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6日 地球的背面!太平洋上为啥没有形成陆地
然而,这张地图的图像其实是按照一定比例,将大陆、大洋各自放大、缩小后绘制的,让生存在大陆上的我们更便于理解世界地理格局的版本。一旦你换个视角看这张地图,就会惊奇地发现——在我们不常看见的地球的“背面”,广袤的太平洋上,竟然不存在任何一片大陆,几乎全被海洋覆盖!
你可能对太平洋有多大并没有概念。作为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大洋,太平洋的总面积达到了1.81亿平方公里左右。要知道,月球的总表面积也只有380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火星的表面积也只在1.428亿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仅一个太平洋的面积,就有5个月球的表面积那么大,更是可以覆盖整个火星。
和地球本身比起来,太平洋也已经占了地球总表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谓是真正的“浩瀚无垠”。
既然如此,那么最奇怪的事就来了:凭什么,在如此广袤浩瀚的区域内,竟然一片大陆也没有,而全部都是海洋?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时间回溯,回到第一次有科学家触碰地球大陆边界的时候,甚至回到地球的“婴儿”时期……
漂移的地球大陆
在离我们并不算遥远的1910年,一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正在病床上休养。那时的人们还没有网络,所以这位科学家不能在闲暇的时候“刷手机”来打发时间,只能百无聊赖地观察起了房间里的装饰:洁白的墙面、朴素的吊灯、平平无奇的床头柜……还有,一张世界地图。
科学家的研究领域正是气象和地球物理,于是他立刻对这张世界地图来了兴趣,站起身,贴近了细细揣摩起来——突然,他猛地一震,发现了一件极其令他细思极恐的事情,而这一发现,甚至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欧洲西岸与北美洲东岸和格陵兰岛……中间相邻一整片大西洋的两块大陆的边缘,竟然奇迹般地可以拼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这些大陆可能曾经是相连的,却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漂移”开了。
此后,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收集了各种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气候学的证据,发现了在不同大陆上竟能挖掘出相同类型的化石和相同结构的岩石,甚至,在现在的热带地区的岩石中,还能发现冰川遗迹!最终,“大陆漂移学说”就这么建立了,而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就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魏格纳的假说在1912年提出之初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甚至还被一些同行认为是“天方夜谭”。直到他死后,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奇妙地与“大陆漂移学说”相契合,这一概念才渐渐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并被继续发展至今。
从“盘古大陆”到“五大洲四大洋”
时至今日,通过历史大浪淘沙在地球的深层留下的“只言片语”,各学科的科学家们联合起来,拼凑出了地球大陆板块自诞生至今的发展轨迹。
在大约45.7亿年前,一个在宇宙中飘荡的巨大的分子云在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发生坍缩,这一过程导致了这片巨大分子云的加速旋转,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盘状结构——太阳星云。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星云开始冷却,各种粒子又逐渐聚集形成了微小的颗粒,它们又进一步合并而成更大的团块,团块们不断碰撞吸积,最终形成了一些较大的天体。其中,就包括原始地球。
在地球形成之初,表面是一片炽热的岩浆海洋。经过长达数十亿年的冷却,才形成了坚硬的地壳。地壳在形成之初可能非常分散,因为岩浆海洋的分布并不是完全均匀的,随后又经过了长期的汇聚和分裂,才形成了早期的大陆雏形。
在距今约13亿至7.5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聚合在一起的、连续的一大片,科学家们把这一时期初始形态的地球大陆称为“罗迪尼亚超大陆”。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合并不长久,在约10亿年的时间里,这块大陆经历了分裂和重组,又形成了一块新的超级大陆——“潘诺西亚大陆”。
潘诺西亚大陆形成后,在约5亿至2.5亿年前,一整块的大陆逐渐又分裂为了两大主要陆块——北方的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北部)和南方的冈瓦那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和印度),横亘于其中的是广阔的古特提斯海。
又过了几亿年,在距今约3亿至2亿年前,地球大陆的板块继续移动,劳亚大陆和冈瓦那大陆越靠越近并最终合并为一体,形成了“泛大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盘古大陆”——在这片完整大陆的周围是一个环绕全球的海洋,即“泛大洋”。
