。从这一点来说。”
该 Aṣṭasāhasrikā般若经,已知最早的大乘文本之一,包含了长期的简单和简短定义 菩萨,这也是已知最早的大乘定义。此释义为:“因以菩提为目的,故名菩萨摩诃萨。” [ 该 Aṣṭasāhasrikā,还分路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菩萨“先出乘”(prathamayānasaṃprasthita),然后是“不可逆”(avinivartanīya)阶段,最后是第三个“多生束缚”(ekajātipratibaddha),如:注定来世成佛。德鲁斯还指出:

当大乘佛经讲述佛与菩萨第一次成佛念头的故事时,他们总是把它描述为发生在佛陀面前,这表明他们与所有已知的尼卡耶传统都认为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用于进入路径。此外,虽然这个关键事实在学术上经常被掩盖,但他们显然从不鼓励任何人成为菩萨或提供任何仪式或其他方式这样做。像尼卡耶经典一样,他们也认为新菩萨或近期菩萨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毫无意义。该 Aṣṭasāhasrikā譬如说,恒河沙有多少菩萨,求佛转回,在无数生起菩提心、趋向佛果的众生中,只有一二人能成佛。不可逆转。

德鲁斯还补充说,早期文本像Aṣṭasāhasrikā 对待菩萨谁是初学者(ādikarmika)或“不长载于[大]车辆”不屑一顾,他们描述为“盲”,“愚蠢”,“懒惰”和“弱”。早期的大乘作品将他们等同于拒绝大乘或放弃大乘的人,他们被视为可能成为 罗汉 ( 罗汉 道上的人)。Aṣṭa等早期的大乘佛经不是鼓励他们成为菩萨,而是  帮助人们确定他们是否已经在前世得到了预言,或者他们是否已经接近这一点。该 ASTA提供各种方法,包括仪式或占卜的形式,处理梦的方法和各种测试,特别是基于对Aṣṭasāhasrikā 本身内容的听力反应的测试 。经文指出,遇到并接受它的教义意味着一个人接近于得到一个预言,如果一个人不从文本中“退缩、畏缩或绝望”,而是“坚信它”,一个人是不可逆转的。许多其他的大乘佛经,如 Akṣobhyavyūha 和 Śūraṃgamasamādhi Sūtra 提供文本方法来确定一个人作为高级菩萨的地位。主要是听、信、说、宣、抄或背诵佛经的态度。根据德鲁斯的说法,这种声称仅对大乘佛经有信心就意味着一个人是高级菩萨的说法,与以前的尼卡耶对菩萨的看法背道而驰。它创造了新的佛教徒群体,他们接受彼此的菩萨地位。
一些早期对菩萨道的描述,如《Ugraparipṛcchā Sūtra》等文本,将其描述为一条艰巨、艰难的出家道,只适合少数人,但它却是人们可以走的最辉煌的道路。提到了三种菩萨:森林、城市和寺院的菩萨——在Ugraparipṛcchā 和 Samadhiraja 经典等经典中,森林住被提升为上乘甚至必要的道路 。早期的Rastrapalapariprccha sutra 还提倡在森林中进行孤独的冥想生活,远离家庭生活的干扰。该 Rastrapala 还高度批评住在寺院和城市的僧侣,他们被视为不修习禅修和戒德。该 Ratnagunasamcayagatha 还表示,菩萨应进行修行(dhutanga),“自由漂移无家”,实行大师下波罗蜜和培训,以完善自己的冥想练习和实现的 般若。一些学者用这些文本来论证“森林假说”,即最初的菩萨理想与严格的森林苦行相关的理论。但其他学者指出,许多其他大乘佛经并没有宣扬这种理想,而是专注于以经为基础的实践。
有些大乘佛经促进又一次革命性的教义又声称的三辆车Śrāvakayāna,缘觉 和 Bodhisattvayāna 真的只是一个车辆(ekayana)。这是在最有名的促进 法华经 其声称的三个独立汽车的想法只是一个 upaya,佛陀发明了获取路径上的各种能力来说是个熟练的设备。但最终,他们会发现只有一种 乘法,即以佛果告终的轮乘

