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与世俗生活的关系

修行实质就是改变你的念头,没那么神秘。修行只是修心。基督教徒传教是修行,家庭主妇的活动是修行。 修行与生活的关系,其实简单点说就是安安分分做个平凡的人。可是人就是不安分的物种,寻求这个寻求那个,最终回过头来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照看过眼前的生活脚下的路。修行并不是把自己抽离生活之外也不是让你变得非凡或者另外一个模样。而是认认真真的踏踏实实的生活,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上班时上班,生时当生,死时当死。 佛学信仰也是建立在科学上的,它不是教导人们违背人性本欲,寡欲只是清心修行很重要的一个术,排除意念的杂质,开悟得道,不在形式而在人的起念是否纯善,修行也是一种阅历和过程。佛里的放下不是放下,而是衷于内心的彻底释怀,进入下个的精神境界,寻求更高的得。 修行的真正目的,是学会控制自心,使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控。就好比我们看电影,因为知道它是假的,所以即使会动感情,也能随时跳出故事场景,这就是出离心的简单表现——我们并没有真的身陷其中,我们的心是自由的。 商人贾洪辰虽一心向佛,但他是家中独子,全家上下四世同堂靠他来养活。同时他还经营着贩卖药材的生意,由于他的药材一直是薄利多销,所以被同行指责不择手段,破坏行规。他每月初一都会去城东的寺庙烧香祈福,祈祷的敬辞无非两种:一是“希望我的生意越做越大”,二是“希望药材越卖越好”。 每月初一居士甄须维也会来此寺庙,同在大雄宝殿与贾洪辰礼佛。一来二往两人渐渐话多起来,甄问贾:“你也算是家产富裕的小老板啦,为何还一门心思要把生意做大,这是贪心,不可不慎啊?”又好言提醒“药材销量好固然重要,但是质量才是赢得客户的关键”。贾每次闻语都笑而不答,合掌感谢。甄每见他不欲多言,心中无奈,感叹人心难测,众生难度,以后自己还是尽量不要多管闲事。 贾每次在回家的路上都感叹:“遇到甄这样精通法义的菩萨太难得了,能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虽然自己现在不能允诺他什么,但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感谢他。家里那一大家子靠自己的经济供养只能使其性命无忧,慧命却难以兼顾,以后有空请甄来家里多多宣导佛法,或许比平时自己的三言两语更有效果。至于药材那边,自己的质量一定会继续严格把关,因为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希望更多的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药。至于别人怎么看,不是我能左右的。” 至今,他们两人的生活仍在继续,也可以说是两个菩萨的生活仍在上演。梦幻泡影,如是观。 在家修行,先以修心为本。把经书或大德开示上讲的一些做法拿到生活里用,一般都会落入生搬硬套的桎梏。 经上讲的法,都是有对象的,不是离开对象而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的。换了对象,换了环境,再生搬硬套那种做法,那不叫学佛,那叫教条。大德的开示也是如此,没有普遍适用于所有人的通行做法的。如果大德不是这样说,那就是名义大德。 接人待物,采用神马方式,一要看你自己的自身情况,二要看对象,三要看环境。要具体的分类展开说,那就成了写书了。学佛的人,接人待物时照察自己的心,看看贪嗔痴慢的藏身处。另外在家修行,一切外缘都是障碍境——顺境生贪,逆境烦恼。不论顺逆,都认作是自己的训练场,对象都是你的陪练。 不要以为忍让吃亏就是学佛,菩萨发心度脱一切众生,尚且常现金刚相。你学佛不能得善境界,自己被苦恼逼迫不说,还令你周围的人轻视佛门啊。学佛的人应该是通晓人心,练达处事的人。教条的人,就算给他个衣食无忧无人打扰的僻静住处,他也只会走入邪路啊。 世间环境的污染是自然相,皆是有人心流出。也不要以为你以为的清洁就是佛法,那是你的妄执。莲花是佛法,淤泥也是佛法;黄金是佛法,狗屎也是佛法;天界是佛法,地狱也是佛法。。。 