大约2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先是北半球的劳亚大陆和南半球的冈瓦那大陆分开,随后各自继续分裂,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大陆布局: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以及无人居住、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洲。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本来用于形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各大国间的政治纷争,但也奇妙地“见微知著”,描绘了地球大陆板块之间的运动。
因此,在我们熟悉的大陆布局之后,地球板块还会继续每日细微地移动,并“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在未来的数百万年到数亿年间,形成新的超级大陆——“终极盘古大陆”。当然,显而易见的是,这块大陆也不会是地球板块演变的终点。
有“生命”的地球板块
在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常常提到两个概念——“板块”,以及“运动”。难道,地球的大陆“长腿”了,还能到处跑?其实,可以说,地球是有“生命”的。
如果我们把地球像一个西瓜一样一切两半,我们就可以看到,地球的内部其实有着圈圈层层的复杂构造。从地心向外,分别是最内里的地核、地核之上的地幔,以及最外层的地壳。地壳和地幔顶部组成了岩石圈,也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和海洋的海底。
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皆由铁和镍组成。其中内核是固态的,外核是液态的,这一部分也是地球磁场产生的来源。地幔则占地球体积的大部分,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呈现半固态,可以缓慢流动。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中——地球内部的热量使得地幔物质热胀冷缩,形成了“热的地幔物质上升、冷的地幔物质下沉”的对流循环,这推动了其上的构造板块的运动。夸张地说,这一部分就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前文我们曾描述过,地球在诞生之初曾是一个由滚烫岩浆海洋包裹的“火球”,在这些岩浆海洋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分布不均匀等种种原因,在地核形成后,经历地壳破裂、地幔对流等种种过程,就分裂成了不同的板块。
现今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当两个板块互相远离时,我们称其为“张裂边界”或“生长边界”,地壳在这一过程中会被拉伸以至于变薄,导致其“大门洞开”,使得更底下的地幔的物质上涌,形成新的地壳。海底扩张正是由于这一现象而造成的。同时,板块之间的张裂作用还会形成裂谷、海洋和海岭——东非大裂谷就是最著名的例子。
而当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时,我们称其为“碰撞边界”或“消亡边界”,这会导致大陆的挤压和抬升,形成山脉或是岛弧。直白地说,喜马拉雅山脉,或是日本列岛,其实都是由于地球板块相互碰撞而“挤”出来的。
当相互碰撞挤压的两个板块中有一个是海洋板块时,情况会有所不同。由于海洋板块都相对年轻且密度较大,在和其他板块“碰面”时,海洋板块就会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进入地幔,由此形成了“俯冲带”——因此,大量海洋地壳就这么被“回收”到了地球内部。
讲到这里,我们终于可以解释“为什么太平洋上没有陆地”的疑问了。由于俯冲现象的存在,太平洋就好像一张总是有“褶皱”,但又很快会被“抚平”的纸,太平洋的地壳不断被“回收”到与其相接的陆地板块之下,导致太平洋地区难以积累并维持大片的大陆地壳,太平洋上自然也就不可能诞生陆地了。
在太平洋之上,科学家们测量出了地球上距离所有陆地最遥远的一个点,这就是位于南太平洋中央的“尼莫点”。它是人类的“海洋难抵极”,孤立于所有陆地和船舶的航线之外,不仅人迹罕至,甚至连海洋生物都十分稀少,因此,它成了丢弃火箭和卫星的最佳地点。
尼莫点是地球上“最孤独”的地方,神奇的是,它却又在人类科技不断发展后,成了“人类造物的墓园”。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如果让你立刻回忆一下世界地图的样子,你的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海洋占大部分面积的图像中,有形态各异的大块陆地分布——左上部分一般是欧亚大陆,在其左方底部与之相连的是非洲大陆;往右看,则是海马形状的北美大陆,其下南美大陆与之相连。在大陆之间夹着的一大块“岛屿”是澳大利亚大陆,地图的最底下则是南极洲大陆。此外,还有星罗棋布的小型岛屿和群岛散布其中……看起来,地球的大陆和海洋分布得还是比较均匀的。
然而,这张地图的图像其实是按照一定比例,将大陆、大洋各自放大、缩小后绘制的,让生存在大陆上的我们更便于理解世界地理格局的版本。
一旦你换个视角看这张地图,就会惊奇地发现——在我们不常看见的地球的“背面”,广袤的太平洋上,竟然不存在任何一片大陆,几乎全被海洋覆盖!你可能对太平洋有多大并没有概念。
作为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大洋,太平洋的总面积达到了1.81亿平方公里左右。
要知道,月球的总表面积也只有3800万平方公里左右,而火星的表面积也只在1.428亿平方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仅一个太平洋的面积,就有5个月球的表面积那么大,更是可以覆盖整个火星。
和地球本身比起来,太平洋也已经占了地球总表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谓是真正的“浩瀚无垠”。