成熟的大乘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乘佛教徒发展出关于菩萨道的成熟系统的教义。各种的作者中观 shastras(论文)通常提出的的视图 ekayana。与瑜伽宗派相关的文本和经典 发展出一种不同的理论,即三个独立的 gotra 或传承,这在本质上使一个人倾向于成为 罗汉、 缘支 或三 观佛的载体 (完全自我觉醒的一个)。然而,该术语也被用于更广泛的意义上。根据八世纪大乘哲学家哈瑞巴陀罗的说法,“菩萨”一词可以指追随三乘中任何一种的人,因为所有人都在向菩提 (觉醒)努力。因此,对于大乘菩萨的特定术语是 摩诃萨埵(大正)菩萨。根据阿底萨 (Atiśa) 11 世纪的菩提心, 大乘菩萨的核心特征是普世愿为一切有情众生灭苦,即 菩提心。 (心开始觉醒)。后来梵文大乘佛教徒也发展了特定的仪式和奉爱行为,以生起这种绝对核心的 菩提心,例如“七部分崇拜”(Saptāṇgapūjā 或 Saptavidhā Anuttarapūjā)。这种仪式形式在寂天(8世纪)的作品中可见,包括:
  • Vandana  (顶礼,鞠躬)
  • 法会 (供奉诸佛)
  • SARANA-gamana  (去为 避难所)
  • Papadesana  (认罪)
  • Punyanumodana  (为自己和他人的善行而欢欣鼓舞)
  • Adhyesana  (祈请)和 yacana  (祈请)——请求诸佛菩萨继续传法
  • Atmabhavadi-parityagah  (投降)
 

当代大乘佛教遵循这一模式,鼓励每个人发菩提心,并在仪式上发愿。有了这些誓言,人们就发誓要通过修行超然的美德或波罗蜜多,为一切有情的圆满证悟而努力。
与对不同类型的的不同看法有关的 是菩萨与涅槃的关系问题。在各种大乘经典中,可以看出两种理论。一种观点认为,菩萨必须推迟他们的觉醒,直到证得圆满佛果(即不再投生,这是经典的涅槃观)。这种观点在一些经典中得到了宣扬,比如《 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种理论是认为有两种涅槃,一种是罗汉的涅槃,另一种是高级的涅槃,称为apratiṣṭhita(无住),它允许佛陀继续从事世界。这个教义是在 Yogacara 中发展起来的。正如保罗·威廉姆斯所指出的,apratiṣṭhita nirvāṇa 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发展,并且在一些早期的大乘文献中并不明显,因此虽然早期的经典有时会提到“推迟”,但后来的文本认为没有必要推迟“上位”的 apratiṣṭhita nirvāṇa。 在这种瑜伽行模型中,菩萨绝对拒绝并且避免解放 声闻 和 辟支佛,在大乘文献如任一劣质或“所述”(如在无着的第四世纪 Yogācārabhūmi在),或作为最终假或虚幻(如 法华经)。菩萨可以选择走这样一条小道,而是选择长路成佛,这是成为菩萨的五个标准之一。其他四种是:做人、做人、在前佛面前发愿成佛、受前佛预言。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菩萨事业的更多样化的分析集中在一个人的动机上。这可以从藏传佛教关于发菩提心的三种动机的教义中看出。根据巴珠仁波切 19 世纪的 《我的上师之言》  (Kun bzang bla ma'i gzhal Lung),菩萨可能以三种方式之一受到激励。他们是:
  1. 国王般的菩提心——先发愿成佛,再帮助众生。
  2. 船夫般的菩提心——与其他众生同时发愿成佛。
  3. 牧人般的菩提心——只有在所有其他有情众生都已成佛之后,才能发愿成佛。
这三个不是人的类型,而是动机的类型。根据巴珠仁波切的说法,虽然佛果实际发生的方式是第一种,但第三种意向品质是最高贵的;也就是说,只有自己证得了证悟,才能教别人证悟之道。菩萨戒的仪式化表述也反映了这一秩序(成为佛陀,然后可以教别人做同样的事情)。公元二三世纪,龙树菩萨所立的菩萨誓愿文中说:“如过去如来罗汉三观三佛,行菩萨行,生起无上圆满觉悟之愿。众生解脱,众生解脱,众生解脱, 构成菩萨行的六度波罗蜜,不应与菩萨成佛后发愿成就的实际利益相混淆。六波罗蜜是一种心理转变,实际上并不需要利益任何人。这在维桑塔拉的故事中可见一斑,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化身,当他还是菩萨时,他将自己的孩子送给一个虐待他们的恶人,从而做出了最大的布施。Vessantara 的慷慨行为造成了间接伤害,然而,当他作为释迦牟尼佛获得完全的证悟时,他布施的圆满功德就会结出果实。