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 诸法从本来 常自寂灭相。 有苦报是自己过去业果不清净使然,当勤精进忏悔。所遇诸人不善,是过去与人不善心业因纠缠的缘故,其一,从地藏菩萨本愿经求因果相;其二,当如阿弥陀经发心与诸上善人共生一处。 庄子:世俗就是修行,生活就是修道场 《庄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孔子到楚国去,半路遇到一个蚁丘的山坡,坡下住着一位卖浆人。 孔子在那住下,看到邻居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丈夫,妻子,孩子,有小妾,一家人都上了房顶。 子路就问:“这些人在屋顶干什么?” 孔子说:“这些人是圣人的学徒,他们将自己隐居起来,将自己藏在田界间,名声消亡了,志向却无限远大,他们嘴巴虽然也还说话,但是心中从未言语,说的也是无心的表达。远离人间事,不屑于和世俗交流,他们的人虽然在陆地,但是好像沉在水里一样,大概是那位人间隐居的市南宜僚和他的家人吧。” 这时子路要把这一家人叫来,孔子就说:“算了吧,他知道我了解他,知道我到楚国去,会认为是楚王派使者来召唤他了,他认为我是一个取巧善辩的人,要是那样的话,他听到我的言论都觉得羞耻,何况见到我本人呢。” 庄子:世俗就是修行,生活就是修道场 庄子的这个故事就是借孔子的形象,赞扬了一个脱尘离俗的隐者市南宜僚的故事。 市南宜僚是一个真正的隐士,他并不在乎外界的条件,而是重视内心的修行,不巧取功名,连孔子这样追求功名和善于言辞的人,都会让他觉得恶心,而没有选择与其同流合污。 “他们虽然还说话,但他们的心却从未言语,说的也是无心的表达”,这句话间接也透露了道家思想的智慧核心,以无心去待人处事。 自己身处于世俗之中,做着世俗的事情,一样的说话与做事,但是自己的心却能够流连于混沌之中,用自己内心的淡然接受世俗所有的繁杂。 总有人将世俗和修行剥离,其实这是错误的概念,世俗就是修行,生活就是修道场,所有背离生活的修行都脱离了真正智慧的本质。 《了凡四训》:所谓修行,就是用干净的灵魂,救赎世俗的身体。 凡有所相,皆为虚妄。 而世间能够主导结果的智者,并不是在结果出现的时候下功夫,而是在“因”造就之前就努力作为。 人生的结果也不是靠我们表面的作为能够决定的,而是在你的心性念头出现之时,在潜意识之中形成的习惯而影响的最终结果。 在这个世间,有伟大的诗人,有伟大的作家,更有伟大的禅宗大师,他们的诗意和禅机常令人仰慕,其实最大的禅机,未必是因伟大而生,反而是因渺小和平淡而起。 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平常的事物中都能感受事物之间的美好,这样的一种禅悟之心才是最高尚的境界和状态。 禅悟的境界就是能够在平常琐碎中感悟禅机,而不一定非要靠诗和远方来给自己的内心增添清静。 《菜根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一个字都不识,却充满诗意的人,才是体会到诗的真正趣味;一句偈语都不参悟却富有禅机的人,可以说已经领悟了禅机的奥秘。 王阳明:脱离世俗的修行,是一场没有灵魂的参悟。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禅悟并不是大师的专属,而是每一个平民的乐土。 正如王阳明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贤,这个圣贤就是对于天地之道的感悟,是自己内心的释怀。” 真正的禅,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方式去悟,将心放在琐碎平常中,在事物之间感受美好,即便处在苟且之间,在一花,一草,一木之中,也能看到其中的生机,这便是禅机。 正如《道德经》中所说:“和其光,同其尘”,这是道在万物之间的状态,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如此吗?将自己混同于世俗之间,才能真正的感受到禅机奥妙。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