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底牌:古代帝王选择陵寝怎样看风水

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古代帝王在选择墓葬位置的时候都非常重视“风水”。而“风水学说”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的“环境观”,其中包含了中国古代先民对于自然的探索和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玄妙界定。通观历代帝王陵寑,我们不得不承认它们确实都占据着华夏大地的一处处“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的“吉壤”。而这些“吉壤”的选择,也无不表现了我们的祖先对于中华民族血脉永继、繁荣昌盛所寄予的深深祝愿。由于古人“事死如事生”的伦理观念和丧葬习俗,古代帝王的大墓里往往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和金银珠宝……

关中唐帝十八陵分布图

历史的底牌 古代帝王选择陵寝怎样看风水

选址原则一:注重整体

风水一词最早出自《葬书》:“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理论就是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以人为中心,把天地万物都当作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把握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这其实与现代科学中的系统论不谋而合。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他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特点。

中国古代的《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这其实就是古人在选择居所时对于系统论的朴素应用。

照古人的观念,阴宅选址的地形地势、方位和安全,将长久地影响后代子孙的命运。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特别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阴宅须择好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为有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唐代的陵墓建设是继秦汉以后的又一次高潮。包括武则天在内的唐21帝,除武氏与高宗合葬,末代的两位皇帝葬在河南、山东外,其余都在陕西渭水北岸,号称“关中十八陵”。各陵以层峦起伏的北山为背景,南面横亘广阔的关中平原,与终南、太白诸山遥遥相对。渭水远横于前,泾水萦绕其间,近则浅沟深壑,前望一带平川,黍苗离离,广原寂寂,更衬出陵山主峰的高显。唐陵继承了汉陵四向开门的传统并加以发展,形成象征帝王居所的宏伟构图:在陵丘四周建方形围墙,称为内城,四面正中为门,设门楼,四角设角楼;南门朱雀门内建献殿,举行大祭典礼;朱雀门外是长达三四公里的神道,最南端以一对土阙开始,阙后为门,由此向北离朱雀门约数百米至一公里是第二对土阙及第二道门,再由此门通向朱雀门前的第三对土阙。在第一、二重门之间的广大范围内分布着众多的陪葬墓,其中尤以太宗昭陵的陪葬墓最多,达167座。整个陵区范围十分宏大。此外还以许多气势雄壮的石人石马来陪衬渲染帝陵的尊严和崇高的气氛,使得无论什么人来到此地都不由自主地产生敬仰尊崇之意。

选址原则二:因地制宜

《周易·大壮卦》说:“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这其实就是我们古代先民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表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天人合一,这也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中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土质差别也很大,各地的建筑形式亦不相同。我国西北干旱少雨,黄河中游有大片具有壁立不倒特性的黄土层,易于挖掘,并具有防寒、保暖的特性,因而在黄土断崖处挖掘横向穴洞的居住形式——窑洞民居,广泛分布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而西南由于潮湿多雨,虫兽很多,那里的人们就在栏式竹楼上居住。《旧唐书·南蛮传》就有关于竹楼的记载:“山有毒草,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这种竹楼楼上住人,楼下空着或养家畜。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特别适合当地的气候条件。此外,草原的牧民以蒙古包为住宅,采取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云贵山区的人民用山石砌房;华中平原人民以夯土建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的结果。

明代帝陵就是在阴宅风水术的指导下卜选的。明永乐年间,为了求得吉祥的墓地,明成祖命江西风水师廖均卿在昌平境内寻找。后来他在这一地区找到一片“吉壤”,叫黄土山,山前有龙虎二山,形成风水宝地。经朱棣亲自踏勘确认后封为“天寿山”,并于1409年开始在此修建十三陵的第一座陵墓——长陵。

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敞开,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千米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从十三陵的选址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万历年间绘制的《襄阳古城图》

选址原则三:依山傍水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蕴涵着智慧的生活经验,其中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建立定居点就是很重要的一条。当今考古所发现的原始部落遗址几乎都建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古人狩猎、捕捞、采摘果实的生产生活方式相适应。其实这也就是风水理论中依山傍水原则的由来。

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率族人来到湖南岳阳县渭洞乡。这里的地形给了他很深的印象: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是风水学里典型的“土包屋”式的依山形式。于是张谷英带大家在这里定居下来,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五百年来发展成为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大家族。这是比较典型的好风水旺家宅的事例。

建在珞珈山麓的武汉大学已有百年历史,在特定的风水环境下,校园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学生宿舍贴着山坡,像环曲的城墙,还有个城门洞似的出入口。山坡平台上以中孔城门洞为轴线,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分立两侧。主从有序,严谨对称。学校得天然之势,显示出高等学府肃穆宏大的气势。武汉大学的选址和营建正是风水理论中“屋包山”的典范。

古人对于阴宅的重视不亚于阳宅,特别讲究“事死如事生”。因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许多国君的墓不是背山面河,就是面对视野开阔的平原,甚至有的国君墓干脆建在山巅之上,以显示生前的崇高地位和皇权的威严。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别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大汉原陵秘葬经》就曾记载:“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

著名的秦始皇陵就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它背靠骊山、面向渭水,这一带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也许有人要问,秦始皇执政于都城咸阳,为什么陵园却要选在远离咸阳的骊山之阴?我们来看看这里的地势就明白了。整个骊山唯有临潼县东至马额这一段山脉海拔较高,山势起伏,层峦叠嶂。从渭河北岸远远眺去,这段山脉左右对称,似一巨大的屏风立于始皇陵后,站在陵顶南望,这段山脉又呈弧形,皇陵位于骊山峰峦环抱之中,与整个骊山浑然一体。可以看出,这里正是一块符合依山傍水原则的风水宝地。

