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四节 贤首学与天台学之比较
第四节 贤首学与天台学之比较
一、五教与化法四教
贤首五教为小、始、终、顿、圆,天台化法四教之藏、通、别、圆。天台四教成立在前,贤首五教成立在后,说五教是仿四教立的,在慧苑法师已有批判。说小、始、终、顿、圆五教,除了顿教,小、始、终、圆,就是天台的藏、通、别、圆,不过改个名目,又加上个顿教罢了。但是慧苑说顿教是所诠之理,不应立为能诠的教法,因此说五教即是四教,五教和四教的比较,无甚殊胜。且在天台宗,虽不立顿教,而四教各说有离言谛,此离言谛就是顿教理,而在四教之外,反显天台学者的善巧。然清凉对慧苑之说,曾为贤首辩护,谓顿教者,一言顿诠胜义;此一言,就是顿教。这说虽极有理,而此只言单语总摄一切要义的言句,是散在各种经论之中,仍不能指定那一部经论是顿教,故其顿教义仍不能成立。然考贤首之立顿教。全为摄入当时之禅宗,故只有禅宗的语录可以判为顿教。复次,须注意者,天台化仪四教的顿教和这五教的顿教,字虽同而意极不同;天台顿教属设化的形式,贤首顿教为能诠教体。
二、十仪与化仪四教
贤首的十仪,虽然说是仿天台四仪建立的,但是十仪比较四仪确是完善得多,其建立的意旨,深远奥妙,大有胜进。兹表摄之(见后)。
十仪中的第二门,就是天台的渐教,第五门即天台的不定教,第六即秘密教,第七门即顿教。其余各门,则超出天台的四仪了。
三、三时与五时
贤首三时和天台五时的组织虽不同,而内容是同的。贤首的第二时就摄了天台的第二、第三、第四三时。其次,天台有通五时,贤首依之立十时。一一念时,二一化时,三三际时,四同劫时,五异劫时,六念摄时,七重劫时,八异界时,九相摄时,十收末时。这十时所观之境,更为广大深玄,实胜于天台通五时之义。兹表如次:
四、同别圆与兼纯圆
贤首判华严为别教的圆一乘,而称法华为同教的圆一乘,以法华虽为一乘圆教,而其中实摄有各种方便,而华严则为根本的纯粹的圆教一乘也。可以说华严为特别整个的圆教一乘,因此论天台所宗的法华为同教一乘,不及华严的别教一乘。但是,在天台说华严虽本是圆教一乘,而兼有别教之法。圆教是实,别教为权。华严既兼别教故带有权法,而不及法华为纯圆至实之教。
然两宗之争点,于吉藏法师之根本法轮和摄末归本法轮稍可释之。假若直从佛智的自证境界而说,佛的自证境界到最圆满者,实为华严;若从佛的大悲方面以言,佛的教化之圆满当属法华。又天台法华之圆,可以说是侧重于觉他方便之法;贤首华严之圆,可以说是侧重于自觉究竟之境。若总佛陀的全体大用以观,必须总摄二宗之圆义,方是智悲双足的佛法。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