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做乾清宫 交泰殿 坤宁宫
精选答案
从明朝到清朝初期,干青宫是皇帝居住和统治王朝的地方。嘉靖年间杀害后宫女子的事件就发生在这里,大厅中央有一块“正大光明”的牌匾,这是雍正帝的御笔。雍正帝建立了一个秘密储存系统。皇帝在世时,皇位继承人的名字被写成两份。其中一个盒子藏在这块牌匾后面,另一个被放了起来。皇帝病危或去世后,大臣将两个副本进行比较,以欢迎新国王。此外,清朝皇帝死后,他在这里停下来,在纪念仪式后转向景山,并在葬礼后葬入皇陵。
交泰殿位于干青宫北部,其建筑形式与外朝中和殿基本相同,但略小。在明朝,它是皇后的起居室之一,在清朝,它被改为敬事堂,在新年和钱球(皇后的生日)等重大节日时,皇后在这里接受问候。乾隆在这里保存了象征皇权的二十五枚印章,因此这里成为宫中的储存和印刷场所。
坤宁宫就在交泰殿的北面,明朝时由皇后占据,西端的四个房间在清朝时变成了萨满教的礼拜场所。在东端,有两间皇帝的婚房,装修豪华。据说同治皇帝结婚时花了100万两白银。
干青宫、交泰宫和坤宁宫合称为“后三宫”,是紫禁城内皇宫的中心建筑,三宫的基座也以“地球”形状相连。最后三个宫殿位于紫禁城的南北轴线上,是完全封闭和独立的空间。从南到北依次是干青宫、交泰宫和坤宁宫。
乾清宫
干青宫是故宫的主殿,也是故宫最后三座宫殿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有重檐和宫殿顶。殿中间有宝座,两端有暖亭。干青宫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几经焚毁后于明清时期重建。现存建筑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
交泰殿
北京故宫最后三个宫殿之一,位于干青宫和坤宁宫之间,以《易经》命名,意思是“天地和谐,康泰幸福”。它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和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并于1797年嘉庆二年干青宫发生火灾时重建。
3.坤宁宫
坤宁宫是北京故宫最后三座宫殿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郑德九年(1514年)和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大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严清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建,并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仿盛京沈阳清宁宫再次重建。嘉庆二年(1797年),干青宫发生火灾,扩建了这座寺庙的前檐,并于嘉庆三年(1798年)重建。干青宫代表男性,而坤宁宫代表女性,这表明阴阳结合和天地结合。
在宫殿中轴线的中心,是宫殿中最大、最重要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前南有太和门,东有协和门,西有西河门。三大殿后面是故宫的三个宫殿,即干青宫、交泰宫和坤宁宫,南面是干青门,北面是坤宁门。太和殿是明清两朝新皇帝登基的地方。它也是皇帝授予皇后头衔和派遣将军外出的地方,每年的元旦、冬季至日、皇帝生日和其他重大国家庆祝活动时,皇帝举行仪式和数百名官员问候的地方。在太和殿之后,太和殿是皇帝在举行仪式之前暂时就座并等待宫廷时间的地方,然后在收到数百名官员的祝贺后前往太和殿。继中和殿之后,保和殿是皇帝庆祝皇后、皇太子和大臣称号的地方。干青宫是后宫的正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的起居室,也是皇帝处理日常活动和政务的地方。每年的元旦、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季至日和皇帝生日,皇帝都会在这里举行皇家宴会。交泰殿是继清宫之后,皇后每次大典和生日接受祝贺的地方。交泰殿之后的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和皇帝的婚房。
从前朝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干青后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的用途、活动和建筑规模可以看出,前朝三大殿和故宫三宫是皇宫中最重要的宫殿,皇帝在这里举行重大活动,也是皇宫的中心建筑。如此重要的宫殿及其大门以太和、中和、保和、太和、谢赫、西河、干青和坤宁命名,这表明了“和谐”、“干燥”和“坤”在皇帝心目中的重要性。“太和”一词取自《周易》的相干,“干”和“坤”是《周易》中前两卦的名称。“喜欢吗?干》中说:“大道百变,而每一条都是一条命。保护和平与和谐是好的。”意思是大道即天空的规律一直在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孕育和产生的一切都根据其本质规律在其生命和性质中得到正确确定。只有保持宇宙的和谐,保持大自然的大和谐,万物才能沿着既定的生命轨道正常发展变化。和即和谐、和谐、融洽,和即齐心协力、通力合作,中和即阴阳平衡。只有和谐才能团结上下,众志成城,只有和谐才能让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和谐才能让皇帝和国家长治久安。
干青宫的“干”是指天空晴朗,坤宁宫的“坤”是指土地宁静干燥是君主“干而明”意味着君主将永远“诚实而明智”;坤是大地之母,“坤宁”意味着皇后将永远“安静和正直”,“做爱”意味着干和坤相交,天地相交,这意味着万物将和平诞生
参考答案
干青宫是后宫的主要殿堂,皇帝的住所符合标准制度。但雍正继位后为何要将养心殿改为寝宫呢?下面有趣的历史边肖将为您带来详细的介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雍正年间胤禛继位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重写遗诏。其实稍微分析一下,这个传说是站不住脚的。清朝的遗诏是满文写的,真的不可能重写。但是不能完全排除潜在危害的理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初,康熙病危。13日(1: 00-3: 00),小丑紧急下令让皇帝的第四个儿子胤禛返回皇宫,然后召见了皇帝的八个儿子、皇帝的十二个儿子和其他人。印石(3点-5点)宣布胤禛继承王位。这时,尽管胤禛未能赶到,他应该很快就会知道遗诏的内容。在第三个时辰(9: 00-11: 00),胤禛来到康熙跟前。申时(15: 00-17: 00),康熙驾崩。
从印石宣布继位诏书到申氏去世之间过了十几个小时,胤禛肯定过了一年,因为康熙死得越慢越久,就越危险。胤禛有中毒的时间和心理条件。然而,我们不知道真相是什么,也不知道胤禛在此期间做了什么。我们知道胤禛不在这里为他的父亲守灵,但他在养心殿哀悼,而养心殿是他的卧室。这些动作不规范。
胤禛远离祖父顺治和父亲康熙修建的东陵,为自己修建了西陵,这似乎是做贼心虚。不管怎样,从那以后,干青宫和养心殿的地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干青宫名义上仍是后宫的正殿,但养心殿是实际的政治中心。既有上升也有下降,而这种上升和下降与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和礼仪无关。从雍正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异想天开、独断专行的人,这让人怀疑他故意避开了父亲康熙曾经日夜居住的寝宫,而他避开的原因很容易被认为是篡位。
尽管雍正帝的继位可能令人怀疑,但他创建了一个秘密存储系统。中国历代皇位继承人大多采取公储制度,为继承皇位提前公开题写皇太子。一般长子是接班人,如果没有儿子,哥哥就接班弟弟。康熙好不容易建了个储,皇太子废立,其他皇子分成几派展开激烈斗争,水火不容。
或许康熙已经意识到公储的弊端太多了。雍正继位后,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争夺皇位的亲身经历,创立了密储制度。当众把一份《继承书》放在一个盒子里,放在挂在干青宫正厅的“光明正大”牌匾上,另一份随身携带。明文规定只有死后才能取出,两份相对正确才可以生效。从此,“正大光明”牌匾就成了王公们仰望和怀念的地方。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