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这个建陵思想。

古代墓葬选址示意图

选址原则四:察形观势

中国传统的“天人一体”哲学观使得中国人对于天地、人生有着独特的看法,特别讲究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统一。传统风水理论实际上也是这种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应用。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也就是说,在选择居停之处时要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中去考察,这也就是所谓的“查形观势”原则。

《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我国的龙脉都源于西北的昆仑山,从昆仑向东南又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经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应顺应龙脉的走向。

在查形观势的时候还要弄清楚龙脉的形与势的区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就像是起伏的群峰,形则是单座的山头。认势唯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查形观势就是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样就不会有后顾之忧,而会后福绵延,福泽子孙。《朱子语类》论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中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嵩山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诸山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这说明了北京地理环境之优越。

中国帝王陵墓的选址是非常注重查形观势的。以清朝皇帝的陵墓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在选择陵墓的地址时,在这方面他们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清东陵据说是顺治亲自跑马游山而选定的风水宝地。以风水而论,这里确是绝佳之地——整个陵区以昌瑞山为界,以北称“后龙”,是龙脉来源;陵区以昌瑞山为靠山,东侧的鹰飞倒仰山为青龙;西侧的黄花山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钟的金星山为朝山;远处的影壁山为案山;马兰河、西大河二水环绕屈曲流过,环抱有情。是典型的“山环水绕、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清代各帝后妃陵寝的选址和营建都是如此,无不考虑龙、砂、穴、水、明堂、近案和远朝的相互关系,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选址原则五:土质检验

很多古代帝王的陵墓现在都已经成为旅游观光景点,大家不难发现,这些墓葬的所在地一般都有山清水秀、风光秀美、空气清新、草木丰茂的特点。也就是说,这里的地形地貌和水土都是比较优良的。其实,在堪舆师给帝王选择陵寝的过程中,他们除了十分重视方位形势等因素外,对于当地的土壤质量也是非常重视和挑剔的。针对这些问题,他们常常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捻,用嘴嚼尝泥土,甚至挖井察看深层的土质和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在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风(空气)、水、地(土地)。“地”就包括了土壤,土壤质量的好坏是风水学需要研究的大问题。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传统风水学认为土质决定人的体质的说法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们发现,土质对人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土壤中的锌、钼、硒、氟等元素会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轨在《耳谈》中记载:“衡之常宁来阳立锡,其地人语予云:‘凡锡产处不宜生殖,故人必贫而迁徙。’”《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

第二,潮湿腐败之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

第三,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会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等疾病。

第四,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叉的河流、坑洞、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眩晕、内分泌失调。

从另一方面来说,古代的堪舆师相对来说都是地理学家,对气候、环境较为敏感,我们不得不承认风水术确定有科学道理,并非空穴来风。风水圈中曾流传过一个“郭璞葬母”的传说:郭母死后,郭璞给母亲挑选的墓穴距离河边不到百米,如果一发大水坟便会被淹掉,这可是风水大忌。郭璞却敢葬,预言水必退去,时人将信将疑。结果若干年后,河水果然改道了,郭母墓四周都成了桑田,郭璞的名气因此大振。郭璞为什么敢这么断言,无非是他对附近的山川走向、河流分布、气候变化,比别人更了解罢了。

选址原则六:水质分析

长江、黄河被我们誉为母亲河,因为大河之水哺育了沿岸的人民,是我们的生命之源。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就是天,所以有天生水之说,二就是地,三就是水。把老子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天生地,天地生水,天地水生万物。可见水的重要性。

中国古人把风水称为堪舆,也叫地理,我们不妨连起来一起读做“堪舆风水地理”。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堪(观察天)、舆(勘察地)、风(空气空间)、水(水文水质)、地(地形地质)、理(研究分析理论)。这里所指的风为人呼吸的空气,水为人吃的水、源头水,土为种庄稼的土、穴位中的土。空气、水、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我们都知道,如果风(空气)质不好、水质不好、土质不好就会造成生物生长不好,人得病,生活陷入灾难。这也是现在绿色环保观念被大力提倡的原因。

古人认为“草繁木茂,水深土厚”的地方风水一定不错。这其实就是通过目测来辨别风、水、土的质量的方法。

具体到怎样辨别水质,《管子·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糗,水黑而苦。风水经典《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味甘,其气香,主上贵。其色白,其味清,其气温,主中贵,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嘉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浆之气味惟怕腥,有如热汤又沸腾,混浊赤红皆不吉。”

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里面没有任何生物,鸭子等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化验,泉水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巨毒物质。建立定居点必须远离这样的水源。

古代帝王在选择陵寝时对当地的水也是非常重视的。明十三陵附近有非常丰富的水源,因此这里终年草木丰茂,生物的多样性也发展得很好。现在,十三陵水库作为北京城市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北京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选址原则七:坐北朝南

风水学是很注重方向选择的。堪舆师在选好阴阳宅的位置后,还要选择最合适的建造方向,让建筑接收承纳四周山水空间的生气。这也叫做立向,立向是风水中的一大关键。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子山午向。用现代科学来解释,这是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国土都处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以北,因此朝南的房屋便于接受阳光照射。这样不但冬季时屋内会比较温暖,对居住在这里的人的身体健康也十分有利。

此外,中国的地势使得中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十分显著,大半个中国都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除了西北地区由于身居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外,我国主要有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还有海南、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少部分地区受热带季风性气候影响。因此,房屋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开冬天的北风。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据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就是说在确定方位时要避开西北风。

风水学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我国一般的帝王陵墓的朝向都是背山面水或是坐北朝南,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都是如此。但是位于凤阳的明皇陵却是朝北而建,而且道路还略有歪斜。考其原因,这是由于中都城垣宫殿在皇陵的东北方,为了使皇陵朝向中都的非常处置。

