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种力即将被发现
#暑期创作大赛#
2023年8月10日,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实验室宣布了在物理学界备受期待的一项成果:物理学家对μ子的一种反常磁矩的特性有了全新的测量结果,比之前的测量结果精度提高了一倍。
一朵遮在现代物理学头顶的巨大乌云因此测量结果,又被稍微拨开了一些。如果这个结果继续不断往下精确的话,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将发现第五种力!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不仅是物理学的巨大突破,更将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对于与高深莫测的物理学距离甚远的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要理解这个成果是非常困难的。什么是μ子?它的反常磁矩又是啥?为什么说对μ子反常磁矩的测量可以突破现代物理学?如果一切顺利,预测成真,我们的生活又会迎来怎样的变化?
这都是我们关心的问题。往下看,给你一个最通俗易懂的解答!
神秘的μ子与它的反常磁矩——第五种力的发现
要知道μ子是什么,你得先了解“基本粒子”的概念。随着对物理学的研究越发深刻,人们逐渐发现构成世间万物的,不是我们肉眼可见的最小物质,比如灰尘、沙子,而还存在更小的构成因素,并且,每种不同物质的构成因素及结构还各不相同。
于是,人们给这些构成物质的最小或最基本的单位取了个名字——“基本粒子”。基本粒子比我们更熟悉的原子、分子还要小得多,哪怕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无法观测到。根据参与的物理作用,基本粒子被分为三大类:夸克、轻子和传播子。科学家们一般要通过粒子加速器,才能在粒子的碰撞中观测到它们的性质。
μ子就是基本粒子的一种,再细分,则是一种轻子。在中文语境中,人们也称它为渺子或缪子。其他常见的基本粒子,还有如Z玻色子、W玻色子、电中微子、电子等等。
说起电子,我们就又有了一点熟悉的感觉。电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基本粒子,而你如果对物理学稍加了解,你就会知道这么一句话——“一切原子都由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它运动的若干电子组成。”简单地说,就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了原子。用模型表示,就是这样:
用电子与μ子对比,你能更容易理解μ子的存在:μ子和电子很相似,它们携带相同的电荷,内部都有自旋。但μ子的质量比电子大200多倍,所以μ子也时常被看作是一种重电子。
打个比方,μ子和电子就像两个不断旋转的小球,但μ子比电子重得多。同时,μ子的自旋让其内部形成了磁力,因此μ子有着磁矩。磁矩是一种物理量,用来描述载流线圈或微观粒子的磁性。通俗地说,μ子的磁矩就是μ子内部磁力的具象化、数字化。
既然是由于自转产生的磁力,那么μ子的磁性就会与其旋转的性质有关,用术语说,这个旋转的性质叫做“角动量量子数”,简单地理解,就是μ子以何种方式、怎样的速度进行旋转的具象化、数字化。
为啥物理学要把什么现象都搞个公式、搞个数字或者代号出来呢?很简单,这是为了方便进行计算,以进行某种猜想,再验证各种猜想。毕竟,“数学物理不分家”。
于是,在对μ子的自旋磁矩和自旋角动量的长期观测中,科学家发现,它们的比值(旋磁比)存在一定的规律,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也就是说,列不出来公式,但可以用字母g来表示这个比值,且这个比值应该是一个规定的数字。
1935年,科学家们测量出,μ子的旋磁比g为2。但在1948年,这个结论很快被推翻,科学家们又得出了全新的μ子旋磁比g——2.00238。虽然只与上一次的结果存在非常细微的差距,但也带来了量子力学的巨大进步。
2006年,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再次测量了μ子的g,得出了理论上的g值:2.00233183608±0.00000000108。然而,在具体测量后,科学家们却发现,理论与实际存在误差,实际上的g值应该为2.00233184160±0.00000000063。虽然是极其小的差距,但科学家们也不敢马虎,毕竟,上一次这么小的差距,可是带来了量子力学的巨大发展啊!
