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气泡”包裹住了太阳系

什么叫“气泡”?

开头讲到这个“气泡”名为本地泡,是一种低密度、高温度的等离子气泡。由于“气泡”内部含有1000颗恒星,所以它的温度才这么高。当然了,这个所谓的高温,是相当于宇宙而言的。

毕竟在整个宇宙里面,基本上全是空荡荡的存在,所以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也就是-273摄氏度。而“气泡”内部由于拥有1000颗恒星,所以温度在-180度到-140度的范围内徘徊。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气泡”内的温度就算是高温了。

我们身处的这个太阳系,其实并不是飘荡在空荡荡的宇宙当中。相反,太阳系其实处于一个巨大的“气泡”当中。可以说,假如没有这个“气泡”的话,人类活不过3天。

话说这个“气泡”究竟是啥?假如“气泡”消失,人类将会面临什么结局?什么叫“气泡”?开头讲到这个“气泡”名为本地泡,是一种低密度、高温度的等离子气泡。

由于“气泡”内部含有1000颗恒星,所以它的温度才这么高。

当然了,这个所谓的高温,是相当于宇宙而言的。

毕竟在整个宇宙里面,基本上全是空荡荡的存在,所以温度接近于绝对零度,也就是-273摄氏度。

而“气泡”内部由于拥有1000颗恒星,所以温度在-180度到-140度的范围内徘徊。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气泡”内的温度就算是高温了。

至于这个“气泡”为何是低密度,主要也是跟恒星的构成有关。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恒星大多是由气体构成的。

比如咱们的太阳,就是由氢气、氦气和氮气组成。

由于浑身上下都是气体,所以恒星的密度自然而然就很小。

以至于“气泡”内部尽管拥有1000颗恒星大军,但其状态依旧是软绵绵的样子。

至于“气泡”本身的组成成分,那就更加软了。

科学家通过分析得知,“气泡”的最外层是中性气体,里面则是星际尘埃。

像这些物质,根本不足以和行星的密度进行比较。

正因如此,所以它才有了“气泡”这个称呼。

“气泡”从何而来?至于这个“气泡”究竟是怎么来的,就得追溯到1400万前的超新星爆发了。

1970年,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和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气泡”是由1400万年前的红巨星爆炸产生。

只不过那时候的“气泡”还不够大,直径只有4光年左右。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银河系里的各类恒星发生多次爆炸。

像白矮星、蓝巨星等恒星,纷纷像踩了地雷一样,将自己炸成一团星云。

到了这个时候,“气泡”的物料就足够丰富了。

总之,包裹太阳系的这个“气泡”,前前后后经过了15次的恒星爆发,才终于形成如今的这个规模。

后来这些爆发后的星云逐渐融合,以至于现在的“气泡”直径足足达到了1000光年,简直是巨无霸级别的存在。

当然了,一开始咱们的太阳系并不在这个“气泡”里面。

毕竟这个“气泡”是1400万年前形成的,这个年纪比地球都小,所以“气泡”出现的时候,太阳系早就已经长大成人了。

那太阳系和“气泡”是何时开始相遇的呢?这就要提到太阳系的环绕之旅了。

而这个环绕的中心,就是银河系。

咱们的太阳系每时每刻都会围着银河系转,它以每秒220公里的速度,在银河系周围撒丫子狂奔。

在此期间,“气泡”也在不断壮大,并且在银河系里四处飘荡。

于是乎,在500万年前,太阳系和“气泡”突然相遇了。

就这样,两者干柴遇到烈火,瞬间就碰撞出了爱的火花。

由于太阳系比“气泡”的体系小,所以一不小心就融了进去。

时至今日,咱们的太阳系依旧存在于“气泡”当中,享受着“气泡”无微不至的照顾。

气泡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既然我们一直生活在“气泡”里,那“气泡”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呢?其实关于“气泡”的影响大了去了,甚至包括人类的起源,都和“气泡”有关。

根据科学家的分析,“气泡”中包含着70多种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都是濒死恒星爆炸后的产物。

正是因为有这些元素的存在,所以地球上才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有机物。

这些有机物通过不断的进化,最终蜕变成如今的生命体。

可以说,没有“气泡”的话,人类可能也就不复存在了。

除了提供化学元素以外,“气泡”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保护恒星不会轻易爆炸。

刚才也提到过,恒星都是由一堆气体组成的,而气体最大的特性就是不稳定。

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被打散。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