总之,风水学中的坐北朝南原则是我们的祖先通过千百年的实践得出的认识,这其实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之道。

选址原则八:顺乘生气

传统的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万物莫不得于气。

我国古代风水大家、晋代大学者郭璞所著的《葬书》中,对感应原理和作用关系进行了阐述。《葬书》中称:“葬者,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而为生气,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入内,以荫所生之法也。经曰:气感而应鬼福及人,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栗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意思是陵墓要选在有生气的地方,即所谓风水宝地,有生气才有万物。人是气的产物,人体骨骼就是由气凝结而成的。人死了,气也散了,仅留下了一副失去生机的尸骨。如果尸骨埋葬在有生气的地方,就会枯骨逢春,让灵魂得到升华。是人都为父母所生,就如一棵大树,父母是“本”是树干,子孙则是父母在世间的“树枝”。父母的尸骨在地下得到了生气,“本”就会生机盎然,与“本”一脉相连的“枝”也会大大受益,枝繁叶茂,福泽绵长。

明代的另一位风水大师廖希雍在《葬经》中指出,应当通过山川草木辨别生气,“凡山紫气如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来休。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凋零,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可见,生气就是万物的勃勃生机,就是生态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

风水学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就叫做“顺乘生气”。因为只有得到充足的生气,植物才生长得繁茂,人类才会健康长寿。风水理论认为房屋的大门是气口,如果有道路和流水通向这里,即为得气。反之如果把大门设在背面,就是不得气。得气有利于空气流通,对人的身体有好处。宅内光明透亮为吉,阴暗灰秃为凶。只有顺乘生气的建筑,对居住在里面的人才有好处。

由于季节变化,使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会不同。生气为吉,死气为凶。人在做事的时候也应该随着自然的变化行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自古人们就选择在仲春时的清明节去祭扫先人的坟墓,这除了郊游踏青的理由外,也与古代堪舆术有关。《管子·形势解》说:“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气息交换旺盛,是亡人与活人“心灵感应”最活跃的时候。生者去阴宅看看,也是阴阳平衡的需要,会获得一年的心灵平安。而且,古人还认为,生者的住所即阳宅要时时维护,死者所居的陵墓,即阴宅也得定期扫视修理,添土护坡以防“泄气”。从伦理学角度看,即是鼓励后人每年定期祭祀先祖故友,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现在我国已经把“清明”列入公众假期,这也可以看成是当今政府顺应民意、倡导和谐的良好举措。

选址原则九:普遍绿化

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已经注意到环境与人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而环境的好坏与树木的多少是紧密相关的。因此,无论是对于生者的住宅还是死者的陵墓,在周围栽种树木,进行绿化,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行为。

关于树木风水,几乎各派风水大师都十分重视,其作用也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只是遮阴乘凉、美化环境这么简单。民间风水师都相信这样的说法:“乡野居址,树木兴则宅必发旺。树木败则宅必消亡。大栾林大兴、小栾林小兴。苟不栽植树木,如人无衣、鸟无毛,裸身露体,其能保温暖者安在欤?”还说:“门前明净无遮蔽,宅后偏宜绿树浓;繁茂四时形不露,安居久远禄千钟。”唯其草木繁,则生气旺盛,护荫地脉,斯为富贵。

风水学讲究“形气同求”,认为有何气便有何形,有何形也必然产生何气,他们认为可以根据树木的好坏看人的兴衰。这也正体现了树木在风水中的重要作用。风水学认为树木的作用有四个方面。一、聚气:特别是在郊野空旷之处,气荡无收,可靠栽种树木来缩小住宅范围,使之有团聚之象。二、蔽风:山上平地及沿海平原,天风浩荡,冬季北风强劲凛冽,对人、畜及农作物都有危害,可以借种植防风林木来减小风的危害。三、遮形:住宅对面若有崩裂破面的山、屋角、墙角、烟囱以及高压电塔等形煞,可靠种树或植爬藤来缓和。四、通气兼遮形:住宅的生气在前面,可是远方却有形煞,可以栽种竹子或间隔距离较稀疏一点的植物,来把凶形遮住而又使吉气能通过。

郭璞《葬经》谓:“山之不可葬者五:气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土色光润,草木茂盛,为地之美。今童山粗顽,土脉枯槁,无发生冲和之气,故不可葬。”特别指出了荒芜的秃山是不可以用来做阴宅的。

旧制规定:“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这实际上已经以礼制的形式把对于陵寝的普遍绿化原则固定了下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明孝陵还是十三陵,大凡古代帝王所葬之地基本上都是树木繁茂、水草丰美的地方,这除了原先选址的时候对环境的严格要求以外,也是后人不断栽种树木进行绿化的结果。

现在,我国为了减少对耕地的侵占,由政府发起了“树葬”的殡葬形式,即在逝者埋葬骨灰的地方,由后人栽种一棵树木,一方面表现了对于先人的怀念,另一方面也绿化了环境,让死者安然地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得享安息。

选址原则十:改造风水

《周易》有彖曰:“已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面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在对自己生活的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的祖先已经意识到改造环境的重要性。但是这种改造绝不是率性而为,而是在顺应自然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

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说中舜命鲧治水,鲧只懂得堙、填之法,结果没有成功,为舜所杀。鲧的儿子禹接受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之法,终于成功地把洪水降服了。这可能是最早的人类改造风水的记录。

