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掩藏的恒星巨人宝宝
在这幅影像里满布绯红气体云中,掩藏着近期才刚点燃核心内核融合反应的大质量恒星。这个恒星演化阶段在恒星一生中极短暂,且数量稀少,因此相当难得观察到,天文学家们仍不清楚这类大质量恒星的起源机制。这张影像是利用欧南天文台(ESO)位在智利Paranal观测站的超大巡天望远镜( VLT Survey Telescope,VST)拍摄的,本篇主角是影像中间偏上的RCW 106,位在南天的矩尺座方向,距离地球约12000光年远,主要由氢气所组成;星云中的氢气被年轻而炽热的大质量恒星所发出的强烈辐射游离成氢离子(标示为H II,II为罗马数字2),使得它们发出红色的光辉,在1960年被澳洲大学斯壮罗山天文台(Mount Stromlo Observatory)Rodgers、Campbell和Whiteoak等人编入银河系南天氢离子区星表第106号,故而得到RCW 106之名。
RCW 106本身虽是个氢离子区(H II region),但绝大部分地区还被尘埃遮蔽,所以以可见光观察到红色星云,比真正的RCW 106范围还小很多。
这幅影像中还可见到与RCW 106无关的其他天体,例如影像右方的丝状结构RCW 103是一个古老的超新星残骸SNR G332.4-00.4,估计大约是2000年前形成的;左下角的红色丝状结构RCW 104则是环绕着炽热恒星WR 75,这颗恒星是一颗罕见的沃夫-瑞叶星(Wolf–Rayet star)。
虽然它们都有着RCW编号,但后期研究发现它们都不是氢离子区。
在红色星云之间,还点缀着许多暗色区块,这些都是浓密的尘埃云。
天文学家对埋藏在RCW 106内的大质量恒星深感兴趣,所以必须另外利用波长长一点的其他波段来进行观测,方才能避开尘埃影像而直击这些年轻恒星本身。
天文学家已经对太阳这种中低质量恒星如何形成有一定了解,基本上是气体云因自身重力而收缩,在密度与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而点燃核融合反应后,恒星就形成了。
然而,像埋在RCW 106里的最大质量恒星,质量通常达数十倍太阳质量,被天文学家归类为所谓的O型星(O-type stars),它们的形成过程无法单纯以中低质量恒星形成理论来解释,不清楚它们怎么能累积聚集这么多的气体物质,并保持它们不致溃散的。
O型星是在像RCW 106这类星云中最稠密之处形成的,所以被尘埃遮蔽而不容易观测是研究上的其中一道难题,而这种大质量恒星生命之短暂也是研究的另一道关卡。
O型星的寿命通常只短短的数千万年,而质量最小的那些矮星们的受明确可以长达数百亿年。
还有一个O型星难以研究的问题就是它们要形成,就得累积非常庞大的质量。
这种种难题与关卡,使得这类恒星的数量极其稀有,在太阳邻近区域中,约每300万颗恒星,只有1颗是O型星。
但即使说是「邻近区域」,但其距离还是没有近到足以让天文学家能取得其细节以进行研究,这才让它们的起源迄今不明。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