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鲁迅的思想资源(3)

“回心以抵抗为媒介,而转向无须媒介”。鲁迅的尼采观或他对欧洲近代文明的倾倒,并不意味其民族精神文化的“转向”,而是民族精神的“回心”。这一点,从他对“轻易的融合”、折衷、无批判地输入新思想的抗拒,和强调了欧洲精神的异质性里面可以看得出来。而且,他的文学作为一个整体,也应当称之为“民族精神回心的文学”,关于这一点,已有很多的论述。(《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71 72页)

总之,伊藤虎丸的结论是,必须指出,鲁迅的思想骨骼,即使在他的“前史时期”也已具雏形,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这已成为贯穿他整个作家生涯的主导。这里说的“前史时期”,是指鲁迅的留日时期。也就是说,伊藤虎丸认为,鲁迅回国后从事的文化政治活动,都可在留日时期寻找到思想的脉络。

这样说,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我觉得,日本的研究者,还是过分强调了日本文化对鲁迅的影响。不管在日本期间,尼采的思想对鲁迅有多大的影响,要寻按鲁迅思想的脉络,都不能离了前面提到的那两个方面的影响。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综合的作用,才形成了或者说是组合成了鲁迅思想的整体。仅仅任何一个方面的思想资源,都无法包容鲁迅思想的丰富性或特异性。

鲁迅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尼采思想,不能光凭他早期的那几篇文言论文中所说的那些话,如《文化偏至论》中所说:“尼之所希冀,则意力绝世,几近神明之超人也;伊勃生之所描写,则以更革为生命,多力善斗,即迕万众不慑之强者也。”不光是《文化偏至论》,还有《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人之历史》等,也就是收入《坟》中排在前面的四篇文言论文,我们都要辩证地看待。不管怎么说,对这几篇作品,鲁迅是有言在先的。在该书的《题记》中说过:

这是我做的吗?我想。看下去,似乎也确是我做的。那是寄给《河南》的稿子;因为那编辑先生有一种怪脾气,文章要长,愈长,稿费便愈多。所以如《摩罗诗力说》那样,简直是生凑。倘在这几年,大概不至于那么做了。又喜欢做怪句子和写古字,这是受了当时的《民报》的影响;现在为排印的方便起见,改了一点,其余的便都由他。这样生涩的东西,倘是别人的,我恐怕不免要劝他“割爱”,但是自己却总还想将这存留下来,而且也并不“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愈老就愈进步。

有人说,这是鲁迅的伟大的谦虚。我不这么看,细读这几篇文章,作者说的这些毛病确实存在。比如冗长,比如生涩,比如怪句子和古字,历历在目。尤其是《摩罗诗力说》这篇,不是简直是生凑,而是就是生凑。至于文章中的几个诗人,先前怎样让他激昂,怕也不可全信。要保留下来,总得寻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