四川都江堰也是改造风水的成功范例。位于长江支流岷江上游的都江堰是世界上修筑最早,且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水利工程。2260年来都江堰的分水、溢洪、引水三大主要工程设施一直在正常运行,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后人总结了都江堰成功的原因,发现:首先,当年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时遵循了与自然和谐的治水理念,即“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治水原理,因此都江堰是没有坝的引水枢纽。第二,即调节水流的“鱼嘴”分流工程,控制流量的“宝瓶口”引水工程及泄洪排沙的“飞沙堰”工程解决了控制流量、泄洪排沙等现代水利设施建设中的难题。第三,坚持岁修制度等可持续的管理措施。从都江堰的建设看,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所拥有的智慧和能力。其中,天人合一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先进思想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的古帝王陵在改造风水方面一直是不遗余力。秦始皇陵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已是占据了一块符合风水原理的宝地。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还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现在残高依然有2米至8米,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山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骊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形成了南面背山,其他三面环水之势。可见正是对鱼池水流向的改造才使秦始皇陵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特点。

当自然山川条件不能十全十美时,就人工加以修、补、填、挖,这种把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造就出一个理想的“人造”风水宝地的方法,在历代帝王陵墓的建造中都有体现,也可谓对风水理论的一种实际应用。

40万人都没挖开乾陵,墓主人为何要将此墓修建得坚不可摧?你怎么看?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风水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在购房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那么,如何选好风水宝地呢?

了解房子的方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房子的方位。在风水学中,不同的方位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比如说,南方代表着热情和活力,西方代表着财富和事业,东方代表着健康和长寿等等。因此,在选择房子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个合适的方位。

观察周围的环境

其次,我们需要观察周围的环境。在风水学中,周围的环境也会对房子的风水产生影响。比如说,如果周围有高楼大厦或者电线杆等高大物体,会对房子的能量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房子的风水。因此,在选择房子时,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周围环境比较好的地方。

了解房子的结构

除了方位和周围环境,房子的结构也是影响风水的一个因素。比如说,房子的门和窗户应该面向一个开阔的空间,这样才能够让阳气充足,从而提升房子的风水。此外,房子的卧室应该避免与厕所相邻,这样才能够避免负面的能量对卧室的影响。

寻找风水宝地

如果您想要寻找一个真正的风水宝地,您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地理位置:选择一个地势高、气势旺的地方,可以让房子的风水更加旺盛。

2.水源:选择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可以让房子的风水更加旺盛。

3.山势:选择一个背靠山势的地方,可以避免负面的能量对房子的影响。

4.交通便利: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的地方,可以让您的生活更加方便。

自古以来,中国有视死如生的说法,生前带不走的荣华富贵,死后要带入地宫继续享用,所以每座皇家陵墓都是埋在地下的巨大藏宝库。

历代帝王都视皇陵修建为头等大事,一般从继位之处,便着手修建皇陵,一般长达数十年,有的甚至直到帝王驾崩还未建好。

修建皇陵最注重什么呢?

一是风水 。中国古代讲究风水,皇陵更是如此。皇帝乃真龙天子,皇陵修建一般先定好龙脉,再依龙脉确定埋葬之地,即常说的寻龙点穴。

龙的型状一般蜿蜒曲折的,与山型相似。所以皇陵一般都依山傍水,讲究以山为龙,以水为脉。山连着山,象征着子孙后代绵延不绝;有水为伴,象征着祖上的福气润泽后世。

定好龙脉之后,下一步就是寻找墓穴了。定穴关键是“气”,古人相信肉身死亡后,气尚在。所以,墓穴一定要选在藏风聚气之地。背后群山环抱,前面有曲水流过,是绝佳聚气之地。

二是坚固 。风水之术,更多只是精神上的慰藉,或者是积极的心理暗示,并不能保证皇陵的安全。所以,为了保证皇陵的安全,防止被盗墓贼光顾,历代帝王均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皇陵的安全和修缮。

但随着皇权的崩塌,负责看管皇陵的机构随之树倒猢狲散,或者不闻不问,或者监守自盗,甚至与盗墓团伙沆瀣一气,联合盗掘皇陵。

如果说皇陵坚固度是保证皇陵安全的重要因素,那墓道入口的隐蔽性和牢固度就是重中之重,如何保证陵墓既隐蔽又牢固呢?这就取决于设计者的头脑和工匠们的责任心了。

历代皇陵,大多都没逃过被盗掘的命运。唐朝十八座陵墓,竟有十七座被盗,但唯独武则天的乾陵完好无损,是乾陵的修建质量过硬,还是武则天吉人自有天相,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呢?

其实乾陵是遭受过几次盗掘的,但每次都逢凶化吉了。

第一次,唐末黄巢起义。 黄巢探知乾陵所在地梁山的西侧有大量的碎石,于是动用了四十万大军,不分昼夜乱挖一气,半个山都挖掉了,还是未能找到墓道入口。后来,因为战事紧急,就放弃了盗墓计划。其实,梁山西侧碎石是修墓者故意为之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盗墓贼。

第二次,五代的温韬 。这个人可以说是唐朝掘墓人,不知道唐朝怎么得罪了这个盖世太保,十八座陵墓,被他端掉了十七个,但他却偏偏放过了乾陵,难道是良心发现回头是岸了?当然不是,据说是碰到了灵异之事,他们一靠近乾陵便风雨雷电交加,一离开就没事,所以温韬吓跑了!

