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行星撞地球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NASA最近真的可谓是重磅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早在9月27号,那张震撼人心的“创生之柱”照片发表之前,NASA就已经公布他们最近的研究工作:他们在做一个前无古人的试验任务。这个任务的名字叫做“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简称DART)。

任务的具体内容就是使用一颗被NASA挑选出来,并没有飞向地球的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进行偏转技术的测试。

为何“平白无故”,派出飞行器撞行星?宇宙给予的馈赠和风险是并存的。

人类得以在地球上生存,但是也要承受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从宇宙的某一个角落飞过来的小行星或者是陨石的影响。

面对宇宙,人类是渺小且脆弱的,如果这种情况真的会像电影里一样来临,人类应该如何应对以确保生存?所以,NASA的行星防御计划,产生了这样的应对想法,为了保护地球免受与小行星碰撞,和打保龄球类似,如果通过击打,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小型航天器物理撞击的方式,使得冲向地球的小行星改变它的轨道。

通过实验,如果撞击的方式改变轨道的效果是明显的话,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在一颗不知名的小行星撞向地球的时候,提前在非常遥远距离,用人类的航天器对其进行撞击,甚至是多次撞击。

这样的话,等到这个小行星飞过来的时候,它的轨道已经和之前的轨道产生了很大的偏差,比如从迎头相撞变成了擦肩而过,那么人类就可以在地球自己灭亡之前首先保证其不会受到外来的伤害。

对这次的试验任务,NASA的官员期待值是非常高的,这是对人类防止宇宙物体摧毁地球生命的能力的一次历史性考验;如果真的改变了“迪莫弗斯”的轨道,这将是人类首次改变太空中自然天体的运动,人类的新时代也许将会被开启。

NASA拍摄惊心动魄的撞击过程NASA在距离地球1100万公里之外的太空选择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小行星,其中直径为780米的小行星名为“迪戴莫斯”,直径为160米的小行星名为“迪莫弗斯”。

我们可以暂且把大一些的小行星称为“大S”,小一点的小行星称为“小S”。

“小S”围绕着“大S”做周期运动,运转的周期大概是16个小时。

NASA的想法就是使用发射器,用发射器撞击“小S”,观察在撞击之后,“小S”环绕“大S”的运转周期是否有变化。

因为从物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两个天体受到撞击,他们的轨道一定会彼此受到影响。

NASA的工程师们一个预期的结果就是,希望在撞击之后,依靠“小S”的减速作用,它进入到更低的轨道,再去环绕“大S”进行周期运动。

NASA预计的是,“小S”的轨道周期可能会缩短1%,大概也就是九分钟。

2021年的11月23日 ,美国发射了一个重600千克的航天器,由于距离地球非常远,这颗发射器,要在太空中飞大概几个月的时间,才能达到两个小行星的位置。

如此长时间的飞行,他的轨道是要精确测量的。

在最后的撞击的那一刻,则是要依靠这个航天器自主的瞄准和轨道规划能力,才能完成这个精准的撞击。

以精确的角度命中这课直径只有大概160米左右的“小S”,难度那是相当大的。

被DART撞击的“小s”拖出的长长的尘埃尾在撞击前的十五天,这个航天器释放了一个小的,可带有视频记录的传感器卫星,以捕捉整个撞击过程的全画面。

不过,由于这个小卫星的体积非常的小,也没有高速的传输的天线,所以它的影像传输速度会非常慢。

它虽然记录了影像,但是要等待影像传输到地球,我们才能接收到。

也许要数周,也许要数月甚至数年,我们才可以看到这次撞击的完整的全景画面,这仿佛是一种未知的惊喜,我们只需等待。

等待的日子里,倒是可以看看没那么清晰的镜头。

NASA在航天器上放了一个实时传输的相机,在发射器撞向小行星的时候,这个相机也陪着发射器冲向小行星,并连续拍摄了十一张小行星的特写镜头照片。

在距离撞击发生还有11秒,距离是68公里的时候,每一秒都可以收到一张画面。

第8秒的画面而在拍摄的连续画面到第十一张的时候,整个画面就像是卡住了一样,类似于我们在电脑上看到的那个损坏的照片一样。

第11秒的画面对于NASA的工程师们来说,正是这张残损的画面,证明了此次试验任务的成功。

因为这颗发射器以每小时22000多公里的速度撞上“小S”,相机最后的快门拍摄下了这张照片,然而在发射器粉身碎骨之前,它只能完成一小部分的传输。

这也说明这次撞击是比较精准的,只是速度较快。

但是这次撞击是否对轨道造成影响,有多大的影响,还是需要小卫星将完整撞击画面传输到地球,我们才能了解到细节。

如果放任小行星撞上地球,会出现什么后果?地球上的环境巨变和资源的消耗,使得我们必须考虑到地球的“内忧外患”问题。

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案例,不是没有发生过,而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导致的结果也许是灾难级别的。

在6500万年前,一个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了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的物种灭绝,地球度过了很长的一段沉寂期。

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百万年的我们,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危机,坐以待毙绝对是死路一条,人类必须使用可以使用的手段,去降低这种潜在的危机的可能性。

总觉得严谨又不够严谨?在这个试验任务出来之后,很多人还是对这个想法的可行性提出了质疑。

最多的一个质疑就是,测试目标太小了。

用一个只有500千克的发射器,去撞击一个直径有着160米的小行星,这种大小差异堪比“螳臂当车”。

就连NASA的工程师们自己都说:如同一辆高尔夫球车撞在了埃及金字塔的一面。

如此悬殊的两个物体的撞击,到底能造成什么样的轨道的改变呢。

同时,我们找的“小S”的个头也是非常小的。

但是如果是16公里或者是160公里的直径,甚至是比地球大的直径,我们的发射器是否有能力去改变它的轨道呢?如果将其类比到地球,要截击撞向地球的小行星,要么得足够远,要么发射器得足够大,才可能让轨道真的发生变化。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