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用高温激光全力轰击一滴水会怎样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冰”,往小了说是炎炎夏日人们用以解暑而不可或缺的事物,往大了说是地球两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还远远不是冰的全貌

实际上,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整整18种冰

这18种冰中,其实还存在着一种黑色的冰,它不仅能够导电,表面温度甚至还达到了太阳表面温度的一半,惊人的2000℃

地表最强激光对一滴水的全力一击

2019年,来自罗切斯特大学的物理学家马里乌斯·米洛(Marius Millot)和费德丽卡·科帕里(Federica Coppari)正领导着一支由世界物理学界翘楚所组成的研究团队,在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进行一项极其精细的实验。

他们为实验准备了一个极其微小的水滴样本——注意,这可不是我们的日常印象中可以用肉眼感受、用手指触摸到的水滴,而是仅仅只有几微米大小的水滴样本。它被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两个钻石砧座之间,这个设施在学界被称为“金刚石压腔”,用以产生数百万个大气压的极端压力,为实验创造必需的条件。

在这之后,团队即将进行的实验步骤将震惊整个科学界——他们要用世界上最强大的高能激光器对准样本,发动地表最强激光对水滴来上全力一击!

激光脉冲将极快地穿透样本,这不仅将进一步大幅增加样本受到的压力,还可直接将样本加热到上千摄氏度——这一切过程,仅在100-200亿分之一秒内就将完成。

因此,科学家必须运用非常规的观察手段实时监测水滴样本的变化,例如X射线衍射光学光谱学和其他高级诊断技术。在这种种手段的加持下,科学家们观察到了惊人的现象:液态的水在冲击波穿过后结晶成了纳米大小的冰立方,而在X射线衍射后,样本的晶体结构更是变得清晰可见!

再细微地观察样本,直至将其“解剖”至微观世界,科学家们目睹了一幅前所未见的画面。

众所周知,水分子(化学式为H₂O)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组成。一般来说,水分子的两个氢原子围绕在氧原子的两侧,大约形成104.5°的角度。在中心的氧原子中,其核心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还有8个电子围绕在原子核周围;而氢原子的核心只有一个质子,同时围绕其转动的电子也只有一个

在经历了激光的轰击后,水分子中的原子开始重新排列位置氧原子开始“编织”一张特殊的——立方晶格。这张立体“网”的每个角落和每个面的中央都有着氧原子。

而氢原子则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失去了自己内部仅有的一个电子,因此成为了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后,这些离子的体积变得非常微小,以至于可以在氧原子“编织”出来的固体晶格中自由流动

这不仅使得这些离子表现出了导电性,还因为其流动时的速度极快,看起来好像是液体在流动一般,甚至赋予了样本最终形成的物质“既是固体(氧原子晶格结构),又是液体(流动的离子)”的奇妙特性

最终,这一呈现不透明的黑色的、可以导电的、“固液共存”的“冰”就这么诞生了。它的密度极高,可达到水分子密度的60倍以上,故其结构也极为紧凑;它的表面温度也极高,达到了2000℃,这已经相当于太阳表面温度5500℃的一半。

这已经是科学家们有史以来发现的第18种不同形态的冰,于是科学家们把它叫做“冰18”。它还有一个更通俗一些的名字——“超离子冰”。遗憾的是,由于这样极端高温高压条件的十分难以维持,人造的超离子冰只在实验室中存在了极短的时间,但这已经足以解决科学家们的诸多困惑。

天王星、海王星之谜

当天文学家们将眼光放至遥远的天边,观察各种行星之时,他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点:每个行星都有着自己的磁场,而这是由行星内部液态的导电物质所决定的,科学家们通俗地将其称为“发电机效应”

以地球为例,地球的最中心有着一颗固体的内核,在这颗内核之外包裹着的是液体的外核,再外便是地幔地壳,也就组成了我们脚踩的大地。地球的外核由熔融的铁和镍组成,这些金属液体有着良好的导电性,在自转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循环的电流,进一步又产生了磁场