第三次,民国的孙连仲。 这个人是国民党将军,是武则天的山西老乡。据说,他动用了整编师,携带大量机枪大炮烈性炸药过来盗宝,但炸墓道的时候,也出现了灵异事件,只见黑风阵阵,飞沙走石,数十名士兵蹊跷死去。孙连仲是个迷信的人,他觉得此墓有阴兵把守,于是带着部队悻悻离去。

第四次,梁山农民。 大约在1958年,梁山附近的农民炸山采石的时候,无意炸开了墓道之口,于是立即向上级汇报。郭沫若知晓此事后,联合陕西文物局向中央递交了《乾陵发掘计划》,但周恩来没同意这项计划,他批示道“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乾陵一直留存至今,现在已成为陕西的一处景点。

生前能以女儿身征服华夏之天下,死后亦是征服了悠悠数千载的 历史 ;武则天就是这么一位手段滔天的华夏女帝。乾陵作为她和高宗李治的合葬墓,自然是修建得极为庞大和坚固;几经大规模盗墓贼关顾都没有撼动此墓分毫,可谓是难有古代帝王陵墓能与之媲美。千古岁月以来,我们华夏就有视死如生的说法;也即是生前带不走的富贵和荣华,死后可以带入陵墓坟穴继续享用。因此,每一代皇帝死后都会有大量的金银财宝作为陪葬品;可以说每座皇家陵墓就是一座埋藏地下的巨大宝藏。

不仅仅是高宗李治和则天女帝的乾陵,历朝历代皇帝都将修建皇陵当做头等大事。一般而言,每代皇帝从登上皇位开始就已安排许多人手着手皇陵的修建事宜。每座皇陵修建的时间有长有短,大多数皇帝陵墓的修建时长为几十年;不过也有皇陵直到皇帝逝世了都还没修建完成。可想而知,修建皇陵是一项多么的工程;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简直是不可计量,也只有坐拥天下拥有大量财富的皇帝才能享受得起的待遇。而乾陵又是历朝皇帝陵墓坚固之最,其坚硬程度就是四十万人都挖不开。

唐朝乾陵修建之初,正是大唐处于盛世之时;其国库充盈国力强盛。所以陵墓修建的规模十分宏大、建筑极为富丽雄伟,堪称历代诸皇陵墓之最。这座陵墓之所以要修建的如此坚固,其实是大唐建朝初期太宗李世民汲取诸代皇朝的 历史 教训;他知道从古以来就没有哪个朝代是长存的。于是从他与长孙皇后建立的昭陵开始,就依照自创的“因山为陵”的葬制建墓。整座陵墓有雕刻群和建筑群相结合,于山峦间参差布置龙凤之势。而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则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项葬制,整座陵墓仿照唐都的规格建造,陵中分为皇城、外郭城以及宫墙整体长达近五公里。

而修建皇陵的时候,也有几个要求特别需要注重。其一,就是风水。我国古代是特别讲究风水的,民间富裕之族都会请人找个风水好的地方埋葬;更何况是执掌一国之皇呢。自古皇帝就自诩是真龙天子,皇陵准备修建之前都要先找定好龙脉,然后在依据龙脉的走势定下埋葬之地;这个方法就是传说中的寻龙点穴。当初武则天就派遣袁天罡等风水大师,来为乾陵寻找极佳的风水宝地;寻找了许久才选定在陕西的梁山建立皇陵。

要知道风水可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不是想定在哪就是哪里。众所周知,寻找到的龙脉其形状必须是蜿蜒曲折;与山型是非常相似。而过于直的龙脉,乃风水中的大凶之地。因此,皇帝的陵墓都是依山傍水;讲究以山为龙以水为脉。若是山连着山,就可使得后代香火延绵不绝;若是有水为伴,则能蕴藏福气泽润后代。在选定好龙脉后,就需要寻找墓穴了。而这定穴的关键所在于“气”,古人一直坚信人死后肉身依旧有气尚存;所以墓穴一定要选在藏风聚气之地。最佳的墓穴之地背后要有群山环抱,前面要有曲水流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福泽子孙。

这建墓的第二个要求,就是注重陵墓的坚固。风水之术虽神奇奥妙,但是其本身并不能是墓穴变得坚固;也就意味着皇陵的安全性是一个大问题。因此,为了确保皇陵不被盗墓者所扰,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专门设立保卫陵墓安全和修缮工作的部门。不过一代新权换旧权之时,这样的部门也就树倒猢狲散了;甚至可能还会监守自盗与盗墓者合伙挖墓盗宝。其三,那就是陵墓的隐蔽性。若是皇陵只注重坚固而不注意隐蔽的话,那迟早要被人合力挖开。毕竟一座陵墓再如何坚固,在长时间的挖掘腐蚀下也会被挖开的;所以隐蔽皇陵的入口就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那么,如何保证皇陵的坚固和隐蔽呢?这就取决于陵墓设计者和工匠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感了。唐朝的皇陵中,唯有是乾陵完好无损的。这其中有乾陵过硬的质量,也有则天女帝的吉人天相。乾陵不是没有被盗墓者关顾,甚至几次三番遭受大规模的挖掘;但是每次都逢凶化吉地逃过了被盗的劫难。从则天女帝遗体入乾陵开始,梁山就从来没有一天是消停的。首次关顾乾陵是唐末的黄巢大军,作为唐朝的反王黄巢组织四十多万兵马前去挖陵;以图得到埋入乾陵中的大量财富兴兵称王。

然而这位自诩书生的他几乎派人把半个梁山都挖了,都还始终找不到乾陵的入口。于是心有不甘的他带领大军进攻长安,最后大败不得不空手而逃。到了五代时期,耀州的节度使温韬也开始找乾陵的麻烦。可以说他生来就是李唐皇陵的克星,唐朝历代皇陵就只剩下乾陵没被他掘出。不过面对乾陵他也是力不从心,温韬先后三次组织大批人马前去挖陵。可他每次带人去光天化日之下都会风雷大作,人马撤回后天气又变得晴朗;所以他只能无奈绝了掘墓的念头。

