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认识胡适、鲁迅就是认识我们自己
认识胡适、鲁迅就是认识我们自己——韩石山《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读后石钟扬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少不读红楼,老不读金瓶。男不读水浒,女不读西厢。
男不读三国,女不读红楼。
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读书格言,代表了某个时代的审美取向与道德说教。
如今韩石山先生猛地提出个另类导读宣言: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不能不令人犯疑,其实颇为发人深思。
韩兄和我,几乎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我们这一代人是在读鲁迅、批胡适的文化生态中长大的。
对鲁迅、对胡适,在我们的少年时代都不是研究对象,是理解也要读也要批,不理解也要读也要批。
谈不上审美,更谈不上质疑。
读鲁迅批胡适竟然是那“中世纪”形态的中国给青少年洗脑即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生识字胡涂始”,鲁迅的概叹在我的青年时代竟成了残酷的现实。
再长大一点,又被陷入“知识越多越反动”那愚民的紧箍咒中。
在专制主义的铁蹄下,不要说是非颠倒,连达尔文的“优胜劣败”的进化观也被颠覆。
致使人民对鲁迅、对胡适的了解与理解实际上也只能是“鲁”且“胡”。
“文革”浩劫终于过去,重新认识中国,重新认识中国文化,包括重新认识我们自己,往往以重新认识鲁迅与胡适为起点。
拂去意识形态的傲慢与偏见,终于可以将鲁迅、胡适从神化与妖魔化的错乱中还原为人,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年除少数非理性的喧闹(这也不可避免),理性的比较研究鲁、胡的著作也渐渐多起来。
孙郁的《鲁迅与胡适》,邵建的《胡适与鲁迅》,写的各有千秋。
韩石山的《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我看到的是新版修订本,而其初版似较孙、邵两书要早点,既开风气之先,又别具一格。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