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谚语与七言诗:中国传统文化精华
本文共计2005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9分钟。
各地二十四节气谚语,诚心求解,期待回复。
导读:民间有很多谚语与歌诀用来形容二十四节气,这些谚语与歌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为认识与学习节气增添很多乐趣。那么,各地二十四节气谚语是怎样的呢?节气七言诗去哪看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各地二十四节气谚语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到;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间;五月立夏望小满,六月芒种和夏至;小暑大暑是七月,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连秋分,十月寒露霜降来;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冬至十天阳历年,家家户户喜洋洋(此条谚语所说月份为阳历月份)。(河南)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痒人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清明多栽树,谷雨要种田;立夏点瓜豆,小满不种棉;芒种收新麦,夏至快种田;小暑不算热,大暑是伏天;立秋种白菜,处暑摘新棉;白露要打枣,秋分种麦田;寒露收割罢,霜降把地翻;立冬起完菜,小雪犁耙开;大雪天已冷,冬至换长天;小寒快买办,大寒过新年。(安徽)
阳历节气极好算,一月两节不更变;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一月小寒随大寒,农人拾粪莫偷闲;立春雨水二月里,送粪莫等冰消完;三月惊蛰又春分,天气昭苏栽蒜来;清明谷雨四月节,大小麦田播种勤;五月立夏望小满,待雨下种勿偷懒;芒种夏至六月里,不要强种要勤铲;七月小暑接大暑,拔麦种菜播萝卜;立秋处暑正八月,结实更喜日当午;九月白露又秋分,收割庄稼喜欣欣;十月寒露霜降至,打场起菜忙煞人;十一月中农事闲,立冬小雪天将寒;大雪冬至十二月,完了粮税过新年(六、二一、八、二三,是说阳历上半年的节气多半在每月的六日、二十一日,下半年的节气多在八日、二十三日,相差不过一二天)。(辽宁)
立春雨水,赶早送粪;惊蛰春分,栽蒜当紧;清明谷雨,瓜豆快点;立夏小满,浇园防旱;芒种夏至,拔麦种谷;小暑大暑,快把草锄;立秋处暑,种菜无误;白露秋分,种麦打谷;寒露霜降,耕地翻土;立冬小雪,白菜出园;大雪冬至,拾粪当先;小寒大寒,杀猪过年。(河北)
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正月);惊蛰忙耕地,春分昼夜平(二月);立夏快锄苗,小满望麦黄;身奔小满禾奔秋,插秧宜早不宜迟(四月);芒种夏至把禾踩,家家户户一齐忙;干锄棉花湿锄麻,露雾小雨锄芝麻(五月);小暑快入伏,大暑中伏天(六月);处暑时节快选种,立秋中稻见新粮(七月);白露田垄一扫光,秋分谷子堆满仓(八月);寒露杂粮收得多,霜降桐茶都剥壳(九月);立冬发北风,小雪冻死虫(十月);大雪当冬令,冬至头九天(十一月);腊月小寒接大寒,丰产经验多交谈。(湖南)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鸟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署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割谷子,秋分无行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此谚通行黄河流域)
立春阳气转,雨水落无断;惊蛰雷打声,春分雨水干;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芒种万物播,夏至做黄梅;小暑耘收忙,大暑是伏天;立秋收早秋,处暑雨似金;白露白迷迷,秋分秋秀齐;寒露育青秋,霜降一齐倒;立冬下麦子,小雪农家闲;大雪罩河泥,冬至河封严;小寒办年货,大寒过新年。(江苏)
金正月,银二月,不热不冷三四月,恶五月,热六月,鲜桃果木七八月,九月冷,十月温,十一月有个小阳春,进了腊月冷几回,年前年后就打春。(河北)
正月寒,二月温,正好时候三月春;暖四月,燥五月,六月七月关气热;不冷不热是八月;九月凉,十月寒,严冬腊月冰冻天。(湖南)
正月甘蔗节节长,二月橄榄两头黄,三月樱桃粒粒红,四月枇杷如蜜糖,五月杨梅红似火,六月莲子满池塘,七月南枣树头白,八月菱角如刀枪,九月石榴露齿笑,十月金桔满园香,冬月柚子金样黄,腊月龙眼荔枝凑成双。雨水甘蔗节节长,春分橄榄两头黄,谷雨青梅口中香,小满枇杷已发黄,夏至杨梅红似火,大暑莲蓬水中扬,处暑石榴正开口,秋分菱角舞刀枪,霜降上山采黄柿,小雪龙眼荔枝配成双。(苏北)
节气七言诗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各地二十四节气谚语,节气七言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那就到这里吧,各地二十四节气谚语的信息大致都说了个遍,有用吗?别害羞,以后还有问题,别忘了来问问我们!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