而后民国时期的孙连仲也打起了乾陵的主意,想要**里面的财宝扩充势力;所以他带了整整一个现代化整编师去掘陵。开陵的器具可不是斧头、铁楸,而是大批的枪支弹炮。正当他要炸开陵墓入口之时,惊现阵阵黑风一瞬间几十个士兵就蹊跷地丢了性命。而孙连仲有十分相信鬼神之说,所以最后带着师队悻悻而去。不过再坚固的陵墓也被有发现的一天,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梁山附近采石的农户无意间炸开了乾陵的入口;于是就把这件事上报了国家。甚至极喜盗墓的郭沫若都做好了挖掘的计划,可是周总理不同意掘开乾陵;所以最后乾陵逃过了极为危难的一劫。到现在,乾陵已成了华夏名胜景点至今都保存完好。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的梁山。

唐朝开山为陵,陵墓本就坚固,唐朝在关中的十八陵全部是凿山而建,但是经历了一千多年,除乾陵外,其余陵墓多多少少都被破坏盗掘过。唯独乾陵, 历史 上三次有组织,大规模的盗掘活动均无功而返。

唐末黄巢之乱,黄巢占领长安后,派遣四十万人对乾陵下手,但是折腾了几天几夜,挖出了一条四十米深的大沟都没找到墓道。

五代时期,军阀温韬在关中对唐朝帝陵挨个盗掘,但是到了乾陵,还是和黄巢一样,费半天劲找不到墓道口。

民国军阀混战,各路军阀为了军饷,对古代陵墓那是丝毫不留情,比较著名的就是孙殿英开挖清朝陵墓。而军阀孙连仲在关中,以演习为借口,用一个师的兵力,真枪实弹对乾陵下手,可是炸药都用光了,还是找不到墓道。

有意思的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几个农民开山取石,无意间居然将乾陵墓道口炸出来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陕西省政府组织专家多方考证,确定这是乾陵的墓道口,但是此时,周恩来总理一纸命令叫停了乾陵的挖掘。明定陵的挖掘已经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乾陵不能再下手了。并且中央下达命令,停止挖掘帝王陵墓。乾陵至今还保存完好。

古人崇信“事死如事生”,皇陵的坚固与否,直接影响到皇帝身后的安宁。因此,将皇陵修的坚不可摧,是历朝历代皇帝孜孜追求的目标。而乾陵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其坚固程度自不必多说。

唐代的十八座皇陵,除乾陵外,其余诸陵全部被盗。在过去的1200多年时间里,乾陵被无数次盗掘,有名姓的盗墓者就多达17人,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黄巢40万大军挖盗,山体一半被挖走但终未找到地宫入口。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乾县北六公里的梁山上,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始建于公元683年,次年李治驾崩葬入地宫,二十三年后,武则天驾崩与李治合葬。同年,乾陵地宫封闭,整个陵墓进行加盖处理。

武则天驾崩九十年后,唐德宗对乾陵进行了修葺,在陵园地面增加房屋近四百间。乾陵第一次被大规模盗掘是发生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后,将目光投向了最为豪华的乾陵,40万大军参与了盗掘。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黄巢大军从梁山西侧开始挖掘。这些起义军都是农民出身,对皇陵结构缺乏了解,半座梁山几乎快被挖完,还是没有找到地宫入口。最终只能作罢,唯一留下的是一条数十米深的黄巢沟。

乾陵修建时的碎石成功的误导了黄巢的发掘方向,使得乾陵免遭一劫。乾陵的第二次大规模盗掘是发生在五代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在盗掘乾陵之前,已将其它的十七座唐皇陵盗掘一空。乾陵是最后一个目标。

与黄巢相比,温韬更为倒霉。他率领数万人马几次前往乾陵挖掘,都被电闪雷鸣的天气所打断。温韬觉得这是天意所致,遂断绝了念头。史料上对此记载是“惟乾陵风雨不可发”,乾陵侥幸逃过第二次盗掘。

(模拟地宫)

乾陵第三次大规模盗掘是发生在民国,孙某某的一个整编师效仿孙殿英,以军事演习为由,用炸药炸开墓道石条。据说当时天气突变,有几名士兵被风吹的丧命。随后盗掘行动终止,这是最危险的一次盗掘。

乾陵为何如此坚固?我们都知道,唐陵都是依山而建。乾陵所在的梁山是一座石灰岩质的石头山,其坚固程度可想而知。据说,乾陵的陵址是唐代著名的相术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所选,是一块风水上佳之地。

乾陵修建之际,正值大唐盛世之时,武则天不惜财力修建这坚不可摧的皇陵。乾陵是由阎氏兄弟主持修建,采用昭陵依山而建的葬制。乾陵地宫是由墓道、天井、甬道和三个墓室组成,梓宫置于中室棺床上。

乾陵依山而建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坚不可摧。要想进入地宫,唯一的途径就是找到墓道口,也就是地宫入宫。否则的话,只有将整个梁山夷平,才能找到墓室。但这放在古代的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乾陵地宫有可能是采用横向深入的挖掘方法,将整个梁山挖空用作墓室,这种葬制更为坚固,在找不到墓道口的情况下,确实无法进入墓室。这才有了黄巢四十万大军没有挖开乾陵的情形,让乾陵得以保存。

乾陵不仅坚不可摧,地宫还埋藏了大量的珍宝。据考古勘探显示,乾陵地宫内城为正方形。据推算,乾陵地宫中的宝藏储存量约有五百吨。在甬道两侧的四间耳室和墓室过道里,装满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宝贝。

(回填的地宫口)

最为神秘的《兰亭序》可能就在乾陵地宫中,这些都引得无数盗墓贼的垂涎。新中国成立九年后,当地的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发生乾陵墓道。两年后,考古人员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砌石全部裸露出来。

