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漫话系列之五:《法华经》与“馒头经”

前些时日,从以前的行堂组调到了大寮蒸馒头,陡然间出坡的时间大大增加,而看书时间大为减少。尽管如此,内心却因为干活培福而特别踏实和安心。而正因为读书时间减少,反而更加希求读书,尽量挤出一些时间来学习。正好在大概九点半馒头上锑之后,到蒸熟有大概有一二十分钟的时间,于是在面食间里,抓住这一点点时间来读书,却是异常的有感觉。最近几日接近“二一九”法华法会,于是就在大寮里读《法华经》,当读到《提婆达多》品时,深深地为佛陀的那种慈悲、平等和包容的心所感动和震撼。

  众所周知,提婆达多可以说是卑劣至极,能够陷害佛陀的手段他是无所不用其极,但即便如此,佛陀非但没有记恨,惩罚他,甚至连一句抱怨、责备的话都没有说,反而时刻以一颗慈悲的心包容他,救拔他,并授记他成佛,将他作为自己的善知识。佛陀这种对待提婆达多的态度,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都是难以想象和难以置信的,但是恰恰在这种态度中,我们看到了佛陀那如大海般宽广的胸怀,无限的慈悲,对待一切人事物的包容,和极其柔软的内心。看看《法华经》,再看看自己蒸的馒头,似乎在这一个个洁白、圆满、柔软的馒头中看到了种种佛陀的品质。

  以前一直很难理解“万法唯心造”这个最核心的佛法概念,现在通过蒸馒头却真实地体会到其中的意趣。以前所理解的“万法唯心造”,总是以为如同神创论般的,我们的心是一个能够创造宇宙万有的主体,是一个主宰,能够以心的主观意识生生地创造出整个宇宙世界、社会、人生来。现在通过半年来僧团的引导、学习,特别是参加各种出坡承担,在干中,在行中,才真正体会的佛法的内涵,体会到“万法唯心造”的内涵。所谓“万法唯心造”其实是说,我们的一切境界无不是我们内心造作的结果,是自己业力的呈现,是自己心态的变现,而外在的人事物所谓的好坏美丑,无不是我们自心的一个影像和反映而已。就如同打法器,打的柔和展现的是我们内心的柔和。拿蒸馒头来说将馒头蒸的大大圆圆、质地柔软,那是因为自己内心变得柔软了,才会将馒头蒸的柔软,如果内心是僵硬的,那蒸的馒头也必然是僵硬而索然无味的。而要有这种柔软而充满生机的心,那就要求我们的心量足够的大,能时刻以欢喜心包容他人的意见、行为,以学习和配合的心态与他人共事,以感恩的心来对待他人的付出。

  因为以前二十多年来一直上学的原因,文字习气很重,多喜欢一个人埋头读书,冥思苦想,而不善于与人交往,更不会与人配合做事。即使与人合作,也多是我见执着,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好,自己是最完美的,所以很难和别人合作,最终无不是不欢而散。而在大寮做事,最重要的不是个人能力多强,关键的在于发心和配合。

  在大寮蒸馒头与我一起承担的是同班的一位同学,他是面食组的组长。他本人非常发心,不仅承担蒸馒头,而且捡柴火,烧火都是勇猛精进。在炒菜缺人手的时候,他总是冲上去助阵,而在如此多的承担之余,僧团行堂缺人时他也主动发心去帮忙,似乎像是一个永远累不倒的菩萨。对于他这一点,我一直是非常随喜赞叹,虽然自己做不到。话虽这么说,在具体的工作配合过程中,我们之间也经常出现摩擦和意见不同。这时如何面对这个境界,如何面对这个人,佛法就用上了。如果是在世间,或者说自己以前的处理方式,就是一种对立的方式,肯定是我的是对的,你的是错的,所以你要听我的,如果你不听那出了后果,我一概不负责任,你就自己看着办吧。可是佛陀和师父教授我们的却是与之相反,不是去对立,而是去超越,去沟通去包容。

  举个例子来说:在做面食的时候不免会有一些面渣掉在地上,那位师兄非常的惜福,总是将面渣捡起来再放到面里。可是在我看来却不可以接受,因为我认为那样很不卫生,不能给法师们吃带渣的馒头,于是每每都检出来扔掉,师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他是一个性格调柔的人,从不直接的批评我,而是委婉的以建议性的方式和语气和我商量,表达他的不想浪费的心情。于是我们通过商量和合作,便达成共识,首先我们要祈求佛菩萨加持希望我们能和合增上,在做馒头的过程中尽量少浪费三宝物,做好前行准备,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一切机器或非人力造成的沾染,变脏我们也不强求放在面里,就随缘布施给外面的小鸟。这样下来我们既做到了爱护三宝物,又不会导致食物的不干净,还布施了众生,一举三得,何其欢喜,何其幸哉!

  除此之外,每次做什么事情,师兄都是事先和我商量,听取我的意见,无论我的意见是对是错。他性情非常调柔,无论别人怎么说他,他总不会反驳、辩论、懊恼,总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商量的心态,来面对任何境界和任何意见。他的所做所为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包容,学会了敞开心扉来接受对方的一切,无论是对是错,是顺乎自己心意的还是违逆自己心意的。不同的人因为人生经历、教育背景、家庭因素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更重要的是无限生命中不同等流的熏习作用,让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见解、见识、思想都不可能是一样的,这是我们每个人必须承认的现实,而且是非常正常的。学习佛法不是说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不顾个体的根器差异,往每个人的身上硬套,而是承认每个人的不同,并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加以对治。于是我们先要明白并接受的,就是个体差异、根器相殊的这个事实和前提,而要做的就是承认别人,包容别人。只有有一颗时刻包容别人的心,才有理解的前提。

  在包容的同时,我们要想与别人沟通,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就必须去试着了解别人,而想要真正的了解别人,就首先走进他人的内心,我们就需要在信任别人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内心打开,不然别人不可能信任我们,也不可能将自己的内心打开。只有彼此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才会是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彼此的辩难。交流与辩难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放下我执,倾听别人,共同成就的一个建设性的过程;而辩难则是保护自己,加固我执,说服对方的非建设性的过程。前者是以一个平等心、慈悲心来观待对方;而后者则是一种我慢的典型表现,而最极端也最不能为人接受的就是,自以为站在道德、真理的制高点来指责、评判,甚至审判别人,那样的心态十分危险,其结果也相当可怕。虽然我们也是抱着一种治病救人的目的,但是往往不仅达不到救人的目的,反而结了一大群冤家。

  只有以一颗平等、包容、慈悲、柔软的心来面对一切顺逆的境界,将一切的人事物看多磨练自己、对治自己问题的炼心之境,我们的心才会渐渐的从僵硬、傲慢、冷漠、麻木的石头转化为柔软、洁白、圆满的馒头。而我们所面临的一切境界,也都会如同我们吃馒头一样,香甜可口,津津有味。这样一来,一切的境界、磨难都不会破坏我们的向道心、慈悲心和欢喜心。

  于是猛然发现,《法华经》的义理并不都是在书本上弄懂的,在做馒头的面板上同样能够体会得到!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