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划分方式与日晷刻漏用途
本文共计890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4分钟。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诚心求解,期待回复。
导读:二十四节气在我们的生活中特别重要,尤其是对农民,因为农忙农闲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时间进行的,而且二十四节气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向导,告诉我们该干什么,该吃什么。那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日晷刻漏是做什么用的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
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我国有广为流传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以春分点为0点,把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360度分为二十四等分点,相邻的两个等分点相隔15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每个等分点设有专名,含有气候变化、物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等意义。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均为“节气”,简称为“节”;逢双的则为“中气”,简称为“气”,合称为“节气”。
日晷是做什么用的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作“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作“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
日晷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
刻漏是用来做什么的
刻漏是中国古代的漏水计时器。刻漏度数因干、湿、冷、暖而异,在白天和夜间需要分别参照日晷和星宿核对。当时已认识到水温和空气湿度对刻漏计时精度的影响。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日晷刻漏是做什么用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终结了,二十四节气是怎么划分的的介绍也差不多就这了,是不是把你的问题都解答了?以后还有问题,别嫌烦,多来找我们吧!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