考古人员发现乾陵地宫入口在梁山主峰东南方的半山腰上,由十七米深的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堑壕中被长约一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全长六十三米,平均宽约四米,总体呈斜坡形,三十九层石条层叠扣砌。

墓道截面裸露石条有四百一十块,共有石条八千块。史料中记载“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是说石条间用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以贯穿,以熔化的锡铁汁灌注。

这个史料上的记载与发掘情况保持一致。考古人员在乾陵墓道口附近没有发现盗洞和被挖掘的痕迹,可以确定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这一情况被几位专家学者得知后,立即准备组织发掘。

乾陵发掘报告在上报的过程中,被总理获悉,总理指示说,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随后,国家文物局下发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的通知。乾陵地宫才被保持至今,没有被主动发掘。

综上,对于乾陵这种依山而建的陵墓,找不到墓道口,很难进入地宫。从后来发掘的情况来看,乾陵的墓道口在半山腰,这令所有盗墓贼都没有想到。由此也可证明,乾陵确实是坚不可摧的,也是非常幸运的。

理科男答 历史 。

乾陵位于陕西的咸阳市,而乾陵的主人,是一个身份地位极其高贵的人。不能用一个,应该是两个,因为乾陵是一个合葬墓。我们先打个哑谜,大家可以猜一猜。透露一点,乾陵里葬着两位皇帝。

乾陵是唐十八陵之一,也就是唐朝时期皇帝的陵墓。顾名思义有十八个陵墓,但是这里却葬有19位皇帝。十八个陵墓分布在陕西关中渭河以北的乾县、泾阳等6个县的境内,并且它们以唐朝长安为中心,形成了一个102度的扇形。可以说唐十八陵就是世界陵墓中最壮观的一个。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乾陵。乾陵算是这十八个陵墓中最幸运的陵墓了。为什么呢?因为其余十七个全都被盗过,唯独乾陵没有。乾陵在乾县以北的梁山上,在那里有一个黄巢沟,而唐朝末年发生了黄巢之乱。

没错,盗墓的人就是黄巢。黄巢当时带领40万人的军队来盗墓,把梁山挖了一遍,但是依旧没有找到墓口。最后就没盗成。40万人都没有找到,可想而知乾陵的墓道口藏得有多深。也正是因为藏得深,所以一千年来都没有被盗过。

题目所说的坚不可摧,可能意思就是说乾陵没有被盗过吧。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说一说乾陵的主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猜到呢?乾陵是合葬墓,肯定是一男一女,而这两个人都是皇帝,并且在唐朝。那么就只有两个人了,武则天和李治。

武则天原来是李世民的才人,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后,武则天入长安感业寺做尼姑。因为原来就和李治有感情,偶然的机会李治在感业寺遇见了武则天,所以公元651年李治把武则天接进了宫。武则天仅用几年时间就成为了李治的皇后。

公元683年,李治驾崩。武则天便开始了乾陵的工程。公元684年,李治下葬。这个时候乾陵并没有完工。直到公元705年,武则天在上阳宫崩逝,唐中宗李显下令将武则天和李治合葬,也就是把武则天葬在乾陵。

话说,乾陵经过一千三百多年都没有被发现过,更没有被盗过。当然,不是没被盗过,而是想盗却找不到入口。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人想盗乾陵,奈何找不到入口,可是有人就在无意间发现了乾陵的入口。

1958年,几个农民碰巧炸开了乾陵的入口。后来陕西还成立了一个“乾陵发掘委员会”。很多考古学家摩拳擦掌,想要参与挖掘。其中郭沫若先生更是跃跃欲试,他对周恩来总理说: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金轮集》和《垂拱集》可以重见天日,更有可能出土武则天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字迹,甚至还可能有《兰亭序》真迹!

但是周总理的回复是: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最终,发掘乾陵的工作到此结束。也就是说目前为止,乾陵仍然没有被发掘。

就是让有些人惦记,但是没法下手, 急死那些打着考古,挖坟掘墓的人。

这个问题问得好刺激。陵墓里面有墓主人尸骨,还有大量的陪葬品,当然要尽其所能修得越坚固越好了。

唐皇陵绝大多数以山为陵,所选中的山一般是石灰岩或花岗岩质的石山,石质非常坚硬。建陵时,首先在半山腰开挖墓道,挖到山腹里,再在里面修墓室。皇帝埋葬以后,再用石条一层层垒起来把墓道堵住,石条之间以铁栓相连,成为一个整体。想要盗墓,首先要找到墓道,再拆掉石条,才能进入墓室。所以要想盗唐帝陵,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大团队作战,一般小毛贼光工程量就吃不消;二是团队里必须有专家型老贼,熟悉陵墓结构,能找到入口。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至于问题中所说的40万人,应当是指唐末的黄巢起义军。关于黄巢盗乾陵的事,没有可信的史料支撑。在黄巢之后,五代的军阀温韬曾试图盗掘乾陵,但没有成功。

中国大地埋葬的陵墓不在少数,但是无论是帝王墓还是普通百姓都希望自己去世以后不被打扰,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陵墓修的结实一点。

其一:皇家威严

武则天和李治合葬的乾陵亦是如此,它的修建时间虽然只花费了23年,和秦始皇陵没法相提并论,但它也是一代女皇的身后栖身之地,如果随随便便就被别人盗掘了,那岂不是显得皇家威严无存?帝王身份低贱?所以从40万人都没打开乾陵也证明这23年时间没白花,这质量验收合格。

其二:保证帝王风气不被盗掘

皇帝的陵墓包括很多陪葬物,在早期的时候还会有很多人殉葬,这些封建制度的存在也说明帝王很有权力把控欲,死了以后也希望自己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如果陵墓中的陪葬物被盗掘,那岂不是把自己的帝王气息给毁灭。

而且古代帝王的陵墓修建时很注重风水,一般都会为延续自己传承为益,所以如果被别人破坏,那岂不是让自己家的帝王之气衰败,让别人改朝换代?所以乾陵在修建的时候就考虑到整体的稳固性,避免别人打它的主意。

古代的帝王陵墓一般都不想让打开,本来人死以后也乞求安息,如果随随便便就挖别人祖坟,那岂不是不道德的事?