地球的磁场大致就像把一个条形的磁铁竖着放置于地球的中心一样,磁铁的N极位于地球的南极附近,磁铁的S极位于地球的北极附近。

实际上,太阳系的大部分行星的磁场都像地球这样,结构比较简单,也拥有着明确的南极和北极。然而,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磁场十分复杂,没有明确的南极和北极,反而有着多个不同方向的极,且其自转方式也非常特别——天王星几乎是“侧躺”着绕太阳公转,有着极大的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度,达到了约98度;而海王星虽自转轴倾斜角度温和得多,只有28.32度左右,但自转速度却十分快速,自转一圈只需要15小时57分59秒。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磁场为什么这么独特?这一问题困扰了科学家们很长的一段时期。按照科学家们观察其他行星的结果,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部应该也有液态的导电流体,从未考虑过其内部“存在固体内核”的可能性。然而,若其内部也是液态的导电流体,那么两个行星的磁场应该与其他太阳系行星类似才对。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物理学家萨拜因·斯坦利(Sabine Stanley) 曾这么说:“我过去常常开玩笑说,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内部实际上是不可能是固态的。但现在的事实证明,它们还真可能是固态的。”没错,超离子冰存在的证实正好解决了这一疑惑。

天王星与海王星的内部有着极端高温高压的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可能存在大量的超离子冰,超离子冰作为可导电的固体,造成了两个行星混乱的磁场现象。

实际上,这并非天王星与海王星独有,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类似于两个行星的“冰巨星”,其内部也将存在大量的超离子冰——也就是说,超离子冰虽然在地球的自然条件下难以诞生,甚至通过实验室人为创造条件也不能让其存在哪怕1秒,但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这其实是大量分布的、常见的物质

其实,超离子冰并非是“突然”出现于科学家们的视野中的。早在30多年前的1988年,就有人“预言”了超离子冰的存在。当时,意大利物理学家皮耶尔弗兰科·德蒙蒂斯(Pierfranco Demontis)正在进行一项关于物理计算机模型的项目,在计算机中,他模拟出了这种奇特的结构。

然而,当时的技术水平实在非常有限,难以营造出这种结构诞生所需的极端高温高压环境,于是相关的研究也没有继续往下进行——直到2019年正式人工创造出了超离子冰的那场实验。

18种冰都有啥?冰18要怎么用?

看完关于超离子冰的讲解,你可能会好奇一个问题:都说超离子冰是科学家们发现的第18种冰的形态,那么,前17种冰又都有些啥呢?

在我们地球的环境中,最常见的是冰1。它还分为两种亚型:冰1h和冰1c。其中,冰1h就是水分子六边形排列的冰形态,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我们刻板印象中的“冰”。冰1c和冰1h非常相似,但晶体结构略有不同,需要在更高压的条件中形成。

随着压力的增加,冰的结构会随之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的多面体排列,这就是冰2至冰8的不同形态。继续加压,水分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会更加复杂,包括形成四面体、立方体等不同结构,这是冰9到冰16的不同形态。

极端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冰17冰18就诞生了,它们都具有非常特殊的结构和性质,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还是“超离子冰”冰18,它又固又液,还显示出水分子的超离子导电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的冰的形态,也就是冰18之后的冰19、冰20……

根据以往冰转变形态的经验来看,往后更多结构的冰的变化,应该也与环境的压力条件相关。

那么,如果有一天人类掌握了超离子冰的日常制造与维持形态的技术,超离子冰又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超离子冰有着极高的导电性能,这就意味着,它可以称为新型电池超级电容器材料的研究对象。项目一旦落地,我们的手机、电脑,甚至是交通工具都将迎来代的更迭,我们的日常生活将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快速、更便捷

此外,超离子冰还可启发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例如开发具有特殊光学、电学或热学性能的材料,或是成为寻找新型催化剂的契机,毫无疑问,这一切都将在我们的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制造领域引发剧变。

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水,而经过上亿年的发展,这批曾经原始的有机物已经可以灵活地运用大脑,探索自己的“生命之源”——水分子的边界。相信在科学家们的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可以更多地了解超离子冰的存在,甚至亲眼目睹它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