于是,科学家们做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在背后引起μ子g值的微妙误差的,极有可能是一种人类从未发现的、全新的力。
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μ子的g值为何会存在理论和实际的误差?无非有这么几种可能性:第一,人类现有的仪器水平已经不够了,精确度已经无法满足实验需要;第二,理论预测存在误差,科学家可能需要更新理论;第三,如果人类的测量仪器和理论都已经达到极致,还存在误差,那么就只能是一种全新的粒子或是作用力在影响实验结果了。
2021年,不断对μ子g值进行测量的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在不懈努力后,公布了最近的数据:g值的理论预测值为2.00233183620(±……86),实际测量值为2.00233184122(±……82)。
而在2023年8月10日,也就是前不久,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公布了更新的数据,称比起2021年的数据来说,μ子g值的精确度又提高了一倍。这意味着,新一种力,或是新一种粒子,或许正在渐渐朝我们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第五种力为啥是第五种——前四种力是啥
第五种力的发现已经正在路上了,可你知道前四种力是啥吗?其实它们离我们并不远。自从牛顿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了头,物理学界就陆续发现了几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基本作用力,它们分别是——电磁力、万有引力、强力和弱力,也就是第五种力的前四种力。
电磁力和万有引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力。我们为什么可以走在路上而不飘起来?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月亮又为什么绕着地球转?都是因为万有引力的存在。而小至生活常识现象,大至火箭、卫星的发射升空甚至宇宙探索,都离不开包含万有引力在内的计算。
电磁力也很常见,我们进小区单元楼、学校门禁等的电子扣、磁卡锁、制动器等就是电磁力学的最常见应用,电动机、发电机、电磁波传输等,也都离不开电磁力的发现。还有当今社会人类出行必不可少的磁悬浮列车,同样是电磁力学发展后的结果。
强力和弱力对于我们来说相对陌生,因为它们比起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来说更微观,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被直接观测到。强力又叫强相互作用力,是四种力中最强的一种,甚至可以克服电磁力产生的强大排斥力,将质子和中子紧紧粘在一起。
弱力又叫弱相互作用力,不过它并不是四种力中最弱的的一种。它常作用在电子、夸克、中微子等微观粒子间,制约着它们的放射性现象。
虽然强力和弱力看似在我们的生活中没起什么作用,但在量子力学中可大有作为。只有不断对这些微观粒子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观测,我们才能一次次突破物理学的极限,达到更高的文明高度。
自四种力的发现以来,第五种力是否存在成了物理学上笼罩的一大朵黑云。科学家们从不曾停止寻找第五种力的脚步,而μ子g值的理论与实验误差显然带来了一束曙光。
第五种力将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总是美国走在前头?
如果有朝一日第五种力在μ子的g值中得到证实,我们的生活会迎来怎样的变化?这显然是最贴近我们身边的问题。第五种力一旦被证实,反物质也许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起来。这意味着,无论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手机、电脑、私家车还是高铁、飞机等,都将进入新的时代,数据传输会更快、运行速度也会更快,并且会更加轻薄、更加灵活,同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领域又将拉开新的帷幕,现在的GPT、AI,都是小儿科。
往大了说,超光速的宇宙飞行器可能会被创造出来,届时人类建立月球基地、火星基地都成了小问题,到那时,人类将真正飞出太阳系,用双手去探索、触摸宇宙,而非只凭借眼睛的视觉和大脑的想象、计算。
甚至,人类或许可以触摸到时间的秘密,进入更高的维度——届时,我们生活的变化,将是现在的人脑完全无法想象的。
可是,看完全文,你或许又会有一个疑惑:为啥美国占据了这么多尖端科技的发展领域?为什么总是美国发现新东西?我们不搞阴谋论,不讨论这是不是美国进行的舆论战,更不提是不是外星人帮助了美国,我们只从科学上说,那就是:当今社会美国确实有着最强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尽管现在的中国已经奋起直追,并有了许多自食其力的科技成果,但要知道,新中国建立也才不过80年不到,在这80年间,中国从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逐渐成长为世界首部的大国,从发展速度上来说早已是一个奇迹。所以,现今还在如量子力学等尖端领域缺乏设备和经验的我们,追不上美国是合理的,但当然,也只会是暂时的。
你期待第五种力的发现吗?你觉得μ子g值中的误差就是我们解开第五种力奥秘的钥匙吗?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