中国不缺古墓,但却没有几个古墓能完整的保存至今,秦始皇的墓被人打开过,汉武帝的墓被人打开过,唐太宗的墓也被人打开过,康熙和慈禧的墓甚至被人洗劫一空,连骨头都是后期胡乱组合起来的,但在中国有一处帝王陵,历经千年也没被人打开过,曾经有40万人将要打开此墓,却依然未果。

这座墓就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墓,也称乾陵,虽然没有秦始皇修建秦陵有的时间长,但乾陵也足足用了23年才修建好,武则天当年选这块墓地煞费苦心,唐朝风水大师李淳风和袁天罡在没有一同商议的情况下,竟然都选中了此地作为武则天墓,武则天大喜。

修建这座墓时,真是唐朝民殷国富之时,不管是财力和人力都达到了唐朝的巅峰,所以修建一个40平反公里的乾陵并不是一件难事,同时墓中也放入了大量的陪葬品,盗墓这个行业从商朝时期已经流行开了,到了唐朝时期,盗墓贼的技术已经很高超了,唐朝末年已经有人盯上了乾陵,总想窥探一下墓中的宝物。

唐高宗李治死后先行下葬到乾陵,乾陵加盖之后,武则天才和李治和葬在一起,乾陵除了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墓之外,还有十几个唐朝皇室和功臣的陪葬墓,第一个开挖乾陵的人叫做黄巢,黄巢带着40万大军抱着一定要挖出宝物的心思来到乾陵,说来也奇怪,这40万人愣是没把乾陵打开。

黄巢将乾陵侧面挖出一条数尺深得沟壑, 历史 数月,但依然没见乾陵的入口,唐军赶来的时候,黄巢赶紧带着部下逃跑,只留下一条深深的沟壑,现在如果去乾陵,依然能见到这条“黄巢沟”。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崇州节度使准备要带领部下开挖乾陵,但是挖了很长时间,又遇上大暴雨的天气,只能中断挖掘。一千多年后,孙连仲带着士兵以保护乾陵的幌子开挖乾陵,孙连仲出动了一个师的兵力拿火炮炸了数日都没能炸开乾陵,孙连仲的部下还被一阵暴风吹下的石头砸死,吓得孙连仲也跑了。

上个世纪50年代,几个农民在乾陵附近炸石头,无意之中炸开了乾陵的墓道,陕西省下令将乾陵保护起来,经过上级批准的情况下,乾陵于1960年4月开挖,但周总理提出暂且不挖掘帝王墓的批示,从此以后,乾陵再也没被人打开过,目前也是唐朝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帝王陵。

经考古发现,乾陵之所以很难打开,是因为乾陵的墓道用了将近8000余块石条拼接而成,并且墓道中的石头全部是用铁板镶钉完之后在用铁水浇筑的,这种情况下,石条于铁板融为一体,即使是拿火炮也难以炸开。而且考古学家的研究和《旧唐书》中的文献吻合,所以断定乾陵墓至今没打开过。

乾陵上千年没有被盗过,究竟是武则天选的地方风水好还是另有隐情?为何人们在挖掘乾陵时会出现种种异象?这些事情都有待于专家的研究。

古代的人对于自己的陵墓都是看得格外得慎重的,尤其是皇帝。自秦始皇的时候便对于自己的陵墓就已经是耗尽了人力和无力,为的就是生前的大富大贵可以继续带入到黄土之下继续享受,其次就是为了自己以后可以不被打扰,所以秦始皇也是做到如次,直到现在都没有技术可以去安全的开发秦始皇陵。

但是不得不说古代帝王的陵墓里面都是宝贝无数,就像民国时期被盗的清东陵,任何一件物品都是价值连城的,那么既然这么多的宝贝,在当时盗墓者猖獗之下,帝王们如何可以防止自己的陵墓不被盗窃呢?

乾陵

乾陵是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之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唐朝在武则天时期也还算是繁荣富强,国力旺盛的,自然武则天死后她的陵墓也会成为别人的眼中的“肥肉”。但是我们知道古代的帝王修建陵墓有两大特征,其一就是选址,他们偏信于风水之术,就是要选在一个隐蔽的不为人知但同时又是一块宝地,这种做法往往是表达他们的美好愿望。最重要的就是其二,如何对于自己的陵墓加以保护。

唐代的帝王墓中一共有18座,有17座陵墓被盗,唯独只有这座武则天的陵墓没有被盗。这就是保护之术,在古代毫无仪器和工具的时代,盗墓的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去挖,武则天将自己的陵墓修建的无坚不摧让别人都难以挖动,自然也是没人在觊觎。

武则天陵墓被盗四次无一成功

第一次在唐朝末期黄巢起义的时候,黄巢得知武则天墓中藏有大量的宝贝,于是他动用四十万的人工去挖,不分昼夜,可是最终也没能找到武则天墓穴的入口之处。后来这件事请因为战事的影响也没有再继续。

第二次五代的温韬,这个人就是前面所说的将唐代的18座陵墓盗掉了17个,可是偏偏没有去盗武则天的墓,史书也并未记载。只是后来民间传说说温韬再盗武则天之时碰上了灵异事件。

第三次和第四次发生在民国时期,也是并未成功。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