菩萨地或层次

根据大乘佛教的许多传统,在成佛的路上,菩萨要经过十个,有时甚至十四个地或地。 以下是 藏族噶举派有影响 的上师冈波巴所著的《华严经》 和 释迦牟尼佛》中的十位布婆的名单 及其描述 。(其他学校给出的描述略有不同。)
菩萨到第一地之前,必须先行五道中的前二道:
  1. 积累之路
  2. 准备之路
菩萨的十地则可分为以下三种途径:
  1. bhūmi  1 内观之道
  2. bhūmis  2-7 禅修之道
  3. bhūmis  8-10 不再学习的道路
阿凡达经》十地篇,  是指五十二地。这10个理由是:
  1. 巨大的喜悦: 据说接近以启迪,看到了众生的利益,实现了一个巨大的喜悦,因此而得名。在此布 弥中 ,菩萨修行一切波罗蜜pāramitās),但特别强调布施(dāna)。
  2. 无垢:菩萨 在修第二 地时无不染污秽,  故名无垢。强调的完美是道德纪律(śīla)。
  3. 光明: 相传法光从成就第三的菩萨身上散发出来 。强调的完美是耐心(kṣānti)。
  4.  光芒四射: 此布 据说如放射光,能完全燃烧反对开悟的事物。强调的完美是活力(vīrya)。
  5. 极难 修行:得此地的菩萨力求帮助众生成熟,当众生有消极反应时,不会陷入情绪上,这两者都很难做到。强调的完美是禅定 ( dhyāna )。
  6. 显超: 依智慧圆满, 不住轮回 或 涅槃,故此境界“显超”。所强调的圆满是智慧(prajñā)。
  7. 远行: 特别强调善巧(upāya)的圆满,以帮助他人。
  8. 不动: 强调的美德是志向。这个“不动的”  bhūmi 是人们能够选择他的投生地点的地方。
  9. 善辨智慧: 强调的德是对我与非我的了解。
  10. 法云: 强调的美德是修习本初智慧。
十比 弥后,大乘佛法即证悟成佛。 有 52 个阶段,  Śūraṅgama Sūtra承认 57 个阶段。有了这 10 个因,不同的金刚乘宗派又承认了 3-10 个额外的因,其中大部分是 6 个带有变体描述的因。 七地之上的菩萨称为 摩诃萨。一些菩萨如普贤菩萨也据说已经成佛。

学校教义

有的经典说初学者要经过三至二十二个无数劫(mahāsaṃkhyeya kalpas)才能成佛。净土佛教建议佛教徒到净土修行为菩萨。天台、华严、禅宗和金刚乘说,他们教导在一个业力周期内成佛的方法。
佛教中的各种传统都相信特定的菩萨。一些菩萨跨越传统出现,但由于语言障碍可能被视为独立的实体。例如,藏传佛教徒信仰各种形式的观音菩萨,梵文为观音,中国观音,韩国观音,越南观音,日本观音。藏传佛教的追随者认为达赖喇嘛和噶玛巴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菩萨在尘世行的地方,如证悟或佛法的行为,被称为 菩提心,可能是朝圣的地方。许多寺庙和寺院都以菩提心而闻名。也许最著名的菩提树是 Śākyamuṇi 成佛的菩提树。在中国佛教的传统中,有四座山被视为菩萨的菩提山,每个地点都有主要的寺院,是僧侣和在家人的朝圣之地。这四种菩提心是:
  • Mount Putuo :  Avalokiteśvara , Bodhisattva of Compassion (中文: 观自在菩萨, 观世音菩萨, 观音菩萨;  拼音 :  Guānzìzài Púsà, Guānshìyīn Púsà, Guānyīn Púsà )
  • Mount Emei :  Samantabhadra , Bodhisattva of Practice (中文: 普贤菩萨普贤菩萨; 拼音:  Pǔxián Púsà )
  • Mount Wutai :  Mañjuśrī , Bodhisattva of Wisdom (中文: 文殊菩萨, 文殊师利菩萨, 曼殊室利菩萨, 妙吉祥菩萨;  拼音:  Wénshū Púsà, Wénshūshīlì Púsà, Mànshūshìlì Púsà, Miàojíxiáng Púsà )
  • Mount Jiuhua :  Kṣitigarbha , Bodhisattva of the Great Vow (中文: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 拼音:  Dìzàng Púsà )

图像学和大众思想

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常被形容为一个美丽的形象,最常被拟人为一位表情安详、举止优雅的年轻王子。这大概与乔达摩悉达多太子 为菩萨的描述 相符。世界各地佛教艺术对菩萨的描绘,都力求表现菩萨的品质;慈(metta)、karuna)、喜(mudita)和舍(upekkha)。
一些菩萨的性别变异表征,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引发了关于菩萨相貌本质的讨论。禅师圣严曾说过,观音(中文称为观音)等摩诃萨是雌雄同体(中文:中性;),这说明他们有能力以不同程度的男性和女性形式表现出来。 虽然菩萨往往被描绘成传统上的美丽,但也有他们的表现形式是愤怒和怪物的例子。一个显着的例子是观音的化身为“面燃大士”。这个比喻在智慧王中很常见,其中摩诃摩尤里·维迪亚拉杰尼以女性化的称号和仁慈的表情脱颖而出。在一些描述中,她的坐骑呈现出愤怒的外观。这种变化也存在于金刚手的图像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