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布达拉宫贝叶经保护:从“号脉”研究到数字信息采集
中新社拉萨10月31日电 题目:西藏布达拉宫巴约经的保护:从“数”的研究到数字信息的收集
中新社记者蒋飞波赵朗
“从数量到疾病,布达拉宫从去年5月就开始对梵文贝叶文物进行全面排查,取得了初步成效。” 该通讯社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说。
资料图:布达拉宫。蒋飞波摄
从2019年开始,中国官方计划在10年内共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在布达拉宫开展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古籍文献保护利用专项工作。
布达拉宫是中国现存梵文巴叶经最多的地方。 据统计,共465个字母29380页,其中纯贝叶经最多22588页,其次是纯纸梵经5634叶,贝叶混合纸1158叶。 .
如何制定保护计划? 查明疾病是重中之重。 多吉蓬措说:“细分的病害大概有20种左右,边缘纤维分层翘曲、坯料开裂或不完整、起皱的发生率比较高。”
以边缘纤维分层翘曲病为例,受该病影响的381个字母中有220个有边缘纤维分层翘曲。 由于疾病的进行性,它可以逐渐从纤维翘曲演变为边缘纤维脱落。
值得一提的是,高原受有利气候因素影响,微生物病害(菌害、霉变)发生率较低。
项目组以387封贝叶氏字母为调查对象,根据病害情况制定了病害发生分类表、病害分类一览表、病害等级一览表。
多吉普措表示,项目启动一年多来,项目组还完成了对国内外《月桂叶经》制作材料、工艺、保护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的调研,完成了《月桂叶经制作工艺与材料文献综述》《叶志病害病因文献综述》和《布达拉宫月桂叶经文物典则》(征求意见稿),起草了《基本《布达拉宫月桂叶经编目要求》(征求意见稿)。
此外,还开展了高光谱数据的试扫描和高清数字图像采集。
“布达拉宫所藏的贝叶经,囊括了佛教第二宗派的大部分内容,也有大量的通论或通论。” 多吉平措认为,目录是有系统的组织和编制的。 达拉宫藏品中的贝叶经可以揭示以佛教为基础的南亚次大陆文明在中国传播、发展和藏化的具体过程。 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和具体表现。
多杰彭措说,西藏巴约经的编纂研究在世界上很早就开始了。 上个世纪以来,国外学者对西藏巴约经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 项目组还回顾了中国西藏巴约经的保护和研究现状。 196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集中力量保护西藏的珍贵文物,包括贝叶。
他表示,该项目需要利用梵、藏、汉、英语言和物质优势作为推进的基础和保障,实现布达拉宫收藏的贝叶经和详细目录的综合整理。每一部贝叶经。 全面掌握布达拉宫巴约经整体信息,以多文本成果为形式优势,以样本库为内容优势,对接国际学术范式,掌握中国在全球巴约话语权经研究。
“从周期来看,完成的工作只是整个项目的一小部分。” 多吉彭措表示,下一阶段,项目组将完成所有贝叶文物的数字化归档(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开展叶经制作等传统工艺研究工作,当然也有难度最大的任务,例如研究和制定清洁、月桂叶纤维错位和返回、周围加固(固定边缘)、软化(部分或整页)和揭开局部粘连等工作流程并进行实验修复。 (超过)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