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故宫3>>~《大故宫3》21.&ldquo;中南海&rdquo;的前世今身

在皇宫西面,有西苑三海,就是南海、中海、北海,又称“太液池”,今称“中南海”和“北海”。皇宫与西苑,东西两门,仅隔一街,相距246米。这是明清宫城外、皇城内最大的皇家宫苑。

南海,从宝月楼(今新华门)以北,到蜈蚣桥以南,因在西苑海子(太液池)的南部,所以称作“南海”。

人们从长安街经过,一眼就看到新华门。

新华门的门楼,清朝叫宝月楼(俗称“望月楼”)。

宝月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乾隆帝建宝月楼。

今中南海南门新华门,原有宝月楼,倚皇城墙而建。

民国初年,在宝月楼下皇城墙挖门洞,辟为新华门,宝月楼就成为新华门的门楼。

宝月楼上下两层,面阔7间,朱柱黄瓦,气派壮丽,相传是乾隆帝为香妃而兴建的。

香妃就是容妃,出身于新疆维吾尔贵族。

一次清军在南疆的战争中,香妃的叔父和兄长立下功勋,受封为公爵等,留居北京。

香妃入宫后,人品贤淑,姿色秀美,善于骑射,很受宠爱。

据说她身上溢放香味,因称“香妃”。

香妃久居深宫,思念家乡。

乾隆帝命在皇城南面,按回部习俗,建筑房屋,迁民居住(今东安福胡同),并建礼拜寺,对面修宝月楼,以为望乡之阁。

乾隆帝《宝月楼诗》说:“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

宝月惜时记,韶年今日迎。

屏文新弗(福)禄,镜影大光明。

鳞次居回部,安西系远情。

”登楼望月,为了安定对西部疆域的月圆一统。

瀛台,宝月楼(今新华门)以里,明朝时有一小片平地,地上筑台,在太液池之南,称作“南台”。

明代的南台,是永乐年间开挖南海,在南海一隅建立的一个小岛。

清顺治、康熙时对瀛台加以修葺,兴建楼阁,使它成为一座水上宫殿,宛如古代传说中的瀛洲仙境,所以改名为“瀛台”。

瀛台在清初为皇帝御政和避暑的胜地。

康熙御门听政,夏天常在瀛台。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康熙帝下谕旨说,为了慰赏参加听政的诸大臣,于瀛台桥畔设罾网,大臣们奏事完毕后,可在水边钓鱼,携回府邸。

所谓钓鱼,并不是真正的垂钓竿,而是事先由太监张网捕鱼,将捕到的鱼,用细丝线系鱼口,一串串挂在桥畔水中,大臣经过时,提丝得鱼,人必有获。

有一首清宫词(夏仁虎作)描述这件事情说:“高槐大柳傍宫墙,入奏瀛台趁早凉。

举网得鱼归去乐,不须割肉羡东方。

”瀛台建筑,错落有致,自北而南,依次为翔鸾阁、涵元殿、迎薰亭,还有流杯亭等。

★《布宫号》提醒您:民俗信仰仅供参考,请勿过度迷信!

本文经用户投稿或网站收集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发表评论

0条回复