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金刚经》之无得无说分第七(上)

  金刚经 第7品上

  无得无说分第七(上)白话文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译文:

  「须菩提!你认为如来已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

  须菩提回答说:「就我所了解佛陀说法的义理,是没有一定的法可以叫做无上正等正觉,也没有固定的法,为如来所说。什么缘故呢?因为如来所说的法,都是为了众生修行及开悟众生而假设的方便之法,不可以执取,般若的实相,是无法以语言诠释的,执着实有的菩提可得,也不可执着没有菩提正觉,落于有和空,都是错误的。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一切贤圣,也都是依寂灭的无为法而修,因证悟的深浅不同,才产生有三贤十圣等阶位的差别。

  讲话:

  纵贯第六分经文的脉络,佛陀开启我们对般若生起真实清净的信心,及破除我们对我、法、空三相的取着,并且指陈诸佛种种示教利喜,都是方便渡岸的船筏。第七分再延伸探讨我们学佛修行者都关切的问题,比如:是否有个菩提正觉可以获得?佛陀有否演说一种无上法,能令一切众生开悟呢?在我们空掉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之后,佛陀进一步粉碎我们对佛相、法相的妄执。

  在生起对法的真实信心之后,佛陀在第七分以「无得无说”破除我们对佛相、法相的执着。第七分我用四点来说明。

  不取着一佛一法之相,湖光水色,山花溪声,无不深藏开悟的无上法。如《楞严经》说:「十方虚空界,都在如来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

  这有生灭的佛相,有限的言说,不过是佛陀手掌所握的片叶,而未说之法如林中叶数!

  无得,破除凡夫以为有个正觉可得的「事障”,及破除二乘行人的「理障”,以为正觉虽不可获取,但可以「心得”。无说,则令一切众生,不要被语言文字障道。如《法华经》说:

  诸根利钝,精进懈怠;   随其所堪,而为说法。

  一、佛陀无证悟无言说

  佛陀三大阿僧只劫修炼,百劫由忍辱力得相好圆满,累劫难行能行而于人间成等正觉。天上人间广开一十六会的般若法筵,怎么说佛陀没有证悟,也没有说法呢?

  我们回想第六分的经文:「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透露佛陀说法如筏喻,未渡则取,既渡则舍,取舍不定,因此,没有一定的法名为菩提。佛陀出世度生,自然说法,似黄叶止小儿啼,视众生性大小利钝不同,应病予药。佛陀所证之果,名为无上正等正觉,是因人而示,就事应机。

  无上者,对治三贤十圣执着有个「无上法”可得的法爱;正等者,对治声闻缘觉停滞于偏枯灰灭;正觉者,对治凡夫外道之痴邪迷梦,假名正觉。

  佛陀之「无上正等正觉”,不过是遇凡说凡,逢圣说圣,证悟和言说,不过是权立方便之教,菩提本然寂灭,虽说不增,未说不减,哪里有个觉悟可得?法性又岂能以言语文字可以诠释?

  有一个学僧,向夹山善会禅师请示。

  「从古至今,历代祖师大德都立下言教以便诲示后人,禅师为什么却说是‘无言之教’呢?”

  禅师回答:「三年不吃饭,目前无饥人。”

  学僧反诘:「既然饱足无缺,为何我没有开悟?”

  禅师答道:「只因为有迷有悟,让你失去了本性,且听我一偈:

  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学僧仍是不解再问道:「十二分教及祖师西来意,都是悟法悟人,禅师怎么颠倒是非,说没有悟法,也没有迷人?”

  禅师答道:「那些西来意不过是老僧的坐垫罢了!你苦苦探问西来意,为什么不问你自己的来意?”

  学僧已仿佛见到一丝曙光,只是心眼还未开张。

  「难道圣教言论,皆一无可取吗?”

  「可取的都不是圣教!”

  「若无言教,学僧如何开悟?”

  禅师大喝一声道:「自己的西来意,何劳他人言教?”

  学僧终于心有所悟。

  菩提与证悟是离心缘相,离语言文字相,要能「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法性的实相就会向我们显露!心取着圣教言说的「法相”,心地昧惑于迷悟差别,心不平等,向外贪求,空堕五百年野狐身,不得解脱。

  

  二、菩提正觉无有定法

  佛陀犹如大医王,所说的法,如疗病的药方,盖众生病情不同而有差别。比如:说布施法治贪欲病,说持戒法治不净病,说忍辱法治瞋恚病,说精进法治放逸病,说禅定法治散乱病,说般若法治愚痴病。《大方等顶王经》:

  佛犹良医,经法如药;由疾病故,而有医药;无病,则无药。一切本空,无形无名,亦无假号。心等如空,无比无侣,忽然无际,尔乃应道。

  有一天,佛陀来到孙陀利河边。当时,有一位水净婆罗门住在附近,他以为佛陀要到河中洗浴,急忙的跑向佛陀。

  婆罗门问:「你是要到孙陀利河中洗浴吗?”

  佛陀反问:「到河中洗浴,可有什么利益?”

  婆罗门欢喜地答道:「久远以前,有仙人在孙陀利河度化众生,如果你以此圣水洗浴,即能消除一切罪业,获得清净和吉祥。”

  佛陀微笑说道:「世间的河水,只能洗净我们身体上的污浊。即使跳进圣河洗浴,历经百千年,也无法袪除内心烦恼的尘垢。如果要消除内心的罪业,只有靠清净的法水才可以做到。”

  「那什么是清净的法水?”

  「保持清净的心,受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净戒,以此深信因果罪福之力,对他人不贪、不瞋、不痴,如此清净的法水,才可以为我们洗净内心的尘垢。”

  向河水求得清净安稳了不可得!就像开发觉性,证知人人有个不增不减的菩提自性,求圣教言说,求佛法诸相,徒增心魔妄念。佛陀说证悟的果,说有证悟的法,为满足众生种种的欲求,在法性平等中,因中修,果上证,不过是「借路返乡”的假名罢了!

  佛陀的此时说有,彼时谈无,只为破除众生心地的迷闇。如溥畹大师:

  妙有不有,故将真空而遣有;

  真空不空,特假妙有以除空。

  就如同禅门慈悲的示教,你没有拄杖子,我给你拄杖子,你有了拄杖子,我就夺取你的拄杖子!

  有一天,一位在家居士,向智藏禅师请教。

  「禅师,有没有天堂地狱?有没有佛和菩萨?有没有因果报应?”

  居士连着发问几个问题,禅师都一一回答:「有呀!有呀!”

  这位居士听后,搔搔头,不以为然的说:「禅师,你答错了!我请教径山禅师和你相同的问题,他都说:‘没有呀!没有呀!’你怎么说‘有’呢?”

  智藏禅师知道这位居士的根性,于是反问他:「你有老婆吗?你有金银财宝吗?你有房舍田产吗?”

  居士答:「这些我当然都有。”

  禅师附上这位居士的耳边说:「你拥有妻儿家小、财宝田产,径山禅师有吗?”

  「当然没有。”

  智藏禅师于是正色地说:「所以,径山禅师跟你说无,我跟你说有。”

  这段公案,径山说:「无”,是指觉者湛然空寂的无限法界;智藏说「有”是指吾人泥陷于耳闻眼见的虚假世界。就如本分的经文:「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泯除了有无二边,法非法法相,真实自性朗朗现前。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