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日常生活大揭秘:吃住简朴但不马虎,还特爱干净
佛陀的形象总是给人以庄严威仪的感受,在追随佛陀的路上,佛法引领我们走向正途,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会觉得佛陀是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精神符号。但其实,佛陀也是有情有义懂生活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秘佛陀的日常生活。
文/明真法师
在日常物质生活方面,佛陀是极端主张朴质、节省的。
衣
如约衣说,佛陀就是主张穿“粪扫衣”的。(大乘义章卷十五说“粪扫衣者,所谓火烧、牛嚼、鼠啮、死人衣等,……弃之巷野,事同粪扫,名粪扫衣。行者取之,浣洗缝治,用以供身。”——这是说一般居民将视同粪屑扫出去了而倾弃在巷野的破烂布条,比丘拣取出来,加以浣洗,缝治为衣;就叫粪扫衣。)
食
再约食说,佛陀主张“日中一食”。增一阿含四十六、中阿含五十一内,有一个故事:“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诸比丘:我恒一坐而食,身体轻健,气力强盛,汝等比丘,亦当一食。……尔时跋提婆罗白世尊言:我不堪任而一食。所以者何?气力弱劣。”结果跋提婆罗因不堪任“日中一食”,就隐匿了三个月不敢和佛陀见面。
中阿含卷五十一,说佛游迦尸国时,也拿自己做范例,“告诸比丘,……应日一食”;结果“有二比丘,一名阿湿具,二名弗那婆修”的,都怀着抵触情绪,不能接受佛陀的意见。杂阿含卷四十二内,还说“波斯匿王,其体肥大”,就是向佛陀作一下礼,也感到“气息长喘”,“惭耻厌苦”,佛陀特为他唱出了一首偈颂,要他“每食知节量”,不要贪图口腹,太吃多了。
波斯匿王当时很欢喜地接受了佛陀的意见,并要一个名叫御多罗的少年,在他每次进食时,唱诵佛陀为他歌唱出来的偈颂,实行食物定量制,居然也“渐至后时,身体佣细”,不再肥大得气喘发愁了。
住
最后讲到住了,佛陀主张“树下宿”“露地坐”“冢间坐”的。根据四阿含里的材料,佛陀个人虽说在这些地方住宿的时间不多,但亦约有百处以上是说佛陀住在所谓“叶屋”里的。
又中阿含卷六,给孤独长者说他自己当初想在舍卫国购买地皮,来建筑屋宇供养佛陀时,舍利弗为佛陀提出的条件,也只是希望“昼不喧闹,夜则寂静,无有蚊蝱,亦无蝇蚤,不寒不热”;并没有希望做到怎样堂皇富丽。
增一阿含卷二十说“佛在阿罗毘祠侧,尔时极为盛寒,树木凋落,……手阿罗婆长者子……白世尊言:不审宿宵之中,得善眠乎?世尊告曰:如是童子,快善眠也。时长者子白佛:今盛寒日,万物凋落,然复世尊坐用草蓐,……极为单薄;云何世尊作如是说:我快得善眠?”
佛陀初转法轮处——鹿野苑
从这些记叙里,我们还是可能肯定佛陀的住处,是朴质刻苦的。增一阿含卷四十五,佛陀过告诫比丘,如要“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就应当先成就十一法。上面所说的粪扫衣、日中一食、树下宿等,皆是包括在这十一法以内的。
佛陀弟子中,如尊者迦叶、尊者阿那律陀等,在日常物质生活方面,都是能坚决贯彻这种精神的;因此也特别获得了佛陀的欢喜赞叹。甚至有一次,佛陀特别分“半座”给与迦叶,示以特殊的光荣。所以佛陀住世时,一般地说,出家两众弟子,在日常物质生活上,大都还是能耐得住淡泊的。
佛陀在物质享受上,虽强调淡泊节省;但对于日常穿衣吃饭这些琐事,却又十分认真,一点都不肯马虎。例如着衣,佛陀在质料上,固然十分朴素,但却十分整洁。衣服穿在身上,不长不短,恰好合身;既不紧紧地箍在身上,也不是空荡荡地显得宽大无边。佛陀在增一阿含卷二十四内,说“沙门出家,有五毁辱之法。”一是发长,二是指甲长,三是“衣裳垢圿”。至于佛陀食与住的情况,在优多罗口头和许多经文里也有很好的描述。
浴
长阿含卷三说佛陀在涅槃前,还和许多弟子到拘孙河洗了一次澡。
增一阿含卷二十八内,佛陀向弟子们提倡建筑浴室。说有了浴室,对人民有很多好处,一、除风湿。二、治疗一切与之相适应的疾病。三、除垢污。四、使身体轻便。五、使身体肥白。不但提倡建筑浴室,在同卷经文内,还提倡“施人杨枝”。
因为在佛陀时代,根本谈不上今天所使用的牙刷牙膏,只好教人折取细嫩杨枝,截为段段,将一端用齿嚼绒了,即用以揩齿,名曰齿木。佛陀说用杨枝揩齿,不但可使口腔不臭,还能帮助消化和减轻眼内的火热,因之赞叹施人杨枝,也是有功德的。
佛陀对环境的淸洁卫生,也是十分重视的。中阿含卷八说:佛陀在鞞舍离时,有一天,望见天色晴明,将许多东西抱出,抖了,抹了,放在太阳里晒;不料后来天气渐变,黑云蔽日,眼看要下雨了,佛陀又赶忙将东西抖了,抹了,抱到房内去;可是收拾好了,雨还没有落下来,佛陀又赶忙拖着一柄扫帚,将自己弄脏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的。
增一阿含卷二十五说:佛陀告诉弟子,在扫地时,应先辨别风向,好好将灰屑扫聚一处,畚了出去;还要仔细检视,看地面扫干净了没有?不然,到处都是灰,甚至粗心大意,地面还留积一些讨厌的灰屑,这是不能成就扫地功德的。若扫塔内,先应洒水;遇有瓦砾,要捡出去,凸凹不平的地方,也要动手修治,使之平整。
本文节选自《现代佛学》杂志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
摄影 | 妙传、重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