既然如此,那么最奇怪的事就来了:凭什么,在如此广袤浩瀚的区域内,竟然一片大陆也没有,而全部都是海洋?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时间回溯,回到第一次有科学家触碰地球大陆边界的时候,甚至回到地球的“婴儿”时期……漂移的地球大陆在离我们并不算遥远的1910年,一位来自德国的科学家正在病床上休养。
那时的人们还没有网络,所以这位科学家不能在闲暇的时候“刷手机”来打发时间,只能百无聊赖地观察起了房间里的装饰:洁白的墙面、朴素的吊灯、平平无奇的床头柜……还有,一张世界地图。
科学家的研究领域正是气象和地球物理,于是他立刻对这张世界地图来了兴趣,站起身,贴近了细细揣摩起来——突然,他猛地一震,发现了一件极其令他细思极恐的事情,而这一发现,甚至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欧洲西岸与北美洲东岸和格陵兰岛……中间相邻一整片大西洋的两块大陆的边缘,竟然奇迹般地可以拼合在一起!也就是说,这些大陆可能曾经是相连的,却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漂移”开了。
此后,科学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收集了各种地质学、古生物学以及气候学的证据,发现了在不同大陆上竟能挖掘出相同类型的化石和相同结构的岩石,甚至,在现在的热带地区的岩石中,还能发现冰川遗迹!最终,“大陆漂移学说”就这么建立了,而这位天才的科学家,就是阿尔弗雷德·魏格纳。
魏格纳的假说在1912年提出之初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甚至还被一些同行认为是“天方夜谭”。
直到他死后,科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都奇妙地与“大陆漂移学说”相契合,这一概念才渐渐得到了世界的承认,并被继续发展至今。
从“盘古大陆”到“五大洲四大洋”时至今日,通过历史大浪淘沙在地球的深层留下的“只言片语”,各学科的科学家们联合起来,拼凑出了地球大陆板块自诞生至今的发展轨迹。
在大约45.7亿年前,一个在宇宙中飘荡的巨大的分子云在引力的作用下开始发生坍缩,这一过程导致了这片巨大分子云的加速旋转,并逐渐形成了一个盘状结构——太阳星云。
随着时间的流逝,太阳星云开始冷却,各种粒子又逐渐聚集形成了微小的颗粒,它们又进一步合并而成更大的团块,团块们不断碰撞吸积,最终形成了一些较大的天体。
其中,就包括原始地球。
在地球形成之初,表面是一片炽热的岩浆海洋。
经过长达数十亿年的冷却,才形成了坚硬的地壳。
地壳在形成之初可能非常分散,因为岩浆海洋的分布并不是完全均匀的,随后又经过了长期的汇聚和分裂,才形成了早期的大陆雏形。
在距今约13亿至7.5亿年前,地球的大陆是聚合在一起的、连续的一大片,科学家们把这一时期初始形态的地球大陆称为“罗迪尼亚超大陆”。
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聚合并不长久,在约10亿年的时间里,这块大陆经历了分裂和重组,又形成了一块新的超级大陆——“潘诺西亚大陆”。
潘诺西亚大陆形成后,在约5亿至2.5亿年前,一整块的大陆逐渐又分裂为了两大主要陆块——北方的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北部)和南方的冈瓦那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和印度),横亘于其中的是广阔的古特提斯海。
又过了几亿年,在距今约3亿至2亿年前,地球大陆的板块继续移动,劳亚大陆和冈瓦那大陆越靠越近并最终合并为一体,形成了“泛大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盘古大陆”——在这片完整大陆的周围是一个环绕全球的海洋,即“泛大洋”。
大约2亿年前,盘古大陆开始分裂。
先是北半球的劳亚大陆和南半球的冈瓦那大陆分开,随后各自继续分裂,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大陆布局:五大洲——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以及无人居住、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南极洲。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句话本来用于形容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各大国间的政治纷争,但也奇妙地“见微知著”,描绘了地球大陆板块之间的运动。
因此,在我们熟悉的大陆布局之后,地球板块还会继续每日细微地移动,并“量变引起质变”,最终在未来的数百万年到数亿年间,形成新的超级大陆——“终极盘古大陆”。
当然,显而易见的是,这块大陆也不会是地球板块演变的终点。
有“生命”的地球板块在上文的叙述中,我们常常提到两个概念——“板块”,以及“运动”。
难道,地球的大陆“长腿”了,还能到处跑?其实,可以说,地球是有“生命”的。
如果我们把地球像一个西瓜一样一切两半,我们就可以看到,地球的内部其实有着圈圈层层的复杂构造。
从地心向外,分别是最内里的地核、地核之上的地幔,以及最外层的地壳。
地壳和地幔顶部组成了岩石圈,也就是我们脚踩的大地和海洋的海底。
地核分为内核和外核两部分,皆由铁和镍组成。
其中内核是固态的,外核是液态的,这一部分也是地球磁场产生的来源。
地幔则占地球体积的大部分,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呈现半固态,可以缓慢流动。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中——地球内部的热量使得地幔物质热胀冷缩,形成了“热的地幔物质上升、冷的地幔物质下沉”的对流循环,这推动了其上的构造板块的运动。
夸张地说,这一部分就是地球的“生命之源”。
前文我们曾描述过,地球在诞生之初曾是一个由滚烫岩浆海洋包裹的“火球”,在这些岩浆海洋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分布不均匀等种种原因,在地核形成后,经历地壳破裂、地幔对流等种种过程,就分裂成了不同的板块。